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时间利用与安排调查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101730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寒假时间利用与安排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生寒假时间利用与安排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生寒假时间利用与安排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生寒假时间利用与安排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生寒假时间利用与安排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寒假时间利用与安排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寒假时间利用与安排调查报告(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大学生寒假期间时间安排与利用的调查报告基于对浙师大多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假期愈显多样化。为了客观地展现我校大学生寒假的生活风貌,我们对我校的220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并随机采访了若干名学生。就同学们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春节的时间和内容,安排寒假的能力,以及对理想的寒假的憧憬对现在的寒假的想法,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和问题,并给予了同学们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关键词:学习 工作 生活 娱乐 春节 计划目录: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1)调查研究的背景和目的(2)调查研究的方法和过

2、程(3)研究对象的样本特征二、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1)寒假时间的安排与利用1、关于学习 2、关于工作 3、关于生活 4、关于娱乐 5、关于春节(2)安排寒假时间的能力(即制定与执行计划)1、您会在寒假之前制定好计划吗?2、如果制定了计划,您能很好的执行吗?3、如果不能很好地执行计划,您觉得原因主要是:(3)对现实寒假的看法意见和对理想寒假的憧憬 1、您对于自己的寒假总体评价是:2、若不满意,你对于理想的寒假的憧憬是?(主观题)3、您还有想谈谈对于寒假的其他想法吗?(主观题)三、关于本次调查研究结果的总结四、调查研究的结论与建议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1)调查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调查研究的社会背景

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多元化的变化,其追求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有的人埋头苦读,钻研专业知识;有的人奔波于学生工作,组织与参加各种活动;有的人忙于各种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的考试准备;有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人沉浸于爱情;有的人高举“读书无用论”;有的人陷入迷惘彷徨,空虚寂寞随着整个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讨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立足何处,前往何方。大学生对于寒假的安排与利用的情况可以集中反映大学生在假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其所持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

4、观。基于这一背景,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 调查研究的目的方向:本次调查研究旨在自足于浙师大学生,这一既具有个性,同又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共性的学生群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在2011年的寒假是如何安排其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和春节的时间和内容,了解我校大学生安排自己的寒假时间的能力,既制定和执行计划的能力如何,了解我校大学生对理想的大学生的想法和憧憬,以及对现在的寒假有何意见和看法。并且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和潜在问题,给出一定的指导与意见,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2)调查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查研究采取了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调查法,观察

5、分析法、查找文献法等为辅的多样化方法对我校大学生的寒假时间安排与利用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关于问卷调查,由于处于寒假,小组成员讨论决定通过网络发布问卷。在反复讨论,请教师长,试填问卷后,我们小组确定了问卷内容和形式,并通过问卷星这一专业的发布问卷的网站发布我们的问卷,其地址为 :http:/ 然后通过QQ、MSN等网络聊天工具,人人网(校内论坛)等社交网络,向我校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收集了填写的问卷,并运用统计学的平均值,标准差的计算,绘制图表分析数据,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结果。关于访谈调查,小组成员分别在杏园主干道,图文信息中心,桂苑食堂一楼,初阳篮球场,行知大

6、道等人流集中处就若干问题随机采访了20多位同学。主要就对2011寒假的总体回顾与感受,对理想寒假的憧憬,有意义的度过寒假的事例等对同学们进行访谈。关于观察分析法,通过组员与同学们对周围人的观察和了解,以一个星期为周期,了解若干同学的寒假生活规律和状态,通过若干典例的分析以期更深入了解其中的本质。关于查找文献法,小组成员通过我校的图文信息中心和网络资源,了解前人在有关该课题内容所做的研究与成果,用于借鉴和参考,为本次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3)研究对象的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活动共发放2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8份,回收率为99%就性别来看,男生共90人,女生共128份,基本符合我校女多男少的基本

7、情况。就年级来看,大一学生共54人,大二学生共55人,大三学生共55人,大四学生共54人。就学院来看,涉及我校的初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幼师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数理信息学院,生化学院,行知学院等各大学院。就地域来看,涉及浙江,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甘肃等我国的各大省份,其中大部分来自浙江省。二、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此次调查活动主要按照寒假时间在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春节之间安排,安排寒假生活的能力即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以及对理想寒假的憧憬和对现在寒假的看法意见共三个方面展开。(1)寒假时间的安排与利用

8、我校大学生的寒假时间均在30天以上,可以说是一段较长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那么同学们会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呢?各项活动进行多少时间呢?每多少天进行这些活动呢?我们小组经观察和讨论后决定把寒假分为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春节五大项内容,并对其分别进行了调查,且用“每次进行的时间(小时)”和“平均频率(天/次)”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同学们进行的时长和次数,以更加客观地展现同学们寒假生活的原貌。1、关于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大学生的学习则呈现专业化,多样化,自由化,自主化等特点。而大学生在寒假的学习,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上都更加自由,而对于学生的自觉性要求也更高,而学习的内容则由学生自由选择。那么我校大学生在

9、寒假进行学习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学习内容每次进行时间(小时)平均频率(天/次)0-11-22-33-4411-33-55-77关于课本知识的复习预习关于专业知识的课外拓展关于课外兴趣的知识拓展关于考证考级考试的准备关于考研相关知识的准备其他( )选项一:关于课本知识的复习预习题目选项(空)0-11-22-33-44关于课本知识的复习预习每次进行时间(小时)11.4%65.7%16.2%3.3%1.4%1.9%从结果中可以看出,77.1%的人未进行或只是进行一小会的课本知识的复习复习,只有小部分的进行1个小时以上的课本知识的复习预习,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进行4小时以上的课本知识的复

10、习预习。另外,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同学的平均时间进行计算:大一学生为0.73小时,大二学生为0.87小时,大三学生为0.78小时,大四学生为1.01小时。显然数据呈现奇怪的锯齿状波动(见图一),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图一但我们对数据的标准差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可以发现,从大一到大四,标准差呈上升趋势。结合对于同学的采访和观察,我们分析认为:大一的学生由于刚刚摆脱中学繁重的学业,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前艰苦的复习中走出来,通常抱着好好休息和娱乐的打算,加之寒假繁多的同学聚会和游玩以及对未来暂未做过多的考虑,对于课本知识的复习与预习的时间在各个年级中是最少的。大二的学生显然成熟了很多,大学

11、的新鲜感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和现实渐渐清醒的认识,并且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而无论往何方向发展,专业知识都是尤为重要的,是基础,是根源。所以大二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预习和复习的时间明显上升了。大三的学生的专业知识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去什么类型公司的工作都决定了大三学生是进一步巩固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还是去相关公司的实习。这一现象在大四学生身上更加明显,有的人通过实习已经得到单位认可,有的人在为考研,考公务员等考试做最后的准备。标准差上升的趋势恰恰说明了这点。题目选项11-33-55-77关于课本知识的复习预习平均频率(天/次)68.7%18%5

12、.3%1.4%6.6%对于有进行课本知识复习或预习的同学,68.7%的人每天都进行复习或预习,18%的人每1-3天便对课本知识进行复习预习,6.7%的人每3-7天对课本知识进行复习和预习,6.6%的同学只会偶尔才会复习预习,68.7%的人寒假期间基本未对课本知识进行复习预习。选项一小结:从总体来看,我校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复习和预习还有待加强。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已有的知识能得到新的体会与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

13、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考试的动力确实能激发同学们的潜能,但是考试之后,这些知识通常便被忘记不被提起。知识只有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不断地复习中才能得到巩固,真正内化为素质。而对课本的预习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额,做到有的放矢,也能提高对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是充分掌握知识的第一步。 专业知识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据烟台大众网9月17日讯:在烟台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大型秋季招聘会上,记者注意到,不少求职者因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高而被招聘心仪企业“拒之门外”。希望各位同

14、学都能对课本知识做到复习和预习,再次和各位同学共勉。选项二:关于专业知识的课外拓展题目选项(空)0-11-22-33-44关于专业知识的课外拓展每次进行时间(小时)11.8%51.7%23.7%6.6%2.8%3.3%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只有11.8%的人没有对专业知识进行课外拓展,其余同学都或多或少对专业知识进行了课外的学习,研究和涉猎。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同学们对其专业知识有着一定的兴趣,愿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题目选项11-33-55-77关于专业知识的课外拓展平均频率(天/次)59.7%25.6%8.1%2.4%4.3%对于有进行专业知识课外拓展的同学,超过一半(59.7%)的同学每天都对专业知识进行课外拓展,可谓对于其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其余同学经常或偶尔对专业知识进行课外的学习。这些对专业领域的积极探索相信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和课堂老师的传授。选项二小结:选项一二都是关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从上述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同学们对于专业知识的课外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专业知识的课外学习能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专业知识领域的眼界,拓宽思路,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增长专业才干。这也就是常说的:“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关于专业知识的课外学习,在国外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教学,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