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107962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翻越远方的大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示标1、视频引路,导入课题:(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板书:刘翔(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齐读课题。2.出示目标:先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指名读学习目标。二、第一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1、自主学习师

2、: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完成学习目标,请看学习指导1,(出示)先自己读一读学习指导1,再按照自学指导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指导1:请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3分钟后你将有机会向大家展示朗读水平。快快开始吧!2、分组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收获。(1)读一读:约翰逊 奢望 风驰电掣遗憾 大阪 跨栏 呐喊碰面 成绩 当初 田径祝贺 背影 决赛 国际(2)记一记: 跨 栏 赛 腊 雅 际 隐 绩 纪 呐(3)写一写: j成( )亚洲( )录国( )认真( )录难以( )数( )律三、第二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1、自主学习学习指导2:请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

3、读正确,读流利。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3分钟后你将有机会向大家展示朗读水平。快快开始吧!2、分组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收获。四、第三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1、自主学习学习指导3:默读课文,先用笔标画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再想办法尝试解决,可联系上下文,可请教他人,也可结合生活理解。 (可重点理解:奢望 遥不可及 风驰电掣 遗憾)(3分钟后汇报)2、分组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收获。四、当堂训练、达标检测请打开新课堂,认真做一做第4课“练功房”部分的题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凭借语言文字,借助图片,展开想象,填补空白,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2、理解“翻越大山”的含义

4、,明白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质疑问难1、这远方的大山指谁?谁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翻越”是什么意思?2、文章有3处出现与大山有关的句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3、交流出示: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1)作者跟这座大山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2)有什么不明白的?(如:刘翔是怎么一步一步翻越这远方的大山的?)过渡:下面让我

5、们一起去了解刘翔的心路历程。二、研读课文 走进内心1、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学习第1、2小节(1)出示,引读:很早就知道(2)那时候“我”与约翰逊的差距,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遥不可及”,刘翔为什么会感觉遥不可及的?(连亲眼见他都是一种奢望)要说能翻越这座大山,超越约翰逊,你觉得这所以说“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3)指导朗读3、指导学习2001年(1)2001年,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读3、4小节。(2)交流(可以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为什么只能作为观众?(没有资格参加,也说明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3)刘翔第一次与约翰逊碰面,却只能作为观众感受他的神速,他内心怎

6、么想的?当一当刘翔(指名读这句话中),你听出了什么?4、学习2002、2003年(1)默读,这两年与前面比,刘翔又有了什么变化?(划出相关的词句)(2)交流2002年“第一次和约翰逊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有了参赛的机会,差距缩小了)过渡:但很遗憾,“我”所能看到的只是约翰逊的背影。补白:看着约翰逊的背影,我暗暗地对自己说:“刘翔啊刘翔, ”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过渡:屡战屡败,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刘翔的面前,不可战胜,此时,他有没有气馁,有没有放弃?从哪儿看出来指导读“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读出自信)出示补白:为了心中的奋斗

7、目标,为了超越自己的梦想,他每分每秒都在努力着。烈日炎炎下,刘翔 狂风暴雨中,刘翔 夜深人静时,刘翔 ,刘翔过渡:就这样,刘翔一刻也没有放松过,终于等来了2004年5月8日5学习2004年(1)引读第8小节(2)那个屡屡拿第二,只能看到约翰逊背影的“我”,打破了亚洲纪录,终于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3)刘翔当时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划出有关句子)出示: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我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指导朗读(不敢相信、兴奋、激动)三、总结原因,提升主题1、看板书,四年的艰辛历程,使刘翔从对这座远方大山的遥不可及到成功翻

8、越它,你觉得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刘翔超越的仅仅是约翰逊吗?(补充:就是凭着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在刚刚结束的英国伯明翰室内挑战赛60米栏,以7秒41的成绩超越了罗伯斯,获得了冠军。)2、刘翔成功翻越远方大山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发?3、分享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师:希望每个同学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做一个强者,敢于挑战,挑战别人,挑战自我,挑战困难!四、作业设计1、挑选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收看他的比赛录像或搜集他的有关故事读一读。2、建议同学们课后读一读我是刘翔教学

9、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刘翔成功的过程,感受他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能够从刘翔身上得到某种启示。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跨栏 呐喊 纪录背影 风驰电掣 遥不可及2、说说由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第二行词语又让你联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去了解刘翔的心路历程。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1、自由读全文,说一说,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题目?(1)这段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主旨的作用)(2)这句话后面的“!”表示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句话?(激动、欣

10、喜)2、“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儿找出来的?(1)把约翰逊比作大山,说明了什么?啊哪个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奢望)(2)“遥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和约翰逊相差甚远)(3)指导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应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来读,重读“根本就不敢”“遥不可及”“更别提”)(4)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展开想象谈一下。4、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文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见证了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然后完成这样一个表格:时间“我”约翰逊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比赛

11、时间 比赛名称 比赛结果(1)全班交流。谁能来说说2001年“我”和约翰逊的表现?“风驰电掣”是什么意思?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事物?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观众,你在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作为一名一直以来把约翰逊当作自己目标的运动员,刘翔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决心赶超约翰逊)那么,2002年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呢?当看到约翰逊的背影时,“我”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赛中,“我”和约翰逊的差距终于缩小了!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这一点?(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拿第一!)你从“总是”和“!”体会到了什么?三年的时间,“我”的进步是

12、神速的。请你想一想,“我”都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出示):展开想象写话:风刀霜剑中,我 _;身染疾病时,我_;别人休息时,我 _;虽然“我”在不断进步,但是约翰逊这座大山依然横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经站在山脚下”!2004年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三、感受精神,进行教育。1、你从刘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吗?你打算怎样努力来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3.现在讨论一下,刘翔成功翻越远方的大山有哪些原因?(因为刘翔有目标,有梦想,遇到挫折不灰心,继续坚持拼搏,最终获得了成功。)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1、你知道刘翔的哪些名言?2、你还知道哪些运动员的名字?简述有关他(她)的

13、故事。五、附:板书设计:翻越远方的大山:敢于挑战 产生梦想坚持不懈 追逐梦想有志者事竟成 实现梦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词;会用“当初”、“祝贺”造句。3、通过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超越的成功与喜悦,培养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4、能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读过课文的感受。重点、难点1、理解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2、通过刘翔心理变化的语句感受刘翔不断超越的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复备设计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1、播放刘翔冲刺的影像,认识刘翔或者让学生说说他知道的刘翔2、我们都知道刘翔是亚洲飞人,然而,你们可知道他是怎样成为飞人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刘翔

14、写的一篇文章,看看他成功地经历。二、初读指导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跨栏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记录呐喊学生读生字词,说说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说说不理解的地方。三、理清课文脉络。1、文中的“远方的大山”指什么?为什么刘翔会把约翰逊当做大山?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有关顺序的词句。四、作业1、描红、临写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什么叫“奢望”?那几个词和“奢望”含义相同?从这几个词(遥不可及更别提)你们能看出刘翔是怎么想的吗?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2、从“遥不可及”到山脚下,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刘翔的心理有什么变化?默读课文后,小组讨论,填表:阶段刚练习跨栏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表现成为“我”的偶像想法遥不可及完成表格后小组讨论,练习朗读,感受并读出各阶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