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备课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11655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备课(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高城镇樊林小学何宗义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课文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这正是编者安排的巧妙,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代替了冗长枯燥的说教,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去探寻名

2、人足迹,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启迪。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整合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突出单元主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作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二【教学设计思路】本组课文都是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课文,如何结合文本特点落实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呢?(一)引导学生主动感知蓄情待发本组课文讲的

3、都是一个个名人故事,从内容上讲能够吸引学生阅读,学生在老师还没讲到这些课文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读过了。这就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学时,我们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在自读中,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文章大意。(二)引导学生主动感悟融情共鸣1、设境生情通过图画、录像、音乐、动作及语言的描绘,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教学时,要重视单元整体引导。在开始本单元学习之前,可以用课件展示出单元导读中的名人画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画的都是一些谁?你认识其中的哪位?”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依次进行介绍。2、读中悟情通过朗读可以

4、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体验书中的优美滋味。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品质。如:小摄影师是一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高尔基对孩子的深切关爱。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用“”划出高尔基说的话,用划出描写高尔基神情的句子,并用画出描写高尔基的动作的词。然后我让学生以多种方式读这些重点词句:(1)指名读,学生评价,再读(由学生评价引发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2)思考读:如果你就是这位小摄影师,请你和你的同学、老师谈谈你与高尔基见面的情形;(3)分角色读。在这样不同形

5、式的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仔细地琢磨这些蕴涵着深刻情感的词、句、段,如:高尔基的“赶紧”“大声喊”以及拒绝摄影师和对小男孩的等待。学生通过品味,既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语言文字,培养了语感,又深入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正领悟了文章中的真情实感。(三)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泻情升华还以小摄影师为例,学完了课文,体会了人物的品质,再引导学生思考:“小男孩还会来吗?为什么?再来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我们展开想象,接着写写这个故事。”因为学生有深刻体会,被高尔基那种品质所感动,孩子们便能写出一篇篇想象合理而饶有趣味的习作。再例如,学完了整组课文,再回到单元开始时的问题:“名人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对自己说两

6、句什么话吗?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和课外收集到的名人故事的学习,体会到名人身上的种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他们再联系自己,便能写出很多鼓励自己积极上进的话。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人物的对话,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3在对课文的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诵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

7、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7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从平凡的小事中,体会伟人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课时分配课文68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 练习3课时第一模块: 第二单元预习卡项目预 习 内 容预习要求小组评价认字词第5课: 郊外 散步 胸脯 或者 严寒 自言自语

8、 肯定 在文中标出,做到准确熟练认读。不理解的词语能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并与同伴交流。第6课: 突然 立刻 胶卷 摆弄 秘书 杂志社 第7课: 奇怪 著名 捉迷藏 推动 考察 旅行第8课 解释 信用 花篮 读课文读本单元四篇课文: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知内容 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述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 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根据提示能概括出每篇

9、课文的内容,与同伴交流。提问题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或者写下来。三、预习达标环节1.小组预习达标检查: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2.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四、教师抽查预习情况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梳理全班学

10、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设计意图在自主预习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过关环节中,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同时运用学生自评、他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五、教师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本单元左右结构字比较多,教师重点指导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左右两部分所占比例。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生字听写过关。第二模块:一、 导入学习。二、预习回顾,初知内容。灰雀学案设计内容:教学流程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为了这可爱的灰

11、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二、初读感悟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四、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1、出示

12、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 的句子。(二)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请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3、1、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找一找。体会(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板书:勇于改错的决心(4)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喜爱吗?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

14、会。2、小结: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又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三)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体会:(1)“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鸟儿会回答吗)各自练读第3-9自然段,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2)揣摩“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3)听到:小男孩说:“他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4)所以列宁微笑着说,(生齐读-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2、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五、体验、升华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四、扩展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