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12079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合作性学习来实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笔者从合作学习的角度,来探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效率的方法.【关键词】 合作;学习;初中数学一、引 言数学作为初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一直以来都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有很多学生步入初中之后,学习的内容、方法以及时间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他们开始畏惧甚至讨厌数学. 考虑到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以及数学在升学考试中的地位, 笔者从合作学习的角度,来

2、探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效率的方法. 谈到合作学习,大家并不陌生,它为教学带来了许多优势,然而由于初中学生的自觉能力比较差,若得不到老师及时正确的指导,很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同学之间玩乐的好机会. 因此,要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就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 下面笔者就如何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以及发挥教师的作用来谈谈具体做法.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笔者认为,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师生合作,其二是学生之间的合作. 我们以往谈到合作学习的时候,往往只强调学生合作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老师也是合作者这个角色,这是不全面的,因此,要想取得合作学

3、习的效果,必须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1.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数学这门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重理解和运用.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不能一味自己演练和讲解,要给予学生练习的时间,并对学生的练习效果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笔者把一堂课的所有知识点,包括重点和难点,都分割到规定的时间内演算讲解完,一般不超过分钟,保证学生有分钟的当堂训练,这样可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2. 巧妙互换师生角色数学比较抽象,重逻辑性,要想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可以进行角色互换. 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课前针对一些学生模棱两可的知识点出一些题目,给予学生必要的准备时间. 其次

4、,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自己来当数学老师,演算和讲解题目的学生可以是优生,也可以是容易犯小毛病的粗心学生,争取轮流给孩子们机会. 当学生在黑板上演算结果的时候,老师和其他学生要细心观察其中的错误和不足,然后大家一起来订正. 最后,教师运用适当的方法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比如先指出他们的优点,然后再找缺点. 只要循序渐进,学生的小毛病会逐渐减少,包括书写、格式、解题方法、技巧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1. 合理组织学习小组,优化合作模式教师在组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分配小组时,教师要充分

5、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水平,还要顾及他们的兴趣、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以人一小组为宜,灵活调配学生的座位来组织他们的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角色分配,让小组成为一个分工明确、有组织有领导的团队. 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自愿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自由的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搭档,当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对小组进行适当地调整,尽量使每一小组的数学基础和综合能力实现平衡,让小组成员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和谐分工、团结协作,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一合作模式有利于实现班级内、小组内的交流与学习,从而可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思维与交流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

6、学的效率.2. 鼓励提出挑战性问题,促进学生合作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因此,教师和学生双方能否提出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影响着组员之间的有效合作. 因此,教师要多提出一些发散学生思维的问题. 若所提问题简单,学生自己就能独立解决,就失去了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学习的目的也难以达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迪学生思维,拓展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扩散发展. 教师所提问题可以超出多数学生的能力范围,让小组成员进行激烈讨论与分析,经过思维的拓展与争议解决问题的过程恰恰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学生的合作学习能

7、力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与提高.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多思考,多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小组之间可以展开竞赛,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多方式地解决这些疑难问题.3. 进行适时引导,及时给予科学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 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应及时地给予指导. ”教师评价和认可小组的集体成果,要注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扬. 例如,甲小组汇报最具体,乙小组组织最合理,丙小组问题最新颖,丁小组分工最明确等. 另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每个小组都要推选出一个发言人来点评其他某一小组的学习成果,组内其他成员给予恰当地补充. 通过小组的评价,组内成员能全面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小组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的效率.三、结束语合作性学习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性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善“教”与“学”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进而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冯国华关于协作学习理论的思考浙江现代教育技术,余中学生协作学习的合理分组初探教学月刊,陈以亮浅谈数学分组协作学习的实践新课程(教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