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09743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课文中波及到第四纪冰川活动的许多地质学知识,为了便于学生领会和理解,如果有条件,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冰川活动资料,也可以根据有关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搜集有关李四光的材料。、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个,读音难点主要有“震翘舌音、“坑、秦、震“坑属后鼻音、“秦、震属前界音。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或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姓氏识记“秦。可以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察看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考、秦为“上大下小的高低结构,“着、藏、究、震为“上小下大的高低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此外,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旅要

2、和“旋易混,“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辨别,不要写错。、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表达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教学中可参照下列步骤进行。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想,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比拟,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同时引导学生领会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帮忙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根底之上,引导学生

3、细读课文:为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联系高低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表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搭档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表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表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

4、分明,表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分明,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表明了此石“真怪。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首先是因为石头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讲到了石头的几百年的历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于是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要是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对此,老师和父亲都说不分明,这又进一步说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

5、光的思考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明确,李四光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可提醒学生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学生在结合高低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理解、探讨、交流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通过课文所描写的事件,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着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

6、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着求索写具体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高低文或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词语:如,对于“突兀的了解,通过高低文,可以知道“突兀在这里指的是巨石,巨石能够把人的身影挡住,表明它又大又高,可见“突兀是指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个地方。再如对“严严实实的理解,通过高低文,可以知道这个词语既形容李四光藏得好,不易被人发现,同时也表明这块石头的巨大。、朗读,重点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特别是问话和答话。本文的问话和答话较多,譬如,“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是谁和“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问话和答话的焦点,在朗读时应该加重语气。此外,还应注意关键词语的朗读。如,

7、“他终于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边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带点的词句说明了李四光最终揭开巨石的由来之谜,也应该加重语气来读。、课后的第二、三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解决。对于学生要交流的感想,主要侧重在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着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两个方面。学生如能感悟到有关其他方面内容,也要给予肯定。第三题,学生填空后,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的。李四光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追本穷源,具有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除此之外,课后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积累。课后安顿的“资料袋,它展示了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在以课文为根底拓展什么知识与如何拓展两个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和方式,为学生深入理解本课内容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教师可以此为根底,继续激励、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为本组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