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方案范文八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10374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建设方案范文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项目建设方案范文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项目建设方案范文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项目建设方案范文八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项目建设方案范文八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建设方案范文八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建设方案范文八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建设方案篇1一、搞好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我乡在扶贫实施贫困村开展了扶贫畜牧养殖目有关政策宣 传,使农户知晓率达100%,乡分管领导,兽医站负责人,项目 村村委干部于20_年6月16日在项目村委办公室召开(前期摸 底调查,最终确定有发展意愿的)68户贫困户及3户示范户共 计80余人的扶贫政策和畜牧养殖技术培训会。使项目农户科学 养殖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下一步项目有序推进打下了良 好基础。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乡成立了扶贫畜牧养殖项目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乡分管领 导任组长,兽医站,项目村负责人任副组长,项目村村组干部, 乡扶贫办,财政所,项目户,示范户等为成员的畜牧养殖项目建 设。明确成员

2、单位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能,相互配合,共 同参与项目农户的项目指导和技术服务。三、项目实施概况及资金组成(一)项目实施概况1。项目实施区域:乡村。2。项目涉及组户:9个小组,3个示范户,68个散户。3。项目养殖畜种及数量:母猪,生猪(母猪133头,生猪 150 头)。4。项目建设标准:散户自建大小适宜的圈舍和购种,面积 和标准不作硬性要求。示范户每户自建标准圈舍100平方以上(按县畜牧站提供圈舍图纸施工),购生猪50头。(二)资金组成1。投资方式:先建,验收,后补。2。资金组成(分总资金,自等资金,补助资金):预计项 目总需资金100万元(含购买猪只,圈舍建设工程一切材料费, 修建工程工资

3、等),项目户自筹资金80万元(含购买猪只,圈 舍建设工程一切材料费,修建工程工资等),补助资金20万元。3。补助资金县畜牧移民后扶资金。4。补助资金标准:散户补助。母猪600兀/头,最高补助 1800元,示范户补助,4万元/户。四、统一组织实施,促进动物检疫监管20_年扶贫畜牧养殖项目建设规划项目散户68户,示范户3户必须按相关要求及修建标准,规划等要求统一组织实施,为 确保项目村所购动物无疫病和畜牧养殖健康,由兽医站负责技术 指导,并对项目户购进的母猪,生猪实施动物产地检疫,检疫合 格并出具相关检疫证,检疫收费票据后进行饲养。要求各项目户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建工程和购种任务。五、建设规模和实

4、施对象20_年,在村实施贫困村扶贫畜牧养殖项目建设,示范户建 设畜舍面积共计300平方以上。实施对象:示范户不一定为贫困 户,散户是积极性高的贫困户。六、项目进度安排(一)20年6月: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宣传动员,项目分 解到户。(二)20年7月一 20年10月:组织项目实施。(建圈 舍和购种)(三)20年11月上旬:村自查验收。(四)20年11月下旬:乡上验收。七、实行遂级上报验收制,等待县级验收我乡对项目农户的修建工程及购种情况实行先村自查验收 上报乡上验收后再报县上验收。时间在20_年12月由政府上报 自查验收报告情况,等待县级抽查组抽查验收后及时划拨补助资 金兑现项目户。项目建设方案篇2

5、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 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_6号)、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 “专业综合改革 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_226号)以及云 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工作的通知(云教高20_12号)精神,为将云南师范大 学生物科学专业建设成为云南乃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物科学 基础教育示范基地,整体水平进入国内同等院校类似专业的先进 行列,并带动和推进云南省绿色经济强省的“两强一堡”建设, 为加快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贡献。现将具体建 设方案汇报如下:一、建设目标自1946年起

6、,原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即现今云南师范大学已 经开始培养生物科学的本专科学生,为云南省的基础教育和绿色 经济建设做出了非常积极有效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为了顺应时 代的发展,本专业建设拟以生物学科发展前沿为引领、学科和教 师队伍建设为主导,抓住教学、科研两个重点,加强理论基础、 实践环节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 程体系;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精技能的 教师”为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 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能力,服务云南基础教育和绿色经济建 设,为“两强一堡”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推动云南省跨 越式发展。二、建设思路以生物学科发展

7、前沿为引导、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 科研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 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容更新为核心,加强理论基础与实践教学 体系的建设,依托学院科研平台培养本科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强 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着力研究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 建设对学生学科专业的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方面的 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服 务云南省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物科学基础教育和“两强一堡” 的绿色经济社会建设,加快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三、建设内容(1) 锤炼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标志的高素质教 学研究型教师队伍;(2)以云

8、南省生物科学基础教育和绿色经济建设需求为依 据、学科发展前沿为动力、教师教育为特色,将本专业建设为特 色鲜明、在西南地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有效带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生物科学基础教育的发展;(3)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将生物科学相关的学科、教 育主干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为拓展学生跟踪生物科 学发展前沿的能力,积极建设双语课程项目;(4)坚持基础理论、实践实习和科学研究成果集成,构建 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导的新型实验课程体系;(5)培养基础厚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专业发展潜力 和拓展能力,服务于云南省基础生物教育、职业教育、生物资源 保护与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开

9、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产(行)业 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与管理专业人才。四、建设措施(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后盾、社会需求为依 据,聘请资深科学家、生物学相关产(行)业专家加盟教师队伍;(2)深入探讨以生物科学为基础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优化完善具有云南特色的生物科 学师范类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相应评价 体系。本着“拓宽口径、夯实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 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近年 的改革探索,人才培养基本框架和策略、培养方案等各个环节已 经日趋完善。然而,随着生物学科的发展及其对教师教育内涵与

10、标准的改革、云南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 环境问题的突显,“生物科学”专业的现行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 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过程中, 针对云南的微生物资源利用、工业用酶开发、云南人群营养构成 与基因组稳定性的关联、云南能源植物资源与生物能源开发、云 南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产出了大量标志性科研成果,有效支撑了 依托于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 中心”、“环境生物学”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学”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 术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创新团队”

11、的建设。借助以上科研项目的实施和学科和研究平台条件的建 设,完善学院整体的学科布局,促进本科教学,将产业、科研方 面的优势最终转化为学院教学上的强大推动力,实现教育和产业 并重,产业、科研“反哺”教学的发展局面。如何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更加有效地引入生物科学专 业的课程改革,形成新的生物科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 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使本专业建设与云南省基础教育、 科技和绿色经济建设更有效结合?如何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云南 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成为高强度、高潜力的“生物专业+ 生物教学”的双师型人才?将是本专业的重要特色,也是本专业 建设的重点之一。(3)在课程建设中,对原有双语

12、教学课程和精品课程进 行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凝练,培育省级以上双语 教学课程和精品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增设酶工程学、植 物生物工程、医学分子遗传学、保护生物学、高等 植物多样性、花卉学、生物伦理学、性健康教育学 等与学科发展前沿和地方特色紧密结合的系列特色课程。(4)结合云南省生物科学基础教育现状、生物资源特色和 开发利用潜力,加大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建设力度;(5)结合专业特色和教育技能的发展动态,深入进行教学 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与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倡体现不 同学术风格、不同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探索;(6)构建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导的新型实验课程体 系;为提高本专业

13、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本科实验 教学中融入教师大量的科研手段和成果,20_年,启动了 “综合 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项目。在发酵工程实验、植物 生理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和遗传学实验等4门实验课 程中设立了专项基金,在20_、20_级生物科学专业实施了“热 激诱导的玉米幼苗的耐热性的现象观察及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特定产物工业生产菌种的筛选、发酵及应用性质研究”、“原 生生物与环境的组合及动态规律研究”和“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 筛选、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等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已成为生命科学学院加强实践教学, 全面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

14、特色。经过几 年的不懈努力,20_年我院的“生物科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 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然而,如何将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有效地整合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之中?如 何改革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如何拓宽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的开设范围及研究内容?亦是本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7)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野外实习、教育实习和专 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相关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发挥基 地的资源优越条件,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植实践和 创新能力;(8)强化专业建设和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经济建设之间的衔接,拓展学生知识体系,构筑良好的发展 潜力和

15、适应能力。五、预期成果(1)形成学历、学缘、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由学者型、 教育型、产业型专业人员构成的高素质教学研究型教师队伍;(2)建成云南省领先、西南地区具引领和示范效应的“生 物科学”师范专业;(3)构建更适应生物科学发展、云南基础教育和生物产业 发展需求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 教学大纲;(4)在原有课程建设基础上,建设一批具有地方和学科特 色的特色课程和省校以上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5)构建科学管理、高效运转的基础实验平台、技术实验 平台和综合实验平台;(6)建立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导的、基于生物科学 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综合应用、设计与创新互动的新型实验课程 体系;(7)建立10个以上稳定的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基地;(8)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学校-用人单位信息反 馈机制。项目建设方案篇3一、考核内容1、包保招商引资责任单位bb 经济开发区、 工业集中区和18个乡镇、街道组 成20个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其中的14个乡镇、街道与市直部门 一对一组成招商引资责任单位,每位市领导包保其中的一个责任 单位,带领和帮助责任单位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包保民营经济企业在包保招商引资责任单位的同时,包保该单位的民营经济企 业,带领和帮助责任单位完成年度发展任务。3、包保大项目建设情况由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