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四)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111173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四) 语文试卷九年级备课组 罗有志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佃(din)户 忍俊不禁(jn) 埋(mi)怨 面面相觑(q)B栖(q)息 矫(jio)揉造作 酷肖(xio) 断壁残垣(yun)C伫(zh)立 忧心忡忡(zhn) 差(chi)使 吹毛求疵(c )D留滞(zh) 味同嚼(ju)蜡 晌(xin)午 花团锦簇(c)B(A:“禁”应为jn ,“埋”应为“mn ”; C: “忡”应为chn ; D: “嚼”应为jio ,“晌”应为sh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训诫 张惶失措 核辐射 盛气临人B招徕 转弯抹角 篮汪汪 重蹈覆辙C妖娆 相得益彰 天然气 世外桃园D吞噬 五彩斑斓 文绉绉 恪尽职守D (A:“惶”应为“皇”,“临”应为“凌”;B: “篮”应为“蓝”;C:“园”应为“源”)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 B行走在乌兰察布的灰腾席勒草原上,能使每一个人都看到水草丰茂的草甸,洁白如雪的羊群,以及唱着长调的牧人。 C“乌海的煤碳后套的瓜,锡盟的羊肉香万家”,一首新版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唱出了今天内蒙人的喜悦与自豪。 D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

3、疼痛。此刻,每个坐在考场的初中生,都在体验并经历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过程。C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C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B 5、诗词默写(6分)(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1)白露为霜(2) ,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水是眼波横(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

4、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4)古诗词中有很多体现亲情的名句,请写出上下相联的两句:“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名著阅读(8分) (1)简述西游记中“四圣试禅心”(四个菩萨化身母女试探师徒禅心)的情节。(2)简述利里浦特国和不来夫斯古帝国这两个小人国之间发生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1)示例:为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1分)。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

5、凡心(2分)。四圣用“撞天婚”戏耍八戒,最后八戒被四圣设计用珍珠篏锦汗衫捆住,吊在树上(2分。若答“四圣设计戏耍八戒,最后八戒被吊在树上”亦可)。(2)示例:利里浦特国因吃鸡蛋要从哪敲破引发多次内乱,不来夫斯古帝国一直煽动和庇护大端派,导致两国血战(2分)。利里浦特国王派格列佛应战,格列佛用铁钩和绳索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来(2分)。最后不来夫斯古帝国求和,两国缔结不平等和约(1分)。(情节正确5分,表达简明通顺1分。)7、.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

6、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3分)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分)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中国教育出版网%*&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7、(2分)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1)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 高自身品德修养。 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3升) 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2)示倒一: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盛到无比自豪 示例二: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2分) 言之有理即可(3)示例一: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2分) 示例二: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以工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示例三;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

8、百折不挠的赞歌。(2分) 扣住本质特征,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共46分)(一)诗词赏析 8. 赏析下列诗词(3分)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物

9、是人非.C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文后问题(13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

10、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沿溯阻绝。 绝: 或王命急宣。 或:不以疾也。 疾: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11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12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9. 断有时快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10.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议论的人说泰

11、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11.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12.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三) 改变命运的一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

12、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

13、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