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112968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稳定、发展、和谐是当前社会生活环境大格局,战火纷飞的年代离学生十分久远,学生对于往昔的那些革命历史了解不多,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理解不透、感受不深的现象。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处于五年级下学期,已经度过了三、四年级时的马鞍型心理发展不稳定时期,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积淀并逐步形成一定的是非辨识能力,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比较强,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有继续学习的良

2、好愿望。虽然不太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等革命历史,但希望通过学习活动来深入体会。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的革命历史,知道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使学生产生崇敬革命先辈、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意识,使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相关史料,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感悟,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学生掌握

3、的资料有限,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另外要注意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衔接,突出重点,精心设计,强调“活动”,收集交流、体验感悟,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方式中积极参与、感心动情,以达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之效。设计思路1.课前收集整理资料。教师着力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特别是红军在井冈山和长征途中的典型事例,做到功在课前,课堂上才会有感有悟。2.课中交流探讨感悟。在充分收集资料的情况下,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共同感受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感悟红军长征的“人间奇迹”,说一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发扬长征精神,真正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感悟和发扬长征精神。3.课后认

4、真实践拓展。课后搭建交流活动的平台,通过“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扬革命精神”等系列活动感悟发扬长征精神,为促进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革命先辈从小立志、严于律己、不怕困难、不断追求等优良品质。知道一些革命遗址,养成尊重历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好习惯。能力:通过收集相关史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能够与同学一起讲讲革命故事或者开展一些学习、纪念等活动。知识: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的内涵。知道毛泽东等革命先辈的远大抱负及为中华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了解红军经受的重重困难及付出的巨大牺牲。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革命历史,知道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使学生产生崇敬革命先辈、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意识,使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资料,准备相关的磁带、图片等。收集关于向农村进军、井冈山会师、革命根据地建立等史实资料。准备毛泽东的诗词长征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及长征组歌。学生准备:学唱没有共产

6、党就没有新中国,并查找毛泽东的诗词和青少年时期的故事。收集红军歌谣及红军在井冈山生活或战斗的故事。查找红军长征的典型故事,如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58-P59页内容,话题为“南湖船上的伟大决定”。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0-P61页内容,话题为“红星照耀井冈山”。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62-P64页内容,话题为“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伴随歌声,走进历史1教师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跟着齐唱,让学生伴随歌曲旋律走进那个革命的年代。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重温那段峥嵘的岁月。【设计意图:以学生耳熟能

7、详的革命歌曲切入主题,伴随着音乐的旋律,歌词内容使学生眼前浮现出一幕幕画面,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活动二图片展示,讲述历史1.教师展示“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一大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游船”等相关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然后请学生讲述每一幅图片上所反映的故事。2.教师对学生讲述的故事给予评定。【设计意图:直观的图片、详细的讲述,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历史。教师及时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三形象比喻,明确意义1.在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及队伍发展壮大后,引导学生用形象的比喻和优美贴切的语言表达其成立的意义。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黑暗中亮起

8、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等。【设计意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教师引导学生用形象的比喻和优美贴切的语言表达其意义,既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活动四故事交流,品读诗词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参加“中共一大”的会议代表有哪些吗?2.学生列举“中共一大”代表名单。教师相机补充介绍。3.举行“毛主席诗词(故事)交流会”,让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的故事,或朗诵毛主席诗词,并请听众谈谈从中受到的教育。讲故事、朗诵诗词的学生与听众相互评分,最后评出优胜者。【设计意图: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融入学生

9、的情感体验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活动五策划方案,升华主题1.师提问:同学们,每年的“七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你们能说说吗?2.生交流“七一”庆祝活动的方式。3.师补充校外更多的“七一”庆祝活动形式,可根据实际出示音影像资料。4.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看了那么多“七一”庆祝活动的资料,真是丰富多彩啊!如果是你们来策划,你们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庆祝党的生日呢?5.生设计自己的“七一”庆祝方案,师生共同评选出优秀作品予以表彰。【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展开话题,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再要求学生设计方案进行评比,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再一次体

10、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活动六亲身实践,拓展活动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当地的革命遗址,了解当地早期党的革命活动和革命先辈的事迹。【设计意图:参观实践活动使学生再次受到思想的洗礼,培养了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湖船上的伟大决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123下一页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活动一红歌导入,引发思考1.师导言: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在这个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红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红军歌谣。2.师生共同欣赏红军歌谣。3.师提问:听完这首歌谣,同学们能够告诉我,红军吃得好、睡

11、得香吗?同学们能体会到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设计意图:通过歌谣引导学生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造就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红军队伍。】活动二深情讲述,再现历史1.师导言:是啊!英勇善战的红军战士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简陋的住所、粗糙的食物、常年的风吹雨打我们一起来听听当年的历史吧!2.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逐步壮大的情况: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革命活动遇挫后作出正确决策向农村进军,在农村组建革命队伍,并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有条件的尽量使用图片、音像等直观效果较好的素材。3.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遇挫后,为什么选择向

12、农村进军?井冈山为什么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设计意图:学生对于这段历史了解不多,为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补充了很多历史资料,然后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下一步学生奠定了基础。】活动三合作交流,感悟精神1.学生自主学习朱德的扁担这篇短文,并引发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井冈山小故事。2.教师引导学生特别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3.师总结:井冈山是革命的摇蓝、是革命的圣地,每一位红军战士在这里接受了革命的洗礼、人生的洗礼、信仰的洗礼,以朱德同志为楷模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充分发扬了共产主义革命精神,他们感人至深的言行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井冈山革命

13、根据地的历史地位,知道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让劳苦大众认识到共产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红军队伍。这样才能够以小打大、以少胜多。这样人民才会永远支持红军。】活动四知识竞赛,深化认识活动采取“提问抢答评比”的流程进行,学生分组进行。大家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然后轮流进行,直至最后决出优胜小组予以表彰。教师也可参与活动,组织秩序,或补充问题、帮助解答。【设计意图:用知识竞赛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拓展所学知识,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活动五拓展活动,升华情感以红军精神永垂不朽为题办一期小报。【设计意图:办小报既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

14、整理,又是对课外知识的收集。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板书设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星照耀井冈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朱德的扁担上一页123下一页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活动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师导言:一位美国记者说,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埃及走出,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长征是无与伦比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那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途中红军都经历了哪些艰辛的历程,长征胜利的意义何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内容。【设计意图:教师饱含深情的导语调动了学生的

15、情绪,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欲望。】活动二对比分析,探究原因1.师导语:南昌起义爆发后不久,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由于毛泽东、朱德的正确领导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这使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不安,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就调集军队,向我红色根据地发动连续五次“围剿”。2.师介绍五次围剿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胜利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在于正确的领导。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设计意图:对于红军为什么要长征这个问题学生十分好奇,教师简略向学生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原因,更加凸显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光辉形象。】动三多种形式,体验长征1.重走长征路。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