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112539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答案】B【解析】A、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正确;

2、B、经典力学是相对论低速情况下的近似,经典力学在宏观、低速情况下仍然适用,故B错误;C、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正确;D、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研究高速运动的情形,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故D正确。故选B。【考点】物理学史2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答案】D【解析】根据力对物体做功的定义(其中公式中是力F与位移S间的夹角),可知若090,则力F做正功;若=

3、90,则力F不做功;若90180,则力F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力F做了功)。人乘电梯从一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他虽然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但是支持力的方向始终向上,与位移方向一致,即=0,所以支持力始终做正功。故选D。【考点】功3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和另外两名美国科学家共同分享了xx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早在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假设“高锟星”为均匀的球体,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k,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q,则“高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

4、速度的 A. q/k B. k/q C. q2/k D. k2/q【答案】C【解析】根据得,。因为高锟星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则“高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故C正确。故选C。【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 有三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1、2、3,其中1是放置在赤道附近还未发射的卫星,2是靠近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卫星,3是在高空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比较这三颗人造卫星的角速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2 B1 3 D2 3【答案】B【解析】由题意地球同步卫星3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与放在赤道的卫星1的周期相同,根据可知,地球同步卫星3和放在赤道的卫

5、星1的角速度也是相等的,即,对表面卫星2与同步卫3,由,得可知,卫星3的角速度小于卫星2的角速度,即,所以,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5某运动员臂长为,他将质量为的铅球推出,铅球出手时速度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则该运动员对铅球做的功为【答案】A【解析】运动员将铅球抛出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故选A。【考点】功;动能定理6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哪一个 【答案】B【解析】在0-t1时间内:重物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1

6、,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拉力的功率:,m、a1均一定,则P1t。在t1-t2时间内:重物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mg,则拉力的功率,P2不变,根据拉力的大小得到,P2小于t1时刻拉力的功率。在t2-t3时间内:重物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得,拉力的功率,m、a2均一定,P3与t是线性关系,随着t延长,P3减小。t3时刻拉力突然减小,功率突然减小。故选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7.如图,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 B逐渐

7、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解析】因为小球是以恒定速率运动,即它是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小球受到的重力G、水平拉力F、绳子拉力T三者的合力必是沿绳子指向O点。设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是,则(F与G的合力必与绳子拉力在同一直线上)得: 而水平拉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夹角也是,所以水平力F的瞬时功率是:得: 显然,从A到B的过程中,是不断增大的,所以水平拉力F的瞬时功率是一直增大的,故A正确。故选A。【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

8、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在小球下降阶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B从A 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C从A D位置小球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从B D位置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势能的增加量【答案】C【解析】A、小球达到B点后,由于重力仍大于弹力,所以继续加速,直到C点,速度达到最大,故A错误;B、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动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故B错误;C、从AD位置过程中,小球达到B点后,由于重力仍大于弹力,所以继续加速,直到C点,速度达到最大所以小球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D、从BD位置小球先增加,到达C点后动能减小过程中动能的减

9、少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故D错误。故选C。【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9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两小球A和 B,其运动轨迹如图,不计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A先抛出A球 B先抛出B球C同时抛出两球 DA球的初速度大于B球的初速度【答案】CD【解析】ABC、由于相遇时A、B做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h相同,由可以判断两球下落时间相同,即应同时抛出两球,故AB错误C正确;D、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于A的水平位移比B的水平位移大,所以A的初速度要大,故D正确。故选CD。【考点】平抛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0.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

10、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等。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A.v =0=DuB.v = 12m/s=Du C.W = 0= D.W = 8.10J【答案】BC【解析】AB、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初速度v1=6m/s,碰撞后速度v2=-6m/s,v=v2-v1=-12m/s,负号表示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2m/s,故A错误B正确;CD、运用动能定理研究碰撞过程,由于初、末动能相等,所以w=Ek=0,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0,故C正确D

11、错误。故选BC。【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1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始终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则 A若斜面向左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incossB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C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不做功D若斜面向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a)s 【答案】BD【解析】A、若斜面向右匀速移动,物体受力平衡,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等于重力,故斜面对物体做功为零,故A错误;B、斜面向上匀速运动,物体受力平衡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F=mg,则作用力做功,故B正确;C、若斜面向左加速度a运动时,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可分解

12、为向上的大小等于重力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则斜面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D、若斜面向上以加速度a加速移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作用力,则斜面对物体做功,故D正确。故选BD。【考点】功;力的合成与分解12.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的重力为G0,它在距地面高度等于2倍于地球半径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速度 B动能 C周期为 D重力势能为2G0R【答案】AB【解析】A、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为:,人造卫星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得,而,解得:,故A正确;B、动能,故B正确;C、周期,故C错误;D、在距地面高度等于2倍于地球半径R的轨道上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所以

13、重力势能为,故D错误。故选AB。【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向心力;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3、1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 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电磁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 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使木板适

14、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不系橡皮筋,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不系橡皮筋,轻推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不系橡皮筋,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不系橡皮筋,轻推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2) 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v-W草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以下猜想可能正确的是 。 A. W 1/VBWVCWV2DWV3【答案】(1)D (2)CD【解析】(1)小车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细线的拉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必须使重力的下滑分量平衡摩擦力,摩擦力包括纸带受到的摩擦和长木板的摩擦,因此平衡摩擦力时,不系橡皮筋,轻推拖着纸带的小车,如果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则恰好平衡摩擦力,故D正确;(2)根据图象结合数学知识可知,该图象形式和形式,故AB错误CD正确。【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4. 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重锤,铁架台,天平,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纸带,低压直流电源。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 ;缺少的器材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