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三策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10290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三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三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三策略(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http:/实施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三策略作者:严成祝来源:教师上2014年第11期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智能机器人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除了要具有中学程序设计教学的程序设计语言系统和编辑系统,还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结合教学实际,我觉得教学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激发兴趣是首要策略关键是要实现学生学习机器人从“身向往之”到“神向往之”的改变,也就是,学生从一开始的兴趣点是机器人的外在性、神秘性到后来喜欢机器人的内涵特点。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

2、段,给学生看一些国际国内的比赛视频、图片等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在教具的运用上,用新颖的机器人产品来吸引学生、启发学生。如:一次我特地向某机器人公司借样新产品“机器狗”。在一节课上我给学生展示了这只狗,让它在讲台上走了一圈,并且边走边摇头摇尾巴。学生们看到很奇怪,觉得很有意思。我就说:“你们上来看,但是要告诉我它的工作原理。”啊“,原来和木偶一样啊”,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感触。最后,我告诉大家“很多简单的东西的原理或者通过几样东西的组合就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也是创新。”当然还可以利用

3、另外的方法来吸引、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景、组织讨论、巧妙设疑、运用竞赛等。二、整合课程是重要策略(1)与信息技术相整合。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现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技术内容一般是信息的来源和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而通信技术在教材中没有体现。而机器人涉及编程、传感器、机械结构、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几乎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教育机器人能够极大地丰富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状况,使学生理解智能机器人的概念和工作原理。这些都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另外,程序设计也正是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外形可爱的机器人,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丰富多彩的虚拟环境,能使以往枯燥的程序设计变得妙趣横生。(2)与传统课程相融合。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机器人,给传统课程注入新鲜血液,增加新活力,如数学、物理、音乐等。在音乐课上,我们可以通过对机器人进行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