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10207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一 、基础夯实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卑劣(li)诬蔑(mi)卑鄙(b) 测量(ling) B.疯狂(fng) 中庸(yng) 毁灭(hu)锤击(chu) C.鼓掌(zhng)政协(xi) 黎明(l)羁绊(j) D.蛮横(hng)赋予(y)挑拨(tio) 彷徨(fng)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偏辟 登时 燎原 人情事故 B.思慕 严峻 震憾 千呼万唤 C.欺侮 搏击 亢奋 叹为观止 D.吩咐 油馍 斡旋 兴高彩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八月秋高风怒号(ho) B.卷我屋上三重(chng)茅 C.何时眼前突兀(w)见此屋 D.手把文书口称敕(sh)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小东靠近岩石的边缘向下一看,突然感觉头晕目眩,总觉得眼前的大岩在来回晃动,自己的身体也跟着晃动起来。 B.因为疫情上了很长一段时间网课,我们应该目空一切,迎难而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C.多读一些书,加上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 D.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久久不愿起身离场。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 )。 面对西方的一些“傲慢与偏见”,他们不再卑怯、沉默,而是理直气壮地“怼”回去。 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西方的态度,更耐人寻味。 观察近年来国内舆论中的年轻人形象,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年轻人的形象越来越转向积极正面。 有的更以“自黑”的方式调侃这种“回怼”和“自黑”不仅仅出于自尊,更是发自肺腑的自信。 昔日被加诸年轻人身上的“叛逆”“自我”等标签逐渐被“自信”“担当”等正面评价取代。 A.B.C.D.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贺敬之创作的诗歌回延安),全诗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

4、时所作,“永州八记”中的一个名篇。柳宗元探访山川河流,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此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 C.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而逻辑顺序则常用于介绍事理。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5、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三、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

6、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

7、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我四岁时,父

8、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此隐遁。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人兼理。我从书堂出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西吃吃。母亲口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除下挂在椅子头顶的“饿X猫篮”,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给我几句勉励。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9、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

10、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

11、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1.第一段中母亲的照片“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中的“一向”表现了作者对

12、母亲有什么样的感情? 2.第四段开头写到“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其中“丁艰”一词是书面语,指遭到父母的丧事。我们在初中课本里学过哪一篇文章也写到作者祖母去世,父亲奔丧回家这一情节?第七段中“唯假期归省”与鲁迅的社戏中“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两句中的“归省”意思相同,写出这个词的意思。 3.第六段中两次描写了母亲,当作者临行时,先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后写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为什么当作者放假归来时,描写顺序却相反呢? 4.第九段引用的陶渊明诗句“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是说明人在年轻时容易犯什么毛病?(答案不得超过1

13、0个字)5.“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是深深印在作者脑海中的母亲的形象,这句话贯串全文,重复十次,可见其重要性。结合全文,分析p 母亲的性格特点。 6.本文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我们在初中课本中还学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写出这篇课文的作者和题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答案解析 一 、基础夯实 D C D 【解析】D.敕(ch)。故选D。 B D D 【解析】D.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用的是“兴”的手法。故选D。 二 、古诗文阅读 1.白云堆深林 2.示例一:樵夫无

14、意挑蝴蝶自随,“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人的雅趣。 示例二: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悠闲,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解析】1.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人捡柴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 2.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中,体现作者追求随心如愿的自我,表达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 三 、阅读理解 1.深深的怀念之情。 2.背影、回家看望父母或回家探亲。 3.为突出母亲对儿子的慈爱。 4.不愿听从长辈的劝告(或不全部接受长辈的训诲)。 5.严肃慈爱 6.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