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打印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106664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打印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上)第一章 有理数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2)有理数分类: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不一定是负数,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和- 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 0 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或或;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5.有理数比大小: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

2、反而小;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0,那么的倒数是;若1 a、b互为倒数;若1 a、b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 ;(2)加法的结合律:()().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

3、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为奇数个时乘积为负,负因数为偶数个时乘积为正.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2)乘法的结合律:()();(3)乘法的分配律:a()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13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4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 当n为正奇数时: ()

4、或 ()()n 当n为正偶数时: ()n 或 ()()n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

5、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5.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型。6.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检验方程的解).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

6、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部分=全体比率 ;(4)水流: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价格:售价=定价折 ,利润=售价-成本, ;(6)周长、面积、体积:C圆=2R,S圆=R2,C长方形=2(),S长方形, C正方形=4a,S正方形2,S环形

7、=(R22)长方体 ,V正方体3,V圆柱=R2h ,V圆锥=R2h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初步1.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展开图都是平面图形;面动成体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1)端点各数: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2)可度量性:直线和射线都不可度量,所以没有大小可言,线段有大小;(3)延伸性:直线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线段没有延伸性;3.角的表示方法:三个大写字母适用于任何角;一个大写字母适用独立角;一个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适用非复合角;4.余角和补角:和为90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为180的两个角互为补角;5.定理、公理: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8、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 初一(下)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2与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内错角:与6、与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与5、与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 内角。6.命题:

9、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9.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10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2.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10、互补。13.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第六章 实数1.算术平方根:如果x2,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才有算术平方根。2.平方根: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3.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4.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5.实数的分类.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2.平面直角坐标系:

1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00)。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

12、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5.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6.代入消元: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简称代入法。7.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简称加减法。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用符号“”“”“ ”“”“”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3

1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4.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3.

14、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7.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8.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9.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初二(上)第十一章 三角形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