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事故的案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110343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电事故的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压电事故的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压电事故的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压电事故的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压电事故的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压电事故的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电事故的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起低压返送电造成检修线路带有高压电的案例分析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93 更新时间:2008-4-7 23:10:16 【字体:小 大】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安全生产资料大全)寻找资料我单位线路维护班在进行郊区一个村庄的10kv线路维修时,当对工作地点装设安全措施验电时发现线路有电(工作地点距高压出线柜6档线)。经反复落实安全措施,没有发现问题,应断开的开关和刀闸均已断开,并在该出线的高压配电盘下刀闸线路侧装设了三相短路接地线。既然在线路上装设了三相短路接地线,为什么线路上仍然有高电压(6-10kv的验电器出厂规定最低动作电压为1.5kv-4kv)?为什么各级保护措施没有起到

2、保护作用?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对现场进行了调查分析,情况如下: 一、检修线路上的高电压来源 经调查,线路上有高电压的来源是低压返供电,原因是农村用户私拉乱扯低压备用电源,且这些用户是一些小饭店,均为单相(220v)供电,投、备电源仅用了两个一般的单相胶壳闸刀控制,没有联锁装置,导致该村一台接在另外一条供电的10kv线路上的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上,通过用户返供到停电线路的配电变压器,又返供到停电线路上。 二、各级保护失去作用的原因 有返供电电压,线路上又装设了三相短路接地线,各级保护没有起作用的原因是: 1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y0-12时,因高压侧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星点没有引出,即使装设了三相短路

3、接地线,返供电也没有形成短路点,回路没有短路电流,各级过电流保护不会动作。 2郊区、农村电网管理比较混乱,单相返供电产生电压后虽然有电容电流,但是本村专用线路电流小,该返供电配电变压器低压系统又全部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所以没有保护切断电源。 3用户电源刀闸熔丝安装不规范,有的甚至用铜线代替,单相返供电时虽然负荷较大但熔丝没有熔断。闸刀并联,增大了闸刀容量,也是造成这次返供电时负荷大而用户闸刀熔丝没有熔断的原因。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当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y0-12时,10kv则不论怎样装设接地线都不会构成供电回路短路,没有短路电流,各级熔断器就不会熔断。此种情况下不论接地线怎样装设,配电变压

4、器仍可向检修线路返供电,而不被无漏电保护的其它保护切除。 三、三相短路接地线装设不规范,是检修线路上带有高电压的主要原因 在检修线路上装设了三相短路接地线,线路与大地形成了等电位,检修线路有电压,但不应该是高电压。我们又让运行人员按原工作票要求,实际模拟装设接地线,发现10kv高压盘下刀闸线路侧所设接地线接地端不规范。因高压盘处没有接地桩,运行人员将该接地线的接地端卡在了高压盘下门框的边柱上,而高压盘下门框边柱是经过烤漆处理的,造成接地线接地不良。我们又实地测试了高压盘基础槽钢与下门框边柱烤漆表面的绝缘,使用1000v摇表绝缘电阻在1000M以上。根据以上情况,说明接地线接地端不规范,线路与大

5、地不能形成等电位,造成了检修线路带有高电压。 我国电网10kv系统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均为y/y0-12,高压侧零线没有引出。当单相低压返供电时,虽在配电变压器高压侧或10kv线路上装设了三相短路接地线,因回路构不成短路,没有短路电流,因装设的接地线接地电阻大,只形成电压分配,检修线路仍然有高电压。此时的安全保护全靠三相短路接地线的可靠接地,使线路与大地形成等电位。此时的接地线接地良好是救命措施,千万不要马虎大意。接地线装设不规范,接触电阻增大引起的电位差,足以造成人身触电伤亡。通过此次教训,在管理上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要求施工单位开始工作前进行危险点分析,按规定填写安全交

6、底票。当遇有危险因素时,认真进行分析处理,堵绝冒险蛮干,减少损失; 2加强规范化的安全作业管理,对各变电站、开闭所进行普查,做出计划,所有高压盘都要安装接地桩,保证接地线装设方便、接地良好; 3在进行城、农网改造和供电线路规划时,尽量减少双电源供电村(镇)。负荷大而且重要的用户必须双电源供电,必须加装联锁互切装置,低压线路的规划要避免低压线路交叉供电; 4加强厂矿、农村电工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电工的技术素质,没有经过培训和无进网证的人员不得担任厂、村电工。同时加强用户的安全用电宣传,合理配置用户闸刀熔丝,以确保用户安全用电; 5农村用配电变压器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加强管理,提高投入率,保证漏电

7、时可靠断电; 6线路检修,接地线一定不要缠绕或卡在有漆的设备外壳上,不论是刷漆、喷漆、烤漆或喷塑的设备外壳,其与设备基础的绝缘都在2M以上(破损的地方除外); 7采用临时接地棒时,接地棒在地面下的深度不得少于0.6米,且不要图省力、省事把接地棒插在虚土堆上或缠绕在线路的拉线上,接地线的接地端一定要良好接地; 8装、撤接地线要严格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不要图省事不验电,不按程序装、撤接地线和装、撤接地线时不使用防护用具。 通过对此事件的调查分析,希望能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对郊区电网的规划管理和低压配电网的管理,防止各种不规范行为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损失;加大对厂、村电工的安全

8、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保证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把承诺服务做得更好。二新线两起断线事故调查报告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74 更新时间:2008-3-2 22:00:51 【字体:小 大】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安全生产资料大全)寻找资料二新线两起断线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经过 2007年5月24日中午, 35KV二新线路021-022号杆C相导线与10KV岳圩回路053-054号杆中导线由于交叉跨越距离不足,导致线路间放电,引起两回路停电事故,同时,还造成时安分支线T接杆悬式瓷瓶和利兴分支足谷台区避雷器分别被击穿。同年8月19日十二时三十分,35KV

9、二新线路088-089号杆C相导线与10KV堂怀回路阮兴华分支中导线由于交叉跨越距离不足,导致线路间放电, 35KV线路导线截面损伤达12%,10KV回路中导线发生断线事故。 35KV二新线路始建于2006年9月,2007年4月23日经验收后投入运行,导线型号为LGJ-120,最高负荷不超过10000千瓦,在运行不到半年即发生了因与10KV线路交叉跨越距离不足故障停电两次事故。经现场事故调查分析,交叉跨越两处档距(021-022号杆,088-089号杆)分别为320米和380米,属平地门型杆,对地距离8.3米和7.3米,10KV线路中导线(岳圩回路053-054号, 堂怀回路阮兴华分支3号杆)

10、对地距离7.9米和7.05米。两处交叉跨越距离只有0.4米0.25米。而35KV二新线设计图中021-022号杆,088-089号杆的图标档距分别为200米和250米,由于天气炎热和负荷变化,导线金属发生物理反应,致使该两处档距弧垂下沉,造成线间放电。由此来看,造成交越放电断线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原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执行35千伏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1992)中基坑定位规定: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1%,。间接责任者为工程验收小组、公司工程监理小组、35KV巡线班在工程建设期间监理和验收、运行维护期间未及时发现这两处重大安全隐患。 二、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1. 负责

11、二新线路工程施工单位的蒙仁亮施工队没有相应施工资质、能力和安全、质量保障的民工队,据调查民工队从未进行安全、质量和施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教育、监督及考核,施工中贪图便利,不按设计图纸基坑定位,竣工后不认真自检,致使安全、质量责任落空。 2. 工程监理人员对工程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对工程技术管理的关键工序监督不到位,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和漏洞,对施工中不按设计方案实施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制止。 3. 施工人员在紧线时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差,未严格把关,对出现交越距离严重不足的问题未向工程管理部门反映。 4. 工程验收人员,在线路验收期间未把好安全技术、质量关,未对施工记录的准确、完整、真实性和工程监人员

12、进行交流和核实,致使线路带缺陷运行。 5. 线路运行人员,对线路巡视、检查不到位,对线路台账与实际不符未提出质疑和异议,同时也暴露出运行人员对巡视工作重视不够、经验不足。 三、事故引发的思考 1.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必须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和业绩,综合考察施工人员构成和其素质,组织能力和技术力量及施工机械等情况,坚决杜绝将工程承包给一些无资质、无技术、无组织能力或与工程建设标准要求不相符的施工企业(队),确保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2. 规范工程建设项目部制,健全各级人员安全、质量考评细则,严格遵循工程安全、质量三级预检制,规范工程建设的三措(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做

13、好三措的现场实施和监督,将安全质量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力求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承担责任。 3. 全面贯彻工程建设监理制,严格履行有关监理的职责和义务,尤其对关键工序,监理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到旁站监理必须做到谁签字,谁负责。 4. 杜绝施工资料、记录的弄虚作假现象,确保施工资料、记录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发现问题或发生事故时能做到有据可查。 5. 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坚持施工资料、记录、报告与实物同步进行,一旦发现疑点,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分析处理,一一排查原因,层层追究责任,对于隐蔽工程必要时可以进行开挖基础或落线抽查,防患于未然,

14、提高验收质量,做到谁验收,谁负责,力求将安全、质量隐患消灭于工程投产之前。 6. 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坚持管质量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不仅要加强工程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措施等的检查力度,力求做到关键工序必须亲临现场变电站扩改工程中10kV柜CT做伏安特性试验改接线时,低压触电死亡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550 更新时间:2007-9-14 15:12:35 【字体:小 大】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安全生产资料大全)寻找资料 6月25日,长沙电力建设公司变电工程队继电班工作人员彭义彬(工作负责人)、邱笛(工作班成员)在对110千伏新开铺变电站新建的10千

15、伏高压室内新安装的GZS1-12型中置柜(天水长城开关厂产品)内的CT进行伏安特性试验工作时。于11:20左右工作转移到#1接地变开关柜。 约11:30,做完A相CT的试验后,彭操作调压器退至零位,电压、电流表指示为零,然后靠近屏后门,左手抓住屏体,右手准备取接线线夹改接线时,说了句“我肚子有点痛,想上厕所”,邱说“那你去吧,我来接”,并准备站起来接替他,彭说:“接完这两根线”,这时邱一眼瞟见彭没有将试验电源控制刀闸拉开,于是说“等一下,刀闸没拉”,并准备去拉刀闸,话音未完,就听见彭叫了一声“哎哟,快拉”,邱将刀闸拉开后,彭抓住屏体的手松开,身体往后倒下,撞翻了试验台桌。当时在屏前工作的天水开关厂的工作人员听到屏后有人跌倒的声音赶忙到屏后,其中一名男同志看了情况后迅速喊来了其他工作地点的人员对彭进行救护。 由于10千伏高压室都是新安装的屏柜,没有高压电和外来电源,赶来救护的人员当时以为彭是中暑跌倒,忙着将彭抬出放到平敞的地面躺着,一边抢救,一边迅速联系120救护车,120救护中心答复另有抢救任务,不能即时赶来。 约11:36将彭抬上工程车,紧急送省中医附一医院,途中送护人员接现场工作人员电话,告之彭有可能是触电时,马上对彭实施触电急救直到医院,约11:50到达医院后医师继续尽全力实施抢救,终因抢救无效,12:26医师宣布彭义彬同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