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11980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3.1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段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4、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5、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二、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生理作用及应用【典例1】在植物体内,主要分布于生长旺盛部位的激素有( )A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B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C 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D 脱落酸,乙烯,赤霉素【典例2】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2、(多选)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三、生长素的两重性【高考真题探究】1、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A赤霉素、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乙烯2、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进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

3、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请分析并回答:(1) 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2) 振荡培养的目的是:增加溶液中的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3) 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 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

4、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5) 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 B修改 C 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3,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同共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的作用。(1)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存在于 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 和 。(2)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

5、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如图所示)。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3.2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典例1】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 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 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

6、化状态D. 图表示甲电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二、有关生长激素的实验设计1、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如:探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幼小动物切除甲状腺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幼小动物不做任何处理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只切开皮肤,不切除甲状腺2、垂体和生长激素、胰岛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注射法。如:探究胰岛素对动物血糖调节的影响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小鼠生活状况对照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出现低血

7、糖症状补充糖类小鼠生活状况不注射胰岛素,定期补充糖类【典例2】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1、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全身出现过敏性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2、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的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

8、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4正常人即使闭眼,伸出手指也能触摸自己的鼻尖,这个动作属于( )A印随行为 B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活动C本能行为 D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控制的活动5回答下列I、两个小题I. 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1)实验一 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

9、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组别材料准备数量(只)培养液的OD值甲手术摧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丘脑前部)120.20乙正常组(未做手术)120.40向大鼠皮下注入SRBC的目的是 。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 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 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 。请说明理由: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 (

10、2)实验二 另取正常鼠和手术手损毁鼠多组,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分钟,然后测定大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正常鼠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将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 。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丘脑释放的 减少,使垂体释放的 降低所致。6、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 (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如果 ,表明传出神受损。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 ,表明部位d受损。3.3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一、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水、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核苷酸、血浆蛋白、激素、抗体、维生素、甘油、脂肪酸、神经递质、二氧化碳等。2、内环境可能进行的生理反应,如抗原与抗体结合、缓冲物质对酸、碱性物质的缓冲。【典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