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德育博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11272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鹏德育博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王鹏德育博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鹏德育博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鹏德育博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小学部 王鹏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学校德育是互相影响、互相包容、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创造的能力。它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生活、学习情趣,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激动,思想上发生共鸣,逐渐变得健康,高尚,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音乐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作为德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学生的知情意等诸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德育方面来讲,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情操是指高尚的情感体

2、验。音乐以美的音色、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美的形象,所以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它发之于心,因此也能动之于心。“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乐本篇(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正是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鸣、美化心灵,使人身心愉悦,它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音乐这种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何时起,有许多的学者、作曲家把一些标准的行为规范,理想的道德行为编成了童谣、谱成了歌曲让孩子和学生们传唱,使他们在娱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不健康的音乐能使人低沉消极,黄色歌曲、低级下流的音乐能使人走上犯罪的

3、道路;而那些充满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音乐作品,则给人以振奋、鼓舞和鞭策。二、音乐教育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现在的儿童、少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城市里尤其突出。“躲进小楼成一统”,独生子女的家庭与外界更是隔绝,不但把门关上,还加上铁门、防盗门,锁得结结实实。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少了,疏远了,淡漠了,助人为乐、救困扶危也越来越少了。因此,培养学生学会相互沟通和协作能力,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锦州市一个小学实验班的实验证明,由于集体化的音乐教育(乐队和合唱队)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中懂得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4、,五年内这个班级很少有吵架打架的现象发生。以上的实例证明了:音乐活动中,无论是合唱、合奏,还是齐唱齐奏以及小组音乐创作等等都是要通过集体的协作来完成的。因此,要完成好这样的活动学生就必须要进行沟通,形成默契。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沟通和协作能力,并且在活动中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三、音乐教育让学生在情感的升华中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它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全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对于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

5、要的意义。爱国主义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其弘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靠培养和实践。从历史到现在,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矿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我们音乐教材中很多作品都充分地表达了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感,如:著名的交响诗作品沃尔塔瓦河,作者把时而宽广时而险峻,时而宁静时而咆哮的沃尔塔瓦河描写得如此美丽动人,反映了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另如:教学生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雄壮有力、激昂奋进的旋律中,学生将亲身体会到祖国跳动的脉搏,前进的步伐,从而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和光荣感,树立起为祖国而学习,为祖国而拼搏的思想。从音乐作品的欣赏

6、和表现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从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是一种生动的德育形式。我国古代早就把“礼”、“乐”并论,认为“礼”能“修外”,“乐”能“修内”,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兴邦。并且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把音乐看作是向人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在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中谈道:“思想教育不能干巴巴地说教,必须像春风那样随风潜入夜,通过渐进方式进行。”而音乐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融艺术性与思想性为一体,对于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进行德育的生动形式。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优势,充分挖掘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潜能,为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