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11690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 XX县区茶叶品牌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X县区茶叶品牌基本情况 X县区是茶叶生产重点县,产茶历史悠久,是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的原产地域之一,建国后区划调整划入XX县区的原属太平县的宏潭乡和X县区的柯村乡、美溪乡(原属太平县解放前夕划入X县区)产猴魁,X县区也是屯绿的重要产区,XX市“四大”传统名茶集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XX县区是X省及全国的重点产茶县之一,20X年、20X年和20年连续三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9年全县有茶园4.55万亩,当时考虑到茶叶税收和单产问题,茶园统计年报面积调整为3.16万亩,近3年来政府主导的茶园发展和农民自发新建的茶园一直未完

2、整地纳入茶园统计年报,20年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茶园面积4867亩。近几年,我县茶叶生产连年增产增收,农民发展茶园积极性高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加上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茶园面积快速增加,为使茶园统计年报面积与实际面积基本相符,县、市同意对XX县区对202X年茶园统计年报面积进行变更,由2307公顷(3.46万亩)调整为62公顷(.1万亩)。 X县区虽然是重点产茶县,名优茶生产开发也较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开发生产名优茶,通过茶叶市场进 行茶叶交易,原有的国营茶厂、茶场先后破产倒闭,乡镇企业茶厂也改制或倒闭或转产,原有的茶叶经营体系不复存在。由于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因素,X县区茶叶企业发

3、展严重滞后,普遍规模小、实力弱,龙头作用不显著,与茶叶重点县不相符。目前全县有茶叶专业合作社个,有大小茶厂300多家,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仅16家,16家注册茶厂通过或即将通过qs认证的为家(家通过认证、两家正办理),除XX县区五溪山茶厂的母公司黄山惠达食品集团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没有一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茶企业。全县共注册了23个茶叶商标,其中五溪山牌黄山毛峰为X省名牌产品和X省著名商标,柯翠牌黄山毛峰和弋江源黄山毛峰为X市名牌产品。 二、茶叶品牌建设的主要成效 、价格提升、企业增效、茶农增收 这几年XX县区茶产业快速发展,02年产量126吨、产值515万元,0年产量59吨、

4、产值58万元,20年产量142吨、产值8150万元,今年预计产量154吨、产值1190万元,产值增长幅度大于产量增长幅度,茶叶价格稳步提高,促进了茶产业发展、茶企增效、茶农增收,这与各级政府和茶企业开展的茶叶品牌建设密不可分,成效极显著。X县区五溪山茶厂母公司黄山惠达食品集团公司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溪山牌黄山毛峰成为XX省名牌产 品、著名商标,X县区清野茶厂获自营出口权,黄山清溪香缘茶林有限公司等新兴茶企业快速发展。 2、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XX县区是全国旅游经济强县和全国首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XX县区,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茶产业,促进了XX县区茶文化、茶礼品、茶旅游的发展。如五溪山茶厂

5、、清野茶厂和清溪香缘公司开发了专门针对游客的茶旅游产品,碧阳镇深冲茶叶专业村依托区位优势启动茶旅游,现为2a景区。茶旅结合,互利共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茶叶品牌建设存在问题 1、品牌宣传、塑造投入不足 X县区茶叶企业少、规模小、实力弱,品牌宣传、塑造投入严重不足,企业一般只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种宣传推介会展活动外,其他的宣传推介活动较少。目前只有XX县区五溪山茶厂和黄山清溪香缘茶林公司有广告投入,其他几乎无广告宣传投入,其中X县区五溪山茶厂的广告投入较多,有省、市党报和高速公路广告牌及电视媒体的广告投入。企业品牌宣传、塑造投入不足制约了XX县区的茶叶品牌建设,目前只有五溪山牌黄山毛峰是X省名

6、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且品牌的影响力还不强。 2、市场环境造成品牌意识不强 茶叶流通方式影响茶叶品牌意识的提升。计划经济时的 统购统销、产销脱节,根本无品牌意识,名优茶开发生产的初期茶叶销售以茶叶交易市场交易为主、遍布消费市场的各类茶庄、茶叶店零售为主,销售茶叶以看得见、摸得着、品得上的散茶为主,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品牌茶消费意识有所提高。但目前品牌茶又以高档包装的礼品茶为主,对大众消费者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也使规模小、实力弱的茶叶企业难以承受高昂的包装和宣传费用,选择散茶批零和赚取加工费和较低利润的维持生存的方式,制约了茶叶品牌的建设。同时茶叶品质受茶树品种、区域小气候、茶园管理方式、鲜叶成

7、熟度、季节和加工工艺影响大,品质差异大。传统的大宗红绿通过拼配精制解决品质差异,名优茶目前还没有有效方法解决品质差异问题,以致特定的茶形成特定的消费群体,且较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3、技术创新不够、系列产品不多 XX县区茶叶生产以黄山毛峰、祁红、屯绿茶的传统茶饮品,技术创新不足、系列产品生产开发为空白,传统茶饮品与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同时大量茶叶资源未充分利用,影响茶农增收和茶叶品牌建设。 四、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的主要措施 、提高认识 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茶叶品牌建设作为茶企业增效、茶农增收、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茶饮品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抓手,把茶叶品牌建设茶叶工作的重中之重。 2、

8、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 以提高茶叶品质为基础,从茶叶质量标准、茶园管理、清洁化加工、包装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为茶叶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坚持茶叶品牌建设的市场主体作用,整合资源、聚集要素,重点扶持市场带动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进大型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生产、管理、质量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方式。各类茶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通过市场主体有效进行茶叶品牌建设。 3、加大投入 进一步加大

9、资金投入,茶叶品牌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到茶园建设、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包装、销售以及市场主体的培养等多个环节,所需投入资金较大。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整合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茶产业发展专项、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集中支持茶叶名牌建设。县财政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招大商及培育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与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无性系良种繁 育推广及老茶园改造、高标准现代茶园建设等。支持茶叶品牌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引导金融资金向茶产业投放等,保障茶叶品牌建设的资金投入。 4、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加大茶叶品牌的宣传推介,政府和茶叶中介组织为企业搭建品牌茶宣传推介平台,茶叶企业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

10、、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农产品交易会、茶博会、推介会、茶文化节等茶事活动,加强品牌茶叶的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艺文化表演交流及茶乡游、生态游活动,形成全社会“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促进茶叶品牌建设顺利进行。 XX县区茶叶站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内容总结(1)集团品牌建设调研报告 XX县区茶叶品牌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XX县区茶叶品牌基本情况 县区是茶叶生产重点县,产茶历史悠久,是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的原产地域之一,建国后区划调整划入XX县区的原属太平县的宏潭乡和XX县区的柯村乡、美溪乡(原属太平县解放前夕划入XX县区)产猴魁,XX县区也是屯绿的重要产区,X市“四大”传统名茶集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