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毛高速A4标总体测量方案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12039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毛高速A4标总体测量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东毛高速A4标总体测量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东毛高速A4标总体测量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东毛高速A4标总体测量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东毛高速A4标总体测量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毛高速A4标总体测量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毛高速A4标总体测量方案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述31.1项目简介31.2、A4标控制网情况4二、编制依据42.1执行技术依据42.2、编制的目的42.3、编制原则4三、测量人员、仪器配置53.1测量人员53.2测量仪器配置5四、控制测量64.1交桩情况简介64.2隧道控制测量:64.3、隧道施工测量8五、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依据115.1坐标系统115.2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11六、隧道贯通误差分析12 6.1贯通误差概述12 6.2、横向贯通误差预计12 6.3高程贯通误差17 6.3.1高程贯通误差计算方法与限差17 6.3.2六盘山隧道高程贯通误差18七、贯通误差的测定、调整187.1实际贯通误差的测定187.2贯通误差的

2、调整197.4保证措施20八、桥涵墩、台的测量放样218.1桥轴线长度所需精度的估算218.3桥梁墩、台中心的测设228.4桥面结构的测设238.5涵洞测设23九、路基施工的测量放样249.1路堑开挖放样249.2路堤填筑放样269.3路基防护工程放样26十、竣工测量2610.1竣工测量要求26十一、附测量管理办法一、工程概述1.1项目简介东山坡至毛家沟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东毛路)是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部分,东毛路向东与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相连,向西接罗汉洞至定西高速公路西段,是连接陕甘宁三省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六盘山隧道是东毛路的控制性工程,A4标段线位里程K12+500K1

3、8+601.7,线路总长度为6.1公里,主要工程量为六盘山隧道出口部分右线K12+500K15+710,长度3210米;左线ZK12+500ZK15+760,长度3260米。路基起止里程为K15+710K18+601.7,长度为2.9公里,包括路堑开挖土方16万方,路基填筑14万方,南河一号大桥长165.6米(820米,)、南河2号大桥105.6米(520米),大桥梁体结构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大桥桥台为桩柱式台或肋式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以及8座通道、3座盖板涵、附属等工程。1.2、A4标控制网情况2012年9月13日,A4标接收到了武汉中交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最终确定的控制网成果,

4、我标确定两个控制网系统:即六盘山隧道独立控制网坐标系统;六盘山隧道控制点(导线网坐标系统)。二、编制依据2.1执行技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2、编制的目的确保工程按图纸、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执行隧道贯通误差、路基、大小桥涵的横向误差控制在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确保控制测量工作有序化进行;确保施工、等各项工作高质量的顺利进行。2.3、编制原则遵循图纸及规范要求的原则;确保质量、经济合理的原则;计划有序、服务施工

5、的原则;三、测量人员、仪器配置3.1测量人员序号姓名性别职称职务备注1周可艾男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公司测量主管2樊祥存男工程师队长3梁秋彦男工程师工程师4陈传雪男技师测量员5郭许宁男高级测量工测量员6朱宇峰男高级测量工测量员3.2测量仪器配置序号仪器名称生产厂家仪器编号鉴定的有效时间精度等级1全站仪徕卡8716652012年07月26日-2012年07月25日12全站仪徕卡13179132012年08月24日-2012年08月23日23全站仪南方S201912012年08月03日-2012年08月02日26水准仪苏州一光3221242012年07月23日-2012年07月22日1mm7水准仪+

6、FS1测微器苏州一光3221842012年07月23日-2012年07月22日0.01mm四、控制测量4.1交桩情况简介东毛高速A4标重点工程为六盘山隧道,为保证隧道贯通误差的精度控制在在国家规范的标准范围内,2012年八月,武汉中交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受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委托,承担了六盘山隧道的首级控制网测量任务。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要求,为了控制投影变形,确定六盘山隧道平面与高程坐标系统均采用隧道独立坐标系统;并交付了GPS018、SD04、SD05、SD06四点组成六盘山隧道独立坐标系统。同时为了方便与路线部分接边,也给出了原导线控制网坐标系统下的坐标。(1)平面系

7、统:六盘山隧道独立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10610,投影高程2150米。(2)高程系统:六盘山隧道独立坐标系统。(3)1956黄海高程系统。4.2隧道控制测量: (1)洞外控制网的布设、测量地面平面控制测量本着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对施工现场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本工程平面布置图,地面平面控制网沿隧道中线方向布设成附合导线形式,在隧道出口处设计院布设了3个强制对中观测墩SD04、SD05、SD06、和GPS18四点组成的隧道独立坐标系控制网络,导线点和水准点均为国家二等;地面平面控制网随着施工的进展,每三个月或者每半年复测一次,以检测控制点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

8、和天气、人为破坏等原因而发生平面变化、位移等,通过每年或者每半年一次的复测,来检查控制点的精度,保证施工放样的精度、和准确度,防止偏差的出现。(2)、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按与地面控制测量同等精度测量方法、根据隧道洞外、洞内联系测量传递到洞内坐标及高程,建立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用以指示隧道开挖方向,并作为洞内施工放样的依据,保证开挖隧道在精度要求范围内贯通。本隧道洞内导线测量起算数据通过直接测定方法传递至地下洞内。洞内导线由隧道洞口处三个观测墩SD04、SD05、SD06和GPS18,作为精确定向点开始,布设成闭合导线形式,随隧道开挖逐渐向前延伸。在隧道洞内布设成双导线闭合环,闭合环角

9、度平差后,对提高导线端点的横向点位精度很有利;并可对角度测量加以检查,同时根据角度闭合差还可以评定测角精度;由于本隧道为双线隧道,且每500m左右设置一道人行横道或者是车行横道,故此我们利用此两种横道在隧道洞内组成一系列导线闭合环,为保证隧道横向贯通精度,我们对导线的每个内角按国家二等规范要求进行12个以上测回精密测定、反复校核、确保无误;隧道洞内导线布置成主副导线形式如下图1在布设导线时尽量布设为长边或等边,导线边长直线地段不短于200m,曲线段不短于70m,每次建立新导线点时,都必须检测前一个老点的稳定性,只有确认老点没有发生变动、位移后,才能用它发展新点。我们尽量利用洞内人行横洞和车行横

10、洞,尽量形成闭合环,利用两条路线的坐标进行比较,实际测量距离与反算距离相比较来检查是否有误差或者错误。控制点最后一点尽量靠近贯通面,以便于实测贯通误差。在导线测设中采用TCR1201+、级全站仪观测,用测回法观测,测角中误差为土1.0,边长往返观测两测回,单程各测回较差7mm。4.3、隧道施工测量在六盘山隧道掌子面开挖施工放样中采取腰线法放样,腰线法放样首先要确定各部位的高程。(1)、腰线法放样的方法为了控制隧道坡度和高程的正确性,在隧道岩壁上每隔510m,标出比洞底地坪高出1m的抄平线,又称腰线,腰线与洞底地坪的设计高程线是平行的。根据腰线可很快定出断面各部位的高程及隧道的坡度。如下图1测设

11、步骤如下:后视已知水准点,得出仪器高,根据腰线的设计高程,计算出腰线点与仪器视线间的高差,Ha、Hb,先在边墙定出,量出视线高程点,然后量出Ha、Hb,即可定出腰线点。拱部断面的轮廓线采用五寸台法放样,自拱顶线高程起,沿线路中线向下每隔0.5m向左右两侧按设计尺寸量出支距,将各支距点连接起来,即为拱部断面的开挖轮廓线。隧道立拱架和边墙放样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对于隧道初衬及二衬台车模板的检验采用全站仪免棱镜测量的方法检验。(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分为地面高程控制测量和地下洞内高程控制测量a、地面高程控制测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高程控制是极为重要,首先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建立隧道高程控制网,

12、在隧道洞口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设置了2个基准水准点BM1、BM2;这样就保证了按规定精度的高程引入洞内,从而也保证了按规定精度要求在高程方面精确无误的贯通,并使隧道工程在高程方面按要求的精度正确修建。b地下洞内高程控制测量以隧道洞口水准基点为依据,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向前推进过程中,每隔200m至500m设立两个高程点以便检核;为便于施工使用,每隔100m应在拱部边墙上设立一个水准点。对布设的水准点,按规定要求进行往返观测,视线长度不大于50m往返观测值应在限差以内,严格平差后用以推算各洞内水准点高程,作为隧道施工高程的依据,必须保证定期复测,并保证隧道在高程准确贯通。为检查洞内水准点的稳定

13、性,定期根据洞口水准点进行重复水准测量,将所得高差成果进行比较分析,若水准标志无变动,则取所有高差平均值作为高差成果;若发现有变动,则应取最近一次的测量成果。c、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外控制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内导线点应尽量沿线路中线布设,或与线路中线平移一适当距离,左、右隧道导线在车行横洞或者人行横洞处组成闭合导线或闭合环作为检查导线精度。d、洞内导线一般采取分级布设的方法。通常分为三种导线,即施工导线,基本导线和主要导线。施工导线的边长为2550米,基本导线的边长为50200米,主要导线的边长为200500米。基本导线在直线段不得短于200米,曲线段不得短于70米。导线点应尽量布设在施工干扰小

14、,通视良好且稳固安全地段,视线应离建筑物、支撑及其他设备一定距离,一般不小于2米。为方便仪器架设,导线点应距离洞壁至少0.6米。e、洞内导线点采用砼包铁芯桩,导线点的埋石顶面比洞内地面低20cm30cm,上面加设护盖、填平地面,以免施工时遭到破坏。f、每次测量独立进行六组观测,以资校核,每个内角要精确观测左角和右角共计12个测回,以检验测角的正确与否,导线点两组坐标值较差,不得超过中误差的倍,合格后取平均值为最后成果。每测定一个新导线点,必须对以前的导线点作检核测量。随着施工的不断进展,一般每12个月,需做一次导线引伸测量;由于洞内导线点受施工机械破坏严重,一般每3个月需做一次导线复测。g、导

15、线进洞,应以洞口点的两个方向同时进洞,第一个进洞点的坐标值取两个方向所测坐标的平均值,然后向前引伸。h、选择好的时间段进行观测,无疑对测量精度可以大大提高。因此在进洞测量时,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由于洞内断面小,施工干扰大,在每次进行导线测量时洞内施工应停止一天。因为洞内采用爆破施工,燃油机械出渣,加上洞内外温差较大,造成洞内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粉尘、油烟、水雾较重,空气对流频繁,很不利于观测,因此在进洞测量前,应提前停止施工,增强通风和照明,待粉尘烟雾散尽,气流稳定后方可进洞测量,测量时间宜选在深夜及凌晨较好。i、由于高压线路对测量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测量时使用充电灯,高压线路断电。j、洞内导线宜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照准目标应有足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