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的长线测量抗干扰方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11856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敏电阻的长线测量抗干扰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热敏电阻的长线测量抗干扰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热敏电阻的长线测量抗干扰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热敏电阻的长线测量抗干扰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热敏电阻的长线测量抗干扰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敏电阻的长线测量抗干扰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敏电阻的长线测量抗干扰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把现场干扰引进补偿电路中1。现场干扰在长线中会引起振荡,因为你采样的是电流值,干扰可等效为电流。2。把R1串联在恒流源中,使干扰电流经过R1,干扰便等效成恒流源的变化而被抵消。3。以电压形式存在的干扰频率较高,而你的测量速度只有100Hz,容易滤除,只要在检测电路中稍加滤波就可以。4。建议使用4线桥式接法(4端电阻式),3线接法在强干扰环境中可能会有问题,因为3线接法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假设引线电阻 桥臂电阻,在强干扰环境中,长线的电感往往会使引线阻抗成倍增大。你没有采用电桥你没有采用电桥应该是不对的,首先你的信号采集电路完全取决于恒流源,稍有波动就会产生很大误差,另外做一个好的恒流源也非常不

2、容易。所以建议你可能的情况下将PT100放到电桥的一个臂上。另外,硬件的问题也可以软件解决,比如,PT的温度曲线是比较规则的,可以在程序设计时设计一个补偿表放在ROM中,根据测得的温度查表求出补偿值。另外,你说的那种波动很可能是你的恒流源波动造成的。谢谢!我没有采用电桥,主要是因为电桥对温谢谢!我没有采用电桥,主要是因为电桥对温度的范围和电桥的供电电源要求有限制。我们正在修改基于电桥的印刷电路板。我在程序里没有采用查表的方法,而是采用了拟合公式的计算方法。详细内容模拟传感器的抗干扰措施 一、前言模拟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不论是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还是在日常生活、教育事业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

3、处处可见模拟传感器的身影。但在模拟传感器的设计和使用中,都有一个如何使其测量精度达到最高的问题。而众多的干扰一直影响着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如:现场大耗能设备多,特别是大功率感性负载的启停往往会使电网产生几百伏甚至几千伏的尖脉冲干扰;工业电网欠压或过压(涉县钢铁厂供电电压在160V310V波动),常常达到额定电压的35左右,这种恶劣的供电有时长达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各种信号线绑扎在一起或走同一根多芯电缆,信号会受到干扰,特别是信号线与交流动力线同走一个长的管道中干扰尤甚;多路开关或保持器性能不好,也会引起通道信号的窜扰;空间各种电磁、气象条件、雷电甚至地磁场的变化也会干扰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此

4、外,现场温度、湿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路参数发生变化,腐蚀性气体、酸碱盐的作用,野外的风沙、雨淋,甚至鼠咬虫蛀等都会影响传感器的可靠性。模拟传感器输出的一般都是小信号,都存在小信号放大、处理、整形以及抗干扰问题,也就是将传感器的微弱信号精确地放大到所需要的统一标准信号(如1VDC5VDC或4mADC20mADC),并达到所需要的技术指标。这就要求设计制作者必须注意到模拟传感器电路图上未表示出来的某些问题,即抗干扰问题。只有搞清楚模拟传感器的干扰源以及干扰作用方式,设计出消除干扰的电路或预防干扰的措施,才能达到应用模拟传感器的最佳状态。二、干扰源、干扰种类及干扰现象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在现场运行所受到的

5、干扰多种多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干扰采取不同的措施是抗干扰的原则。这种灵活机动的策略与普适性无疑是矛盾的,解决的办法是采用模块化的方法,除了基本构件外,针对不同的运行场合,仪器可装配不同的选件以有效地抗干扰、提高可靠性。在进一步讨论电路元件的选择、电路和系统应用之前,有必要分析影响模拟传感器精度的干扰源及干扰种类。1、主要干扰源(1)静电感应静电感应是由于两条支电路或元件之间存在着寄生电容,使一条支路上的电荷通过寄生电容传送到另一条支路上去,因此又称电容性耦合。(2)电磁感应当两个电路之间有互感存在时,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就会通过磁场耦合到另一个电路,这一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例如变压器及

6、线圈的漏磁、通电平行导线等。(3)漏电流感应由于电子线路内部的元件支架、接线柱、印刷电路板、电容内部介质或外壳等绝缘不良,特别是传感器的应用环境湿度较大,绝缘体的绝缘电阻下降,导致漏电电流增加就会引起干扰。尤其当漏电流流入测量电路的输入级时,其影响就特别严重。(4)射频干扰主要是大型动力设备的启动、操作停止的干扰和高次谐波干扰。如可控硅整流系统的干扰等。(5)其他干扰现场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除了易受以上干扰外,由于系统工作环境较差,还容易受到机械干扰、热干扰及化学干扰等。2、干扰的种类(1)常模干扰常模干扰是指干扰信号的侵入在往返2条线上是一致的。常模干扰来源一般是周围较强的交变磁场,使仪器受周围

7、交变磁场影响而产生交流电动势形成干扰,这种干扰较难除掉。(2)共模干扰共模干扰是指干扰信号在2条线上各流过一部分,以地为公共回路,而信号电流只在往返2个线路中流过。共模干扰的来源一般是设备对地漏电、地电位差、线路本身具有对地干扰等。由于线路的不平衡状态,共模干扰会转换成常模干扰,就较难除掉了。(3)长时干扰长时干扰是指长期存在的干扰,此类干扰的特点是干扰电压长期存在且变化不大,用检测仪表很容易测出,如电源线或邻近动力线的电磁干扰都是连续的交流50Hz工频干扰。(4)意外的瞬时干扰意外瞬时干扰主要在电气设备操作时发生,如合闸或分闸等,有时也在伴随雷电发生或无线电设备工作瞬间产生。干扰可粗略地分为

8、3个方面:(a)局部产生(即不需要的热电偶);(b)子系统内部的耦合(即地线的路径问题);(c)外部产生(Bp电源频率的干扰)。3、干扰现象在应用中,常会遇到以下几种主要干扰现象:(1)发指令时,电机无规则地转动;(2)信号等于零时,数字显示表数值乱跳;(3)传感器工作时,其输出值与实际参数所对应的信号值不吻合,且误差值是随机的、无规律的;(4)当被测参数稳定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的数值与被测参数所对应的信号数值的差值为一稳定或呈周期性变化的值;(5)与交流伺服系统共用同一电源的设备(如显示器等)工作不正常。干扰进入定位控制系统的渠道主要有两类:信号传输通道干扰,干扰通过与系统相联的信号输入通道

9、、输出通道进入;供电系统干扰。信号传输通道是控制系统或驱动器接收反馈信号和发出控制信号的途径,因为脉冲波在传输线上会出现延时、畸变、衰减与通道干扰,所以在传输过程中,长线的干扰是主要因素。任何电源及输电线路都存在内阻,正是这些内阻才引起了电源的噪声干扰,如果没有内阻,无论何种噪声都会被电源短路吸收,线路中也不会建立起任何干扰电压;此外,交流伺服系统驱动器本身也是较强的干扰源,它可以通过电源对其它设备进行干扰。三、抗干扰的措施1、供电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对传感器、仪器仪表正常工作危害最严重的是电网尖峰脉冲干扰,产生尖峰干扰的用电设备有:电焊机、大电机、可控机、继电接触器、带镇流器的充气照明灯,甚至电

10、烙铁等。尖峰干扰可用硬件、软件结合的办法来抑制。(1)用硬件线路抑制尖峰干扰的影响常用办法主要有三种:在仪器交流电源输入端串入按频谱均衡的原理设计的干扰控制器,将尖峰电压集中的能量分配到不同的频段上,从而减弱其破坏性;在仪器交流电源输入端加超级隔离变压器,利用铁磁共振原理抑制尖峰脉冲;在仪器交流电源的输入端并联压敏电阻,利用尖峰脉冲到来时电阻值减小以降低仪器从电源分得的电压,从而削弱干扰的影响。(2)利用软件方法抑制尖峰干扰对于周期性干扰,可以采用编程进行时间滤波,也就是用程序控制可控硅导通瞬间不采样,从而有效地消除干扰。(3)采用硬、软件结合的看门狗(watchdog)技术抑制尖峰脉冲的影响

11、软件:在定时器定时到之前,CPU访问一次定时器,让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正常程序运行,该定时器不会产生溢出脉冲,watchdog也就不会起作用。一旦尖峰干扰出现了“飞程序”,则CPU就不会在定时到之前访问定时器,因而定时信号就会出现,从而引起系统复位中断,保证智能仪器回到正常程序上来。(4)实行电源分组供电,例如:将执行电机的驱动电源与控制电源分开,以防止设备间的干扰。(5)采用噪声滤波器也可以有效地抑制交流伺服驱动器对其它设备的干扰。该措施对以上几种干扰现象都可以有效地抑制。(6)采用隔离变压器考虑到高频噪声通过变压器主要不是靠初、次级线圈的互感耦合,而是靠初、次级寄生电容耦合的,因此隔离变压

12、器的初、次级之间均用屏蔽层隔离,减少其分布电容,以提高抵抗共模干扰能力。(7)采用高抗干扰性能的电源,如利用频谱均衡法设计的高抗干扰电源。这种电源抵抗随机干扰非常有效,它能把高尖峰的扰动电压脉冲转换成低电压峰值(电压峰值小于TTL电平)的电压,但干扰脉冲的能量不变,从而可以提高传感器、仪器仪表的抗干扰能力。2、信号传输通道的抗干扰设计(1)光电耦合隔离措施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采用光电耦合器,可以将控制系统与输入通道、输出通道以及伺服驱动器的输入、输出通道切断电路之间的联系。如果在电路中不采用光电隔离,外部的尖峰干扰信号会进入系统或直接进入伺服驱动装置,产生第一种干扰现象。光电耦合的主要优点是能

13、有效地抑制尖峰脉冲及各种噪声干扰,使信号传输过程的信噪比大大提高。干扰噪声虽然有较大的电压幅度,但是能量很小,只能形成微弱电流,而光电耦合器输入部分的发光二极管是在电流状态下工作的,一般导通电流为10mA15mA,所以即使有很大幅度的干扰,这种干扰也会由于不能提供足够的电流而被抑制掉。(2)双绞屏蔽线长线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电场、磁场和地阻抗等干扰因素的影响,采用接地屏蔽线可以减小电场的干扰。双绞线与同轴电缆相比,虽然频带较差,但波阻抗高,抗共模噪声能力强,能使各个小环节的电磁感应干扰相互抵消。另外,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一般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可提高抗干扰性能。采用双绞屏蔽线长线传输可以有

14、效地抑制前文提到的干扰现象中的(2)、(3)、(4)种干扰的产生。3、局部产生误差的消除在低电平测量中,对于在信号路径中所用的(或构成的)材料必须给予严格的注意,在简单的电路中遇到的焊锡、导线以及接线柱等都可能产生实际的热电势。由于它们经常是成对出现,因此尽量使这些成对的热电偶保持在相同的温度下是很有效的措施,为此一般用热屏蔽、散热器沿等温线排列或者将大功率电路和小功率电路分开等办法,其目的是使热梯度减到最小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标准导线(如镍铬一康铜线)的接点可能产生0.2mV的温漂,这相当于高精度低漂移的运放管(OP27CP)的温漂,是斩波放大器(7650CPA)温漂的两倍。虽然采用插座开关、

15、接插件、继电器等形式能使更换电器元件或组件方便一些,但缺点是可能产生接触电阻、热电势或两者兼而有之,其代价是增加低电平分辨力的不稳定性,也就是说它比直接连接系统的分辨力要差、精度要低、噪声增加、可靠性降低。因此,在低电平放大中尽可能地不使用开关、接插件是减少故障、提高精度的重要措施。在微伏信号放大电路中,焊锡也可能成为低电平的故障,因为在焊锡的焊点上也产生热电势。因而,在微伏电平的输入电路中应采用特殊的低温焊锡,比如kesterl544型焊锡,甚至还有这样的例子:必须在一条线路中仔细地切断一处,再用焊锡接起来用于补偿另一条线路中搭接处或焊锡点所产生的热电势。4、接地问题处理办法在低电平放大电路中合理“接地”是减少“地”噪声干扰的重要措施,必须予以特别注意。当使用单电源供给多只传感器、仪器仪表时,应该尽量减少接地电阻引进的干扰。若供电电源的压降必须减到最小,则电源“高”端导线也可按相似的方法接线。包括有多个电源和多个传感器、仪器仪表的系统则需要考虑得更多一些,通常不管电源是谁供给,将地线汇集到公共点,然后和系统的公共端接在一起,所有电源1的负载都回到电源1公共端,所有的电源2负载都回到电源2的公共端,最后用一条粗导线将公共端连在一起。在多电源系统中,可能需要进行判断性试验,确定地线接法,以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