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09879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通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通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通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通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内容提要:当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南通大学及南通市志愿服务开展的实际情况,深入探寻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南通大学学生群体中志愿者与非志愿者志愿服务情况的抽样调查和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南通大学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及感受、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现状与困境分析等四方面调研成果。引 言志愿服务一词英文为Voluntary Service,其中voluntary的词根是volunteer,意为志愿者。根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的解释,志愿服务一词是指“不付报酬的

2、工作”;志愿者一词的解释为“完成没有报酬的工作的人或自愿进行工作的人”。中文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对志愿服务进行明确界定,但对志愿者做了详细定义:“志愿者指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归纳中英词典中与志愿服务相关的释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强调“无偿”和“公益”;第二,强调“自愿”性。综合来看,我们可以界定志愿服务的概念:是以服务为主的,具有自愿、公益和无偿等特征的活动。其特点是自愿、无偿,核心是服务。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后来逐渐在世界各国普及。在和平年代,志愿服务在帮助弱者、救援救护、消除贫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在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弥补政

3、府和市场的缺失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调节和平衡作用。在中国,志愿服务发起时间较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的新兴事物。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推动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建设,90年代开始发起“中国志愿者行动”,1994年1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志愿组织。目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呈迅猛发展态势。首先,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志愿服务层出不穷。打造了一批如海外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等精品项目,在国内外及行业里有着较高的品牌效应。其次,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为适应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已有团中央等部门或组织以及山东、黑龙江、吉林等18个省市制定了志愿服务的条例、规定和办法1。再次

4、,对志愿者组织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如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心等相继成立,而我校也成立了莫文隋志愿者组织。与此同时,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也大大提高。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服务经济建设、社会道德构建、高校职能发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志愿服务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等各种原因,志愿服务的水平仍然低于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志愿者选拔与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法律保障和有效管理、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南通市作为一个拥有大量大学生人

5、口的城市,近几年志愿服务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但就目前我们对志愿服务本身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而言,与上海、苏州、南京等发达地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前,志愿服务蓬勃发展,针对志愿服务开展的研究也日渐系统和深入。国外志愿服务起步较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逐渐步入组织化、正规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许多国家在志愿服务立法、志愿服务意识教育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欧美一些国家在志愿服务理论的研究方面已达到专业化水平。虽然国外有关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但目前专门的译注仍较为少见。我国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一定理论高度的研究成果

6、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各级共青团组织有关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调研报告、经验总结;一类是学术性专著和论文。而在这其中,有关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研究的论述则多处于理论初步研究阶段。目前国内与志愿服务密切相关的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等方面的理论成果比较丰富,也可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提供借鉴。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青年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的研究;第二,有关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等基本概念内涵的研究;第三,从伦理道德建设的角度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第四,从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的角度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第五,有关中外志愿服务比较的研究。一、调研方法与问卷发放情况本次

7、调研活动由共青团东北师范大学委员会负责实施,团委宣传部具体落实,团委大学生调研中心成立志愿服务调查专项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对比国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依托南通大学展开本次调查,并连线南通市内部分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管理机构,以期对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做出较为系统的调研,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找寻最佳解决方案。本次调研采用多种调研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研究调研组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文献、各大主要中英文数据库以及各大报刊杂志,对国内外有关志愿者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初步梳理,尤其是吉林省以及长春市相关组织完成的调查报告和新闻评论报道。上述文献材料,为本次调查研究

8、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事实依据。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本次调研活动主要方法。依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分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对我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涉及志愿者的基本情况、服务动机、感受和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相关内容。3.现场观测为收集第一手资料,调研组部分成员直接观测了部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的表现,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得到了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感受、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等相关信息。4.“面对面”访谈针对本研究内容要求,调研组成员对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组织的相关负责人、基层管理人员、普通志愿者以及受助对象进行访谈。5.电话访谈我们组成员电话访谈了南通市志愿者协会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所提

9、供的观点和看法对本次调查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次调研以问卷调研为主,其它调研方法为辅的方式进行。调研范围较为广泛,面向全校22个学院志愿者学生与非志愿者学生共计发放问卷1040份,问卷分为卷非志愿者部分(共600份)和卷志愿者部分(共440份),共回收到有效问卷821份(其中卷554份,卷267份),有效率为78.94%(具体统计结果详见表一、二、三),符合调研采样标准。在调研中我们没有发现年龄在18周岁(不包括18周岁)以下以及24周岁(不包括24周岁)以上的个体出现。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总体样本中都是共青团员或共产党员,所以将”群众”这一政治面貌省略。二、调研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对志

10、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分析1.普通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内涵认识有待加深调查结果显示:在本次调查的非志愿者大学生群体中,有70.40%的学生不了解志愿活动的内涵,56.17%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等同于“学雷锋活动”,另有17.17%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体力劳动”。除此之外,还应引起注意的是,在问及志愿者有哪些权利时,有42.17%认为志愿者可以享有“免费观看比赛或参与活动的机会”。这种认识的存在,是导致部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动机不纯的原因之一。志愿者或有过志愿服务经验的学生则呈现出较好的情况,结果显示有42.77%的志愿者表示清楚志愿服务的内涵。2.志愿服务信息传递不畅是造成其服务理念未能得到广

11、泛传播的原因之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志愿者组织内部,如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协会,有比较完善的培训机制,因而成员对志愿服务的内涵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但对于非志愿者而言,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志愿服务信息的主要了解途径依次分别是学生组织或社团宣传(33.50%)、报刊杂志海报(28.00%)、导师(教师)和同学(16.83%)。从对普通学生的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学生是乐于接受这些信息并告知他人的,但是由于学业、生活等原因,他们很少愿意主动寻求这些信息。他们经常可以接触网络,所以他们希望学校能将这些信息以一定形式呈现在网络上。这个结果说明,一方面,学生社团以及分布于学校的宣传栏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另

12、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即在进行志愿服务宣传时,没有注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工具媒体。或者说,我们已经开始利用,但宣传效果不佳。3.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必须加以引导和深化虽然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42.77%的志愿者清楚志愿服务的内涵,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人对志愿服务的内涵知晓程度的真实情况。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2.05%的学生不清晰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另有57.68%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义务,21.35%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服务可以“免费观看比赛或参与活动”。这些现象的存在有力地说明了部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不深,必须加以教育,以科学的理论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规范他们的行为,同时志愿者自身必须加强自我学习,深化对志愿服务的认识。4.大学生普遍认为志愿者组织应成为相对独立的组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将近九成的学生,即89.8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该成为独立的组织,如此“有助于开展活动,并能够发挥其灵活性特点,做更多的事情”,而“官派作风少了一些”。目前,大部分志愿者组织都是官方或半官方组织,这样就使得志愿者组织在政策支持占得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灵活性有所降低的不足。5.大学生普遍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对共青团工作意义重大调查结果显示,43.12%的大学生认为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共青团工作的启示是“强化了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39.10%的学生认

14、为“开拓了新的服务领域”,31.43%的学生持“促进了团发挥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功能”的观点。只有0.36%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创新和启示意义”。(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及感受1.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呈现多元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将“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列为原因的比例为61.63%,而紧随其后的是“积累经验,锻炼自身各方面能力”“结交朋友,扩大社交范围”两项,比例分别为59.07%和49.94%。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注重自身发展,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志愿服务中。现代社会的竞争性,既要求大学生个人能力全面而有专长,又要求他们具备成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

15、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已经深入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中。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一方面,他们既要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他们又想通过参与这种有意义的活动,满足自身社交、锻炼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6.00%的学生选择了“大家都参加,自己不好意思不参加”,4.12%的学生是因为“一时冲动”才加入志愿者的。在接下来的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这部分因为“一时冲动”成为志愿者都是因为成为志愿者“有面子”或是“有机会去看大型比赛”。这些学生的想法有相当大的代表性,这正对应了本次调查中非志愿者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涵不了解的调查结果。从而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志愿服务相关理念、活动的宣传。在对不愿意

16、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群体(共142人,占非志愿者总样本人数的25.63%)问及“您未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32.39%的学生表示是因为“对志愿活动不了解”;26.76%的学生表示是由于“缺少相关方面的信息”;24.65%的学生表示“自身素质不高”,所以不会参与;有14.79%的学生是因为“没有时间”才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而“没有兴趣”的学生为16.90%。可以看出,不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依旧是因为信息传递不畅,同时学生自身因素也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后续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没有兴趣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活动形式老旧,没有意思”“活动内容空泛,没有实质内容,得不到锻炼”“服务对象局限、僵化,没有新意”这三项,也有个别学生认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