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XXXX1227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11324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XXXX1227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XXXX1227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XXXX1227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XXXX1227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XXXX1227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XXXX12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XXXX1227(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团委20117号 签发人:叶醒狮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各学院及有关处级单位: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走科技创新、实践成才之路,同时为学校选拔优秀创业计划项目参加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做好准备,学校决定举办第五届“挑战杯” 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竞赛主题挑战放飞希望 创业点燃梦想二、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领导组,负责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组成员

2、名单如下:组长:叶醒狮成员(以姓氏笔画排序):马芹永 王传礼 王先江 叶 松 田中良 华心祝 朱金波 孙光辉 严家平 何 刚 何 杰 吴照明 李敬兆 束学军 苏嘉银 孟祥瑞 宫能平 胡友彪 赵 宁 徐 颖 殷志祥 高明中 黄友锐 谢振安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具体负责学校赛事活动组织、开展及评审的相关工作。三、参赛对象凡2012年7月1日前在校的安徽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大赛必须以组队的方式参加,参赛团队负责人必须由2012年7月1日后仍在校的学生担任。四、参赛要求参赛者根据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提供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3、如:农林、食品、生物、医药、化工、环境、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能源)或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可行的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创新型、可操作性,以吸引风险投资,并投入实际运作,具体要求如下:(一)竞赛以创业计划团队形式参赛。竞赛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团队(包括团队项目负责人、技术(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营销人员等)参赛。参赛团队人数一般为35人,建议成员要形象、气质俱佳,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标准,思维敏捷,宜于参加答辩。指导老师不超过3人。每个团队限报一件作品,一般由团队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作为

4、申报单位。(二)参赛团队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商业)计划书,完整的计划书应包括概要、公司描述、产品或服务介绍、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营销策略及销售、财务分析、附录等部分。(三)申报作品必须是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创业(商业)计划成果。项目来源可为已在进行创业的项目;参赛团队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引用其产品;或是一项可能研究发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方向等。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5、。五、组织安排竞赛分四个步骤进行:(一)动员准备(2011年12月27日2012年2月19日)各学院要按照文件要求及时部署,在学院内深入挖掘适合用于创业计划竞赛的创业项目及各类科技成果,包括发明创造、专利技术和科学研究(所有技术成果需经成果所有人授权后方可用于竞赛)等。各学院要通过广泛宣传、精心组织、积极发动,做好动员准备工作。(二)院级比赛(2012年2月20日2012年3月11日)各学院在院内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于2012年3月12日择优推荐46件优秀创业计划项目(作品申报书一式四份)参加校级比赛,同时报送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团队)报名汇总表(见附件)至校

6、团委科技实践部金德老师处,联系电话:6632127(内线6127),电子信箱:。2011年安徽省第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创业计划组比赛获一等奖的作品直接进入校级比赛,不占学院分配指标。作品申报书及项目(团队)报名汇总表由所在学院一同报送。(三)校级比赛(2012年3月12日2012年3月25日)在各学院上报作品后,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评委会将以书面评审、封闭答辩和公开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评出若干创业项目奖;组委会将根据各院组织情况评出6个校级优秀组织奖;根据指导比赛情况,评出优秀指导教师奖。(四)省级比赛(2012年4月)在校级比赛的基础上,对获得金奖作品,

7、校团委将请有关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完善创业项目,择优推荐参加省级比赛。六、奖项设置(一)创业项目奖:本届竞赛设金奖10个、银奖20个、铜奖30个。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获奖数与其进入终审决赛作品数成正比例。(二)学院优秀组织奖:本届竞赛设优秀组织奖6个,其中“挑战杯”1个,“优胜杯”5个。根据获奖作品积分计算,按金奖100分、银奖70分、铜奖40分、入围决赛但未获奖的参赛作品20分,计算团体总分。(三)优秀指导教师奖:本届竞赛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表彰长期支持、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系列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七、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

8、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竞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举办本届竞赛是我校落实全民创业行动的具体举措,也是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校级选拔赛。各单位要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各学院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指派专人全面负责学院赛事的组织、协调及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把创业计划设计和个人职业发展设计有机结合,为今后创业、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要结合实际、通力协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活动

9、体制和机制。要通过建章立制,最大限度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要通过传帮带等手段,培养一支热衷指导、善于指导,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功底和较强创新能力的指导老师队伍。要结合学院的强势学科和专业特色,紧扣国家政策,准确把握项目的前瞻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独特性,做到早选题、选好题。要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经验交流会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参赛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实现优势互补,做到创团队、创好队。各学院要同步举办院级选拔赛,进一步扩大竞赛的覆盖面和参与率,让更多的学生在比赛中受锻炼、长才干,努力推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朝着科学化、常态化、大

10、众化方向发展。(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相关部门和各学院要结合实际,通过召开动员大会,或充分利用好广播、报纸、网络、宣传橱窗、QQ群等宣传渠道,把学校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学院的相关政策向学生讲清楚,让同学们明白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所在。要积极寻找宣传点和宣传资源,及时报道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努力形成关注、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扩大“挑战杯”竞赛在学生中的影响,培养青年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附件:1安徽理工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团队)报名汇总表2安徽理工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书中

11、共安徽理工大学委员会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安徽理工大学党政办公室 2011年12月26日印发共印50份9附件1:第五届“挑战杯” 安徽理工大学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团队)报名汇总表学院(公章): 联系人(教师): 联系电话: 序号(团队)项目名称产品类别团队成员联系电话指导老师附件2:序号: 编码: 第五届“挑战杯” 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学院全称: 团队名称: 申报者姓名: 联系电话: 产品类别: A. 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类B. 生物医药类C. 化工技术、环境科学类D. 电子信息类E. 材料类F. 机械能源类G. 服务类H. 其他类说 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

12、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3.序号、编码由校第五届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组委会填写。4.正文文字材料打印一律用四号楷体(英问部分:Time New Roman;数字部分:半角情况下输入),行间距22磅,上下页边距分别为3厘米和2厘米,左右各为2.5厘米。A4打印制作后附于申报书后。5.上报作品一式四份按规定时间交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校团委科技实践部),电子版发团委邮箱()。6.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学院统一交送。联 系 人:金 德 联系电话:6632127申报团队情况说明:1必须由申报团队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2本部分的学院印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作品名称作品所属领域( ) A 、产品 B、服务参赛单位团队负责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现学历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科 大专学院名称专业年级学制年入学时间团队其他成员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年级、专业备 注团队负责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 编电 话手 机资格认定学院认定是否为2012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本学院的全日制非成人、非在职的本、专科生或研究生。是 否若是,其学号为:_ 学院印章: 年 月 日学院意见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申报者及合作者的成果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作品简介(限200字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