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大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094754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大纲(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大纲(试行)二0一九年十一月考核说明、考核目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我 国核与辐射安全发展和监管需要,提高电离辐射专业人员素 质,客观评价电离辐射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考核性质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为全国统一性考核,以检验电 离辐射专业人员的辐射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为目的,统一大 纲、统一命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部门及其 委托机构自主组织实施。考核合格者可取得电离辐射安全与 防护考核成绩报告单。成绩全国有效,有效期5年。三、考核方式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方式为闭卷,在电子考核系统 上作答。四、考核科目及分类建议电离辐射安全与防

2、护考核科目共三科,设公共科目和专 业科目,实行合卷考核。公共科目为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 法律法规(以下简称法律)、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以 下简称基础)2个科目,主要内容为电离辐射专业人员在实 际工作中需要掌握的通用知识。专业科目为电离辐射安全 与防护专业实务(以下简称专业实务),为电离辐射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实务分为医学类和非医学类,其中医学类包括医用X射 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并设医学其他, 非医学类包括核子仪、放射性测井、X射线探伤、伽马射线 探伤、电子加速器辐照、伽马射线辐照,并设非医学其他, 合计11个专业类别。考生应根据工作

3、需要选择一个专业类别进行报名和考 核。从事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环保监管、科研、开放性实 验室、同位素生产、同位素销售、射线装置的生产与销售、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检仪和其他的考生可根据行业相关性选 择医学其他或非医学其他。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分类的 考核内容与分值比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不同考核分类的考核内容与分值比例的关系考核分类考核内容及分值比例法律基础专业实务医用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30%30%医用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40%)放射治疗30%30%放射治疗(40%)核医学30%30%核医学(40%)医学其他40%40%医学其他(20%)核子仪30%30%核子仪(40%)放射性测井30

4、%30%放射性测井(40%)X射线探伤30%30%X射线探伤(40%)伽马射线探伤30%30%伽马射线探伤(40%)电子加速器辐照30%30%电子加速器辐照(40%)伽马辐照30%30%伽马射线辐照(40%)非医学其他40%40%非医学其他(20%)五、试卷结构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型为客观题,分为单项选择 和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 题意的选项。多项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 上符合题意的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则所选的每个选项 得1分。试卷总分120分,含4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和10道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考核时长为一小时,72分 及格。核技

5、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一、 考核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考核内容及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一、 考核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考核内容及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原子与辐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辐射剂量与生物效应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电离辐射来源及其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辐射防护错误!未定义书签。(五)辐射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六)辐射事故应急错误!未定义书签。辐射安全与防护专业实务一、 考核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考核内容及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一)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错误!未定义书签。放射治疗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核医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6、(四)医学其他(五)核子仪(六)放射性测井(七)X射线探伤.(八)伽马射线探伤.(九)电子加速器辐照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非医学其他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伽马射线辐照20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法律监管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核技术利用监管国家体系、 适用于核技术利用监管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适用 于核技术利用管理的相关文件的内容。、考核目的本考核旨在使辐射专业人员了解我国关于核技术利用 监管的国家体系,使核技术利用工作单位了解行政事项办理 指向;了解我国关于核技术利用监管的基本法律框架,知

7、晓 核技术利用项目监管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核技术利用相关 监督管理规范性文件,知晓核技术利用项目各项行政审批事 项办理程序及相关事项的管理要求,要求核技术利用单位按 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事核技术利用工作,提升核技术利用单位 的核安全文化,促进核技术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二、考核内容及要求(一)考核内容核技术利用监管的国家体系。核技术利用监管的基本法律框架,法律、条例和部门规 章层级及逐级细化的内容。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关于核技术利用的放射性污染防 治的基本原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关于放射 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监督管理的基本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关于核 技术

8、利用单位许可证申请条件和程序,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 转让、异地使用、返回或送贮等的管理要求和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关于 核技术利用项目场所、人员安全和防护的管理要求,人员培 训级别对应的辐射工作活动,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处 理规定,辐射应急及豁免管理等的相关要求。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适用的部门规章及监督管理 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放射源编码 规则、放射源分类、射线装置分类、放射性废物的分类、辐 射事故分级、放射性药品管理、核技术利用领域注册核安全 工程师等的相关管理规定。(二)考核要求了解我国核技术利用监管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及层级, 熟悉各项行

9、政事项的办理部门。了解我国核技术利用监管的基本法律框架,熟悉各项行 政事项所适用的法律、条例或部门规章。熟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销售的许可 条件和许可申请程序;熟悉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转让、异 地使用、返回或送贮的管理要求和程序。熟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销售单位所 承担的安全和防护责任及管理要求;掌握辐射事故应急分类 及辐射事故应急要求。熟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豁免备案程序及豁免管 理规定。熟悉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环境影响 评价审批或备案程序。熟悉放射源编码规则、放射源分类、射线装置分类、放 射性废物的分类。了解核技术利用领域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岗位配

10、置及注 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等的相关管理规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考核目的本考核旨在检验辐射专业人员对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 中涉及的核物理基础和辐射防护体系的掌握程度,提高辐射 专业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与能力,促进核技术利用行业的健 康发展。二、考核内容及要求(一)原子与辐射了解电离辐射发现;辐射、非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原 子基本结构、大小、质量、电性;电离辐射的产生;中子与 物质的相互作用。熟悉电离辐射概念;直接电离和间接电离;结合能;核 素;同位素;放射性核素;带电粒子和伽马(X)射线与物 质的相互作用。掌握核素符号;放射性及其衰变规律、半衰期、放射性 活度;电离辐射类型及其特点;辐射能量;

11、屏蔽材料的选择。(二)辐射剂量与生物效应了解辐射的应用;群体剂量;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类型; 慢性放射病诊断。熟悉辐射的危害;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的概 念;生物效应的分类;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的概念及影响; 急性照射的危害;慢性照射的危害;辐射权重因子、组织权 重因子的概念及作用;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物理因素及生 物因素。掌握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的概念、 单位及相互关系;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的概念及区别。(三)电离辐射来源及其影响了解电离辐射源的种类;天然辐射源的来源;人工辐射 源的来源;人为的工业活动和生活活动能够影响天然辐射照 射。了解人们关心的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

12、射性的三个衰 变系列。熟悉电离辐射的各类工业应用;熟悉电离辐射的医学应 用。掌握我国居民所受天然辐射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各种实 践活动中产生的放射线和各种可能的放射性污染物质。(四)辐射防护了解与辐射防护相关的国际组织;选择屏蔽材料的原则; 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控制水平;辐射剂量参考水平;熟悉外照射危害的主要来源;半值层概念;非密封放射 性工作场所防护措施;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的分级;放射性 核素的毒性分组;掌握辐射防护的目的;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外照射防 护的三要素;常见的X射线、y射线屏蔽材料;0射线防护原 则;常见的中子屏蔽材料;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个人防护措

13、施;放射性工作场所分 区原则与方法;职业人员与公众剂量限值;电离辐射标志和 警告标志。(五)辐射监测了解各类辐射探测器工作原理、物理特性及适用范围; 了解环境监测目的、实验室监测方法;了解工作场所监测目 的和工作场所空气污染监测方法;了解流出物监测目的和方 法;了解个人剂量监测目的和内照射监测方法;熟悉辐射监测仪器选择一般要求;熟悉辐射监测分类; 熟悉环境监测类别、监测对象、就地测量方法;熟悉工作场 所监测分类;熟悉流出物监测布点、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掌握辐射防护仪器使用和维护;掌握工作场所外照射和 表面污染监测方法;掌握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类型、监测周 期、个人剂量计的选择、佩戴和个人剂量监测

14、管理要求。(六)辐射事故应急了解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分级组织实施、政府部门的应急 响应。熟悉辐射事故及其类型;放射源分类、射线装置分类; 应急预案的内容、职责分工与应急响应。掌握辐射事故及其分级;事故应急报告;现场警戒与防 护;辐射应急监测;放射源丢失和放射源失去屏蔽应急响应 行动。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专业实务、考核目的本考核旨在检验辐射专业人员对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的 专业知识和辐射防护应知应会内容,提高辐射专业人员的辐 射防护意识与能力,促进核技术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二、考核内容及要求(一)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 医用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用电离辐射源了解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设备原理及各类设备

15、的 专用防护要求;工作场所布局、使用面积与屏蔽要求。熟悉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辐射源项。掌握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辐射危害因素及所用射 线装置的分类;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设备通用防护要求; 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场所防护措施要求、机房外周围剂 量当量率水平要求。2. 施行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了解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位置、频度及测量的量;放射 学单位法人对公众照射防护的主要责任;候诊人员的防护; 医疗照射诊断参考水平(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熟悉工作人员义务和职责、职业照射记录、职业健康监 护与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掌握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工作场所分区;医疗照射 实践正当性的判断、防护的最优化措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 照射剂量限值与公众剂量限值。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了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作用。熟悉稳定性检测的周期与要求。掌握质量保证及质量保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