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高档小区复杂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111248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高档小区复杂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XXX高档小区复杂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XXX高档小区复杂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XXX高档小区复杂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XXX高档小区复杂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高档小区复杂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高档小区复杂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高档小区现状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报告书院 长:总工 程 师: 审 定 人:审 核 人:技术负责人:XXXX设计研究院 目录I 文字部分1 工程概况11.1工程概述11.2 测量要求11.3 本工程测量所执行的依据及有关技术文件11.4平面坐标、高程系统11.5 任务完成情况12 已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利用23 平面控制测量33.1 平面控制点的布设33.2 导线网的布设要求33.3 观测前的准备33.4 观测方法及精度33.5 数据处理方法及平差结果精度34 高程控制测量44.1 高程控制网布设形式44.2 工程水准点位布设所满足要求44.3 观测方法与作业过程要求44.4 观测技术要

2、求44.5 数据处理方法及平差结果精度55 地形图测量55.1 地形图测绘方法与要求55.2 地形图测绘内容65.3 数据编辑处理要求75.4 地形图测绘精度检查统计96 管线探查测量96.1 管线资料调绘96.2 管线调查96.3 地下管线测量126.4 地下管线图编绘127 其它相关专题图图形汇编148 人员与仪器设备配置158.1 项目部人员组成158.2 仪器设备配备159 控制与检查验收179.1 质量控制179.2 检查验收1810提交成果内容1911说明、建议和结论19II 图表部分1 控制点成果表 共 31 页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XXXX高档小区现状地形及地下管线测量工

3、程(下称本工程)是由XXXX(下称甲方)委托并提出技术要求,XXXX设计研究院根据甲方技术要求负责编写了施测方案并进行了组织实施。本工程位于XX市XXX路。1.2 测量技术要求甲方要求测绘小区现状地形及各专业地下管线图,并根据实际测绘成果和甲方提供的必要相关资料编绘其他相关专题图,图的比例尺均为1:500,小区影像图由甲方负责提供,出图时不依比例,具体内容如下:1)小区现状图;2)小区规划图;3)权属界线图;4)小区地形图;5)小区综合管线图;6)小区给水、排水、供电、电信、供暖、供气等六大专业管线图。1.3 本工程测量所执行的依据及有关技术文件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2)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4)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5)北京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11/T 316-2005);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2008);9)甲方提供的房屋建设年代、楼号、建筑面积、界址点坐标成果数据等相关资料;10)XXXX设计研究院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1.4

5、 平面坐标、高程系统本工程测量的平面坐标高程系统采用XX市地方坐标高程系统。1.5 任务完成情况本工程于2015年5月15日进入现场测绘,2015年8月30日完成外业工作,已于2015年10月30日提交了初步测量成果报告,2016年2月提交了最终的测量成果报告书。本工程实际完成工作量见表1-1,各专业管线详细分类统计见“6.5 现状管线调查探测成果分析”部分。表1-1 工作量统计表类别名称工作量单位备注控制测量GPS测量二级RTK点3个水准测量四等水准6.53公里地形图测量图根控制三级附合导线点13个地形图测图面积3.46公顷地形图编绘1幅管线测量电力管线管线长度6317.0米专业管线图3幅电

6、信管线管线长度1630.3米专业管线图1幅给水管线管线长度4296.1米专业管线图1幅排水管线管线长度5161.7米专业管线图1幅供气管线管线长度1483.1米专业管线图1幅供暖管线管线长度4750.0米专业管线图1幅综合管线管线长度23.97公里专业管线图1幅其他其他功能图编绘小区现状图1幅小区规划图1权属界线图12 已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利用本次测量对已有测绘成果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利用情况如下:1) 测区附近已有的XX市导线点XXXX、XXXX,现场点位标石保存完好,经实地检测后,相邻点间高差检测与提供的已知高差值相差为2.6mm,规范允许偏差为76.5mm,满足规范精度要求,可以作为本次测量

7、的高程起算点。2) 甲方提供了本工程测区内现有的房屋房地平面图、建筑面积、界址点坐标等数据图纸资料,经分析可作为本次测量编绘小区现状图、规划图、权属界线图的依据。3) 甲方提供了部分专业地下管线布置示意图,经分析仅能作为本次管线探测参考。3 平面控制测量3.1 平面控制点的布设本次测量在小区周边的市政道路上或小区内部的沥青路面上打入10mm,顶面为凸球面,中间刻有十字丝的大铁钉;或在水泥路面上打入长35cm的射钉。点位埋设完成后在现场绘制点之记,在三个方向上对每个控制点进行拴距,用以拴距的地物为房角、电杆、路灯、路标等易辨识的永久性、半永久性物体;点号书写工整、清晰、醒目,字体为等线体,字号适

8、中,字高一般为35cm,将拴距标注在对应的地物上。3.2 XX市GNSS网络RTK测量本工程利用XX市GNSS网络RTK测量系统在小区周边市政道路上较为开阔之处布设了3个三级网络RTK GPS点,分别为GPS1、GPS2、GPS3,外业观测采用美国天宝Trimble R8型GNSS接收机在每个点上独立观测三个测回,开始观测前先对接收机进行初始化,然后对RTK固定解稳定收敛值、水平精度和垂直精度、每测回的自动观测次数等必要的参数设置,观测时确保每点上满足卫星分布PDOP值6、卫星高度截止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5颗,并在每点上获得固定解并稳定收敛至mm、水平精度和垂直精度稳定且3.5cm后开始记录

9、数据,不同测回间保持间隔在1分钟以上,观测后将原始观测发送至XX市测绘院GPS服务中心进行坐标解算,解算后不同测回间的X、Y坐标分量较差最大分别为mm、mm,规范允许值为20mm,满足规范精度要求,取各点不同测回的X、Y坐标平均值作为每点的最终定位结果。3.3 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本工程以在小区外周边市政道路上所布设的三级网络RTK GPS点GPS1、GPS2、GPS3为起算点,在小区内沿内部主干路施测一条三级单一附合导线,外业采用2秒级索佳SET210全站仪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一测回,边长正倒镜观测一测回并对向观测取中数,共观测水平角13站,导线边12条,平均边长为99.8 m,导线全长为10

10、37.56m,其他观测技术要求见下表3-1。表3-1 三级导线测量观测技术要求等级测回数一测回内2C值较差()测距一测回读数较差(mm)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三级11351.51203.4 数据处理方法及平差结果精度导线外业测完后,首先由作业人员对所有观测数据按上述表3-1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自行检查,满足各项精度指标后送交作业班组检查、质量检查部门审核人专门审查,合格后采用清华山维Nasew98平差系统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各项技术要求满足表3。表3-2 三级导线测量精度要求等级方位角闭合差()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级15121/6000注:上表中n为测站

11、数。本工程中三级附合导线平差后方位角闭合差为+12,按上表3-2计算出的规范允许限差为86,测角中误差为86,纵横坐标分量闭合差分别为+43mm、+60mm,坐标绝对闭合差为74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4056,均符合上表3-2中所列的规范精度要求。4 高程控制测量4.1 高程控制网布设形式本工程以XX市导线点XXXX、XXXX作为水准线路的起讫点,在测区内所布设的三级导线点施测了一条四等附合水准路线。4.2 外业观测方法外业采用拓普康DL-101C型数字水准仪配条码铟钢水准尺进行读数观测,并自动记录原始观测数据。拓普康DL-101C型数字水准仪的标称精度为0.5mm/km,水准作业过

12、程满足如下几点要求:1)观测前30分钟,先将水准仪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将仪器套上白色仪器罩,并先进行预热,预热时间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的时间;2)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三脚架时,需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至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3)除路线转弯处外,在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标尺的三个位置基本接近一条直线;4)观测照准时,避免望远镜镜头直接对着太阳,观测视线尽量躲开障碍物,无法避免时,则遮挡部分也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5)与四等附合水准相对应的观测技术要求见下表4-1:表4-1 四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

13、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数字水准仪两次读数所测高差的较差(mm)四等10150310三丝能读数5注: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km)4.3 数据处理方法及平差结果精度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由作业人员对所有数据按上述表4-1中所列各项技术要求自行检查,满足各项精度指标后送交作业班组检查、质检部门审核人专门审查,合格后采用清华山维Nasew98平差系统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为-1.1mm,规范允许值为54mm,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0.5m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为 mm,均满足上述表4-1中所

14、列的规范精度要求。5 地形图测量5.1 地形图测绘方法本工程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方法进行施测,外业利用DJ2型索佳SET210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及坐标法施测地形地物点的坐标高程,并在野外现场绘制工作草图,由全站仪自动记录保存测点原始数据,按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要求进行实地取舍,内业采用南方Cass7.0版绘图软件编绘成图。施测中为满足测图需要,采用极坐标法加密图根支点共12个。在全站仪测图作业过程中,按下列要求进行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1) 仪器的对中偏差5mm,仪器高和目标反射镜高均量取至lmm;2) 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施测另一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站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较差图上0.2mm,高程较差10cm;3) 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均重新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4) 地物点最大测距长度为160m,地形点最大测距长度为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