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098573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大班科学火箭上天教案包含了,活动目标是通过活动萌发幼儿探索实验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尝试用记录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萌发幼儿探索实验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2、培养幼儿尝试用记录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发现。 3、通过实验知道气流冲击力的大小影响火箭上升的高度,发展幼儿通过多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论证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实验知道气流冲击力的大小影响火箭上升的高度,在活动中,让幼儿带着好奇

2、心去探索研究,在动手操作中去了解气流的冲击力对火箭升空的高度的影响。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发展幼儿会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的能力。在经过幼儿动手实验后,通过讲解介绍记录表的使用,帮助幼儿记录自己的预测及实验结果,使活动的重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教学准备 火箭升空的课件,人手一个小火箭(纸制圆锥体),可乐瓶、瓶盖、笔、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1、观看图像,感知火箭的的形状 小朋友,我们国家最近成功发射了什么卫星啊?(嫦娥一号)你们真棒,那让我们再看看火箭升空的景象吧!(播放火箭升空的视频课件)我们身为中国人是多么骄傲啊! 小朋友,我们看到火箭发射前

3、出现什么了啊?(火)火箭正是靠燃烧时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飞上天空的。那火箭什么形状的?(长长的、圆圆的、一节一节的,头是尖尖的),这个形状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从而使火箭升得更高。2、了解火箭的用途那你们知道火箭上天是干什么的么?其实他们跟飞机一样都是一种航天工具,在里面装载着卫星或者是乘坐者宇航员叔叔的载人飞船,到太空中去探索宇宙的秘密,你们说棒不棒啊?希望我们小朋友也从小学习本领长大了当一名宇航员或者研究火箭的科学家,好么? 3、实验:火箭如何升空(1)火箭非常神奇,那今天就请小朋友来当小小火箭发射手,让我们自己的小火箭升上天好不好?(2)教师出示用纸做的圆锥形小火箭小朋友这就是我们的小火箭了

4、,你们看它是什么做的?(彩纸) 那我们怎么让它升上天空呢?老师想了个好方法,来利用饮料瓶来帮助他升天, 你们看好么?(出示饮料瓶)我们的小筐子就是发射场,现在请小朋友每人从发射场拿一个小火箭,玩玩这个小火箭看看能不能升上天好么?(幼儿自由玩,教师随即观察引导) (3)提问?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过程中你的火箭怎么了?(有的火箭能升空,有的不能,因为瓶盖给拧紧了) 小朋友刚才说了,有的没成功有的成功?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因为没盖瓶盖的饮料瓶在挤压时空气形成冲击力,才使小火箭升上天) 、实验:怎么样让火箭升得更高? ()我们知道了火箭是有了气流的冲击力才能升得高,那谁能想想方法到底怎么样就升高了呢

5、? 幼儿自由玩,教师观察指导,提问:你们都是怎么玩得? (2)老师这里有一张实验记录,上面选取了小朋友的两种玩法:用单手捏和双手拍着让火箭升天,你们说那种方法会让小火箭飞得更高呢?(猜想回答)(预测记录)我们来进行三次实验,每次都尝试两种不同的方法看看到底那种方法更高一些,然后我们在高的那个方法栏上打上 对勾每实验一次就记录一次,现在请把小火箭从发射场里请出来进行实验吧!(幼儿边实验边记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交流实验记录,你们说说自己进行了几次实验?每次结果都是一样的么?最终你得出了什么结果? (你们试验的结果和你们预测的结果一样吗?哪种方法火箭升得高?) 、小结:我们知道了火箭是靠着

6、气流的冲击力升上天空的,冲击力越大火箭升得越高, 老师这里有一个可乐瓶套着一个气球)假如这个气球就是火箭,我们来看看单手和双手拍时气球的变化 所以我们说火箭是靠着气流的冲击力升天的,冲击力大火箭升得高,冲击力小火箭升得低,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到室外,看看还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的小火箭到底能升多高,好么? 教学反思 1、选材: 前段时间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孩子们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嫦娥1号的关心,选择火箭升空的内容,符合了纲要中: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的要求。而活动中我充分给与幼儿探索实验的机会,通过引导幼儿预测、探索、记录、验证等方式,培养了幼儿

7、探索纪录的能力。所以选材上是比较合适的,在活动中幼儿兴趣始终都很高昂,充分投入到活动当中进行实验,到底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火箭升空上天,还升的比别人更高呢? 2、 主要成功点: )在活动开始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火箭上天的好奇心,在通过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的问题及适当的小实验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体现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教师充分尊重了幼儿学科学的特点,重视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以幼儿主动探索为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幼儿三次具有递进性的探索活动:小火箭上天的原因;-;;小火箭如何上天;-;那种方

8、法让小火箭升得更高,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体相互统一,有机结合,这一点恰恰符合了纲要中科学教育的要求: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幼儿产生兴趣的原因及新收获: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做小小火箭发射手来动手操作引起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教师的启发性提问:如何让小火箭升得更高为幼儿的操作活动增加了挑战性,点燃了幼儿进一步探索欲望,一步步引导幼儿通过探索、交流的过程了解了冲击力的大小影响了火箭上天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动手及与同伴交流表达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4、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在幼教

9、战线工作了一年半的新兵,我在教育活动中也存在了不少的问题 (1)教师提问的技巧性还须提高 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暗示性提问、选择性提问过多,没有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多一些开放性提问、启发性提问,如果把 在幼儿填实验记录表时,我发现有的幼儿的预测和最后实验结果是不同的,可并没有具体提问到她的实验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现的,致使幼儿丧失了一个学习的机会,知道在科学实验中预测和事实不一定就是一致的,有相悖的情况出现,出现了我们就要通过反复实验来得到认证,从而获得真正的结论。(2)教师有效的观察、指导幼儿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在幼儿探索的环节中,教师的观察及有效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应根据目标指导幼儿探索的过程,避免远离目标无意义的探索。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