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部制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119823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部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产管理部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产管理部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产管理部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产管理部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部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部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管理部 (一)生产支配的编制管理 1、生产支配是生产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各厂应科学、仔细地分析本单位的生产技术条件、作业环境以及设备完好等因素,结合公司下达的年度生产经营支配,责任目标,切实地编制出本单位的季、月作业支配,确立好各度时期的奋斗目标。 2、生产支配编制的内容包括数量和质量两大指标。数量指产品的品种、产量、产值。各种原材燃料的消耗量等;质量指产品的品级、合格率、废品率、实物劳动生产率,产品单位成本等。 3、在确定指标值时,应按综合分析的方法,注意设计指标与实际指标的结合,力求支配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保证支配实现率达100以上。 4、各单位确定的作业支配,应具体细分到车间、工段、

2、班组(或个人)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 5、为协调好各厂的生产平衡关系,保证各厂具有良好的生产作业条件,各单位编制的作业支配必需形成文件,报送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使之更有利于协调和服务生产。 (二)生产作业过程的限制管理 1、仔细检查落实生产前的作业打算状况,包括技术、设备、平安、物资、劳动力、运输、卫生等。 2、随时检查支配的执行状况,必需刚好发觉问题,快速实行措施解决,消退隐患,保证生产活动接着进行。 3、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和保养状况,仔细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工序实力。 4、依据须要调配好劳动组织和劳动力,驾驭好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出勤动态,处理好各方面的工作

3、关系。 5、定期进行支配执行状况的检查、考核、记录及统计分析工作,刚好向公司领导和生产技术部报告生产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6、每月应对支配的完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编发简报。其内容包括产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体系,并以支配和上年同期相比,精确反映支配的实现状况,同时还要求分析推断支配实现好否的缘由,找出对策措施。 7、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强化现场调度指挥,提高调度工作质量,保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得以刚好协调解决。 8、为使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限制和管理,各单位应加强统计管理工作,保证各作业过程活动成效的精确牢靠。 (三)、生产调度管理 1、建立高效的调度指挥系统:公司以生产技术部为中心,对各生产单

4、位进行指挥、协调和服务,每月召开一次生产调度会,对生产进行分析和总结评比。各单位可依据其生产特点,成立以厂长为首的生产、技术、平安、设备、财务、支配、统计等管理人员 为主要成员的生产指挥系统,协调处理生产活动过程的各种冲突。调度员是调度指挥的执行者,代表整修指挥中心进行工作协调。生产统计员是征税指挥系统的集中信息员,要以科学、求实的看法仔细分析生产活动过程的因果关系,并刚好把结果向指挥系统负责人报告。 2、强化调度指挥职能,提高调度工作质量,保证生产过程协调、稳定的进行。要求调度员应加强学习,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实力,其工作职责是: 仔细检查生产打算状况,帮助和督促部门刚好做好各项生产打

5、算工作。 合理组织和调配劳动力,保证各生产环节,各道工序协调工作。 随时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利用状况,督促各车间、工段、班组合理利用生产设备,提高设备运用效率。 检查和调整生产过程的物资供应状况,驾驭原材料、备品备件的储备数量,确保生产不脱节。 精确驾驭生产和工序的工序实力和工序质量,杜绝不合格品(或废品)进入下道工序,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刚好将调度成果报告单位及公司,为领导驾驭生产动态,协调工作服务。 3、调度的方法一般实行生产调度会,班前和班后会,现场调度三种。要求厂级、车间级必需定时召开生产调度会,分析生产状况,制定对策措施,并每月编报生产调度简报;工段、班组应坚持班前、班后会,仔细

6、支配好本班的工作,标准工艺纪律,强化工艺操作质量;现场调度是一种面对实际问题进行组织指挥的较为敏捷的方法,即调度员到现场和基层领导、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探讨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厂负责人、生产管理人员要身先士卒,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常常到一线状况,驾驭第一手材料,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合理组织好各项生产要素。 4、每月的调度状况,各厂应按制度的目标责任逐项逐条进行考核,并建立奖惩制度,刺激劳动者的生产主动性。 5、各厂每月编制的调度简报,不能马虎行事,要仔细对待,要涉及指标的完成状况,设备的运用和完好状况,平安环保工作状况,成本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分析推断影响生产成果的缘由和具体的对策

7、措施。 6、在分析生产成果条件时,对产量、质量、成本肯定要按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影响生产成果的主要冲突方面,以便促进各工序加强工序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序质量。(四)、现场管理:依据企业现场管理的有关标准,各单位应仔细组织学习和实施,使现场管理达到以下要求: 1、环境整齐:厂区环境整齐,依据自身特点种植花草,涵养绿地,美化环境。办公室,工作场所干净;光明、物品放置有序,要害部分(化验室、配电室、仪表室)一尘不染,无烟头,无纸屑,无粉尘。车辆停放整齐,拉运货物符合规定,垃圾定点存放,定期拉运。生产现场达到无积水(液),无积尘(土),无跑漏(风、水、电、气、油),无废旧

8、物资,无烟头纸屑,无坑洼,无死角。 2、物流有序:设备、物资要定置管理,做好定置设计,使之操作便利、平安、工作效率高。定置图、牌,对应设备、图物相符,位置端正醒目。现场供材按材质、品种区分隔存,工序间转运定线、定量 ,不出现流洒,丢失。 3、设备完好:设备及附件结构完整,外观整齐,无松动,无泄漏,无油污,无积尘。重点设备实行重点检验制,保证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管网无跑、冒、滴、漏,设备维护良好,设备隐患有记录,有整改措施,重大隐患刚好处理,设备事故“三不放过”。电器设备运用符合相关规定。 4、信息精确:原始记录精确、工整、齐全、传递刚好,台账清晰,账物相符,计量设备完好,记录数据不得擅自涂改,

9、计量人员求实负责,看法端正。 5、员工形象:语言文明,行为礼貌,服装整齐,穿戴规范。要遵章守纪,不发生迟到、早退及任何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坚守岗位,细心操作,工作时间内不做与岗位要求无关的活动,上下工序亲密协作,下工序监督上工序,以合格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6、平安生产:坚决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进行职工三级平安教化和特别工种平安培训,平安制度齐全,标记醒目,责任明确,平安隐患解除刚好。 7、均衡生产:生产指挥系统健全,调度刚好、合理。要合理编制生产支配,按支配组织生产,生产条件打算充分,各岗位责任明确,流程畅通无堵塞,各工序各环节作业连续,劳动力组织运用

10、合理。 (五)、技术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是企业的一项永恒的工作,提高经济技术指标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 1、工艺技术管理:科学合理的制定每一工序(岗位)的操作规程,并严格依据操作规范操作,肃穆工艺纪律,消退操作的随意性,稳定生产技术指标,防止设备事故。 2、坚持持证上岗:坚持持证上岗,培训上岗,不准盲目上岗, 严禁顶岗代岗,肃穆劳动纪律,搞好职工技术和上岗前培训工作,提高职工整体素养和工作质量。 3、健全技术管理体系: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为核心,各单位要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对新投产系统,要严格编制生产操作规程,经技术论证审批后实施。各厂在生产实践中对原规定的重大技术方案需变更的须报经公司集体

11、探讨批准后方可实施。 4、仔细执行工艺纪律:生产技术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工序(岗位)技术规程执行状况作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的实施,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要从严查处,情节严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开展技术探讨工作:常常性开展生产工艺的追踪探讨工作,对长期指标不合格的工序,要定专题,定时间搞清,对相关的产业和延长产品的工艺技术要进行超前的探讨,工作,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拓宽生产领域,公司每年有支配的支配科研费用,以确保科研工作的开展。 6、加强技术改造:有支配,有步骤的支配技术改造项目,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激励小改小革,集思广益,调动和发挥广阔职工和技术人员的创

12、新精神,对在改革和改造过程中的有功人员要进行嘉奖。 7、重视科技人员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供应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发挥科技人员的专业优势。加强技术的沟通与合作,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学习参观,考察等方式,学习同类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合理移植,变他长为我长。聘请有优势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形成敬重科学,敬重技术,求实创新的良好企业风尚。 (六)、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狠抓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基础,质量包括狭义的产品质量和广义的工作质量,各厂组织生产时肯定要按国家规定的质量指标,质量等级进行。 1、各单位必需坚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

13、命线”的观念,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2、质量管理的裨就是以较高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大的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应建立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职责,有效地开展工作。 4、依据本单位实际制定质量教化支配,把岗位培训和各项专业技术教化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全体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 5、在加强工艺管理工作的同时,完善产品技术标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规范工艺纪律,使各项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确保各工序工艺技术指标达到要求。 6、为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可行的信息基础,各单位应加强计量管理工作,建立生产工艺限制和检验等计量网络体系,计量器具配备齐全,并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保证计量精确。 7、强化测试,检验等方面的工作,建立互检,自检,专检制度,保证量、质刚好、精确的传递。 8、各厂应分车间或工序成立小组,并主动开展工作。 9、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刚好整改。对事故责任人要从严教化和惩罚,并将事故的分析处理结果报告公司。 10、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规则,强化职工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