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10263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年,我镇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认真_、省、市、县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抓科技示范带动,抓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抓产业结构优化,抓农业专业协会组建,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以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的增收。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三增收”措施农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

2、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虽然,临溪镇地处丘陵,人均耕地不足_亩,但近年来,为破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题,我镇立足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一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镇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对内抓稻、豆、林、果、牧等特色产业培育,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外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着力培育重点专业户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科技示

3、范带动,确保粮食增产。粮食生产是农业工作的中心,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工作力度,以良种、良法为突破口,扩大种植面积,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通过市场监管与两杂良种推广,层层举办水稻旱育秧、杂糯间栽、玉米地膜覆盖科技样板,狠抓大面积农业科技推广,全镇实现年均粮食播种面积达_亩,其中大春粮食播种面积_亩,小春粮食面积_亩,实现粮食总产量_吨。2、规范建设产业化基地,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人早我特”的理念,通过项目推进和示范引导,建立了冬大豆、再生稻、蔬菜、水果、经济林、优质稻、生猪等七大生产基地。全镇冬大豆常年种植面积_亩,产量_吨;再生稻蓄留面积_

4、亩,产量_吨;蔬菜种植面积_亩;水果面积_亩;经济林面积_亩;优质稻_亩;生猪全年出栏量_万头。通过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地促进了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发展特色农业。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各村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冬大豆、再生稻、食用菌、涫溪蜜袖、黄金梨、笋用竹等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应运而生,目前,全镇基本形成冬大豆、再生稻、畜牧和劳务输出等四大特色产业基地。我镇新世纪初便引进优质冬大豆“贡选一号”,常年种植面积_亩,产量_吨,实现人均增收_元;狠抓稻田深度开发,推广优质再生稻技术,再生稻从无到有,年均成功蓄留优

5、质再生稻_亩,总产_吨,人均增粮_公斤,人平增收_元;紧紧抓住国家对生猪产业的扶持机遇,加大资金、人力投入,以生猪养殖为重点,建成了以转东桥村、冯家河村、白鹤山村、红庙子村、梅花坪村为主的母猪繁育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以方田沟村、万年寨村为主的生猪贩运基地,全镇培植饲养_头以上的母猪养殖大户_户,_头以上的_户,年产仔猪_头,收入_万元,年出栏生猪_万头,收入_万元,年出售小家禽_万只,收入达_万元,巩固了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稳步推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重点抓住临溪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力资源丰富特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每年年均达_余人次,实现年劳务收入达_亿元。4、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6、不断发展合作经济。把握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和素质,我们从服务入手,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技术、供应销售和信息传递等三大服务体系,为基地农民提供大量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特别注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_的建设,发挥农民专业合作_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_农民互帮互助,相互服务,共同提高。通过组建养猪协会、植保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_,不断提高生产的_化程度,促进农产品流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止目前,全镇有农业专业合作社_个,其中,临溪镇养猪协会拥有会员_人,养殖遍及全镇,饲养规模_年创产值_万元,利润_万元;_多

7、名农村经纪人,活跃于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其中,劳务输出经纪人多达_余人,生猪贩运经纪人近_余人。农村合作_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形成和壮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农村改革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临溪镇位于县镜东南边睡,地处华蓥山向斜地带,属中丘中谷地形,幅员面积_平方公里,辖_个居委会,_个居民小组,_个村委会,_个村民小组,共_户,总人口_人(其中,农业人口_人,非农人口_人),全镇耕地面积_亩(其中,田_亩,土_亩),人均耕地_亩,自然资源贫乏,无大-_河,无矿产,经济基础较差,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按照省委、省_农村综合改革重要精神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到位,涉农收费和农民负担管理

8、规范,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村级债务得到较好的化解,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村干部工资得到按时足额发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政策下有较好的发展。(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情况政府机关定编_人(其中工勤_人),现在编_人,在岗_人,县委借调_人;事业编制_人(文化站_人、计生服务站_人),在编在岗_人(文化站_人、计生服务站_人),纳入镇政府管理的县级部门驻镇事业单位_个,在岗人员_人(农技站_人、林业站_人)。(二)涉农收费整治和公示情况_年,全镇涉农收费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对收费项目、标准、审批文件进行了公示,没有发生任何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的行为。1、农村义务教育

9、中小学一律免收各种费用,服务性收费由提供服务的有关部门收取,学校和老师不_、不参与、更不代收服务费。2、派出所涉农收费始终遵循“以规收费,按标执行,当场付票”的办法,每月报账,票款相符。3、计生办免费办理一孩准生证、二孩准生证、流动人口婚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社会抚养费严格按照县委统一下达的标准进行依法征收,无违纪违规收费,手术费在县规定免费范围内全部实行免费,无一例违规收费。4、农村建房除国土部门收取办理证件工本费外,土地部门没有其他任何收费。5、劳动保障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宣传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险费用标准,统一按照政策规定收取,无一违规收取任何服务费用。(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全镇共发放惠

10、农补贴资金“一折通”_本,全年共发放兑付支农惠农资金_万元,其中水稻、玉米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_万元,油菜良种补贴资金_万元,中央农资综合补贴资金_元;农机购置补贴_万元;农业保险理赔费用_元,其中,水稻承保面积_亩,理赔金额_元;玉米承保面积_亩,理赔金额_元;油菜承保面积_亩,理赔金额_元;马铃薯承保面积_亩,理赔金额_元。所有补贴资金均在信用社办理专用存折,由农户凭存折到信用社直接支取,资金入户率_%。全镇未发生一起抵扣、挪用惠农补贴资金现象。(四)镇村级化债情况全镇无债务增长现象,债务实现“零增长”目标。_年初全镇债务总额_万元(村级_万元),现化解债务_万元(村级_万元)。在债务管理方

11、面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债权债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化债机制,制定了化债目标责任制,健全了债务管理制度,使债务管理步入规范管理阶段。(五)村干部工资的发放情况村干部工资的发放在镇、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保障,全镇采取统一标准计算村干部工资,分村发放落实村干部工资的办法,统一打卡直发,确保了村干部工资兑现,极大地提高了村干部投身农村工作的积极性。(六)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情况(七)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农村公共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实现了以村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公_品,由原来主要依托村两委提供转变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分层供给。由村级自治_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实行

12、财政“定额补贴”。_年全镇平均每个村均获得了_万元农村公共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资金补助。通过该项工作一年开展,打破了农村取消农税、提留后村级_“无米之炊”的困境,突破了多年来财政投入项目后续管理无资金的瓶颈,解决了村干部为民办事“有心无力”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了边远村、无收入来源的空壳村,为民办事“抓手”缺乏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村干部主动作为、谋求发展的热情,出现了“干部信心超预期、干群热情超预期、工作进度超预期”的势头,为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人才保障。总之,通过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农民逐步得到较多实惠,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级基础工作有待加强,二是农村公益建设资金需求与

13、镇村财力不足矛盾突出。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三、_年工作打算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为进一步推进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_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继续推动特色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和价格因素适当调整农业结构,继续扩大冬大豆、再生稻、蔬菜、优质稻、水果、经济林、生猪等特色品牌农业发展规模,使其由特色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逐步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确保农民增收。继续加大信息引导,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生产者合理调整结构。第二、实行区域布局,建好生产基地。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

14、集中的原则,重点抓好冬大豆、再生稻、蔬菜、优质稻、水果、经济林、生猪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引导、农业综合开发、招商引资、科技进步和“订单农业”等举措,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和壮大。第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_。引导、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_,努力做到在数量上加快培育一批、在质量上迅速提高一批、在运作机制上规范一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_化程度,解决在生产服务、产品流通、储藏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问题,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第四、大力引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加工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

15、经营模式,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引进、指导、服务,全力推进冬大豆、再生稻、蔬菜、优质稻、水果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通过发展延长产业链,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第五、促进土地流转。在不违背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鼓励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坚持以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第六、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一是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加强村组公路、便民路建设。通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后劲。第七、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在注重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装备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的推广。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的示范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