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文学作品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094571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文学作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班文学作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班文学作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班文学作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班文学作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文学作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文学作品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文学作品教案【篇一:小绿狼(大班情景阅读教案)】 大班文学活动小绿狼 一活动意图: 孩子们在结识自我这方面看上去都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是有一些困难的,比如他们在碰到挫折或者面对一些质疑、嘲笑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一些悲观的情绪,经常对自己产生否认。小绿狼是一篇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旨在引导孩子结识自我,相信自我,肯定自我。孩子们可以借助想象,联想等方式,把小绿狼当成自己,在体验小绿狼情感变化的过程中,和小绿狼产生更多的思想共鸣。 二、教学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可以大胆进行猜想,并用较为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见解。 2、结识自我,发现自己的特性,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3、体验故事中小绿狼

2、的情感变化,懂得自信地面对问题,敢于肯定自己。 三、活动准备: 教学p p t 四、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学习爱好 提问:1、来了个朋友,他是谁呢? 2、他与你见过的狼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发生在小绿狼身上的故事吧! (2)理解故事情节: 1、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灰色的狼,他们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小绿狼非常爱慕踢球,所以他兴奋地跑了过去。 提问:灰狼们看见小绿狼会说什么呢?你觉得他们会带小绿狼参与足球比赛吗? 2、继续讲述故事,提问:小绿狼想了哪些办法呢,这些办法有用吗? 3、故事继续:瞧,小绿狼忙了好一阵子。 第二天,灰狼们聚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绿狼

3、正好路过,这场比赛谁会赢? 小结:独一无二的绿色皮毛给小绿狼带来了胜利和快乐。从此,他骄傲的生活在这群灰狼之中。 五、游戏环节: 用我们的与众不同大眼睛,白皮肤,小嘴巴等特性)来玩个“迷迷转”的游戏,猜猜我说的是谁? 小结:就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组合在一起,才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 六、活动延伸: 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画出自己的特点就行,画完后再讲给同伴听听,你的自画像为什么要这样画。 七、活动评价:“小绿狼”是一个有趣的故事,阅读这样的作品时幼儿会把自己当成小绿狼,展开回忆、联想,这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的,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可认为幼儿的口头语言向书面

4、语言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与指南中“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的相一致。 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述、提问、游戏、绘画等多种方式,时刻注意调动幼儿的注意力,符合幼儿“兴奋过程强于克制过程,兴奋占优势,且易扩散”的生理特点,可以使得幼儿积极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对故事主题的理解,知道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进而肯定自己。最后当小绿狼以自己的绿色皮毛赢得了捉迷藏游戏时,孩子们都感同身受地,本来绿色的皮毛,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篇二:大班语言教案 新15篇】 一条藤挂铜铃(大班) 一、活动内容:一条藤挂铜铃 二、活动目的: 1、学习发准“藤”、“停”、“铜”、“铃”

5、等音,学习快速、准确地念绕口令。 2、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三、活动重点:学习快速、准确地念绕口令。活动难点:发准“藤”、“停”、“铜”、“铃”等音。 四、活动准备:平时让幼儿练习一些简短的绕口令,培养学习绕口令的爱好以及发音的敏感性。 五、活动过程: 、把绕口令编成一个简朴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中的内容。、教师放慢速度念一遍绕口令。 、让幼儿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由慢到快地练习绕口令,重点练习发好后鼻音:eng、 ing、ong。 、创设游戏情景。 游戏由24人进行,幼儿以轮流方式一人念一句绕口令,一边念,一边将右手伸出去,用拇指和食指往前一小朋友的手背,依次爬上去,若右手不够,可用左手接

6、上去。 轮流念绕口令做动作,注意倾听同伴的语言,自己也要快速接念,不使游戏中断。 由教师扮风爷爷,发出风吹了和风停了的指令,让幼儿做铜铃摇摆等动作,并念该句的绕口令,反复练习几次,让幼儿感到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延伸:请幼儿的家长组织家庭绕口令晚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培养语音的敏感性。运用晨间或午间活动时间做绕口令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对仗式的文学作品,理解重要情节和寓意,发现和感受诗歌的风趣有趣。 2、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文学作品。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图示、字卡、纸偶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欣赏感受儿歌,激发幼儿学习爱好 1、出示纸偶,引导幼儿带着问

7、题听录音。 2、说说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解释“吹牛皮”-吹牛皮就是说大话。 二、阅读图示,理解儿歌内容,发现儿歌的趣味性 1、教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读图。 2、理解对仗句式。 3、说说蝈蝈怎么吹牛的。 三、学习用夸张的语言朗诵儿歌,表现儿歌的趣味性 1、学习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梳理朗诵要领。 注意重读音节(方位词、动物名称)南山北山东山西山 关外东海 声音、语速 2、运用角色对话的方式话朗诵儿歌。 教师说旁白,幼儿分两大组当大蝈蝈和二蝈蝈 教师说旁白,请两位小朋友当大蝈蝈和二蝈蝈 3、集体运用角色对话的方式朗诵儿歌 四、延伸活动 制作纸偶或头饰给爸爸妈妈表演儿歌 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的: 1、

8、知道故事的重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 二、活动准备: 1、挂图。 2、实物小图: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小兔(小兔的尾巴能伸缩)。 3.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划小船 。 做着划小船的动作进活动室。 2、倾听故事。 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碰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 3、说一说,演一演。 教师演示教具讲述第一段故事。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她睁开眼看到了什么? 讨论: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如何劝说蒲公英的? 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

9、是如何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如何对她说的? 教师继续演示教具讲述第二段故事。 听完后请幼儿抢答: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 (太平洋) 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山? (喜马拉雅山) 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 (天安门广场)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 (万里长城大墙下的一棵小草旁) 4、学习讲述故事。 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故事。 蒲公英的家在中国,你们的家在哪儿呢?你们喜欢她吗? 四、活动建议: 1、在故事情节的牵引下描绘祖国河山的若干亮点,是将知识传授变为艺术感受的尝试。 2、当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家园时,教师可引导幼儿不仅可以从名胜古迹来说,还可以从其发展变化来谈。

10、附:月亮船故事 有一次,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风停了,蒲公英睁开眼一看,啊!这是什么地方?陌生的树,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迷路的蒲公英急得哭了。 好心的蟋蟀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蒲公英说:“不,我不听,我要回家。” 善良的螳螂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蒲公英说:“不,我不听,我要回家。” 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像只弯弯的小船。船上有个仙女和小白兔。 仙女看见蒲公英在伤心地哭,便问:“可怜的孩子,你怎么了?”蒲公英说:“我迷了路,我要回家。”仙女和气地问:“你的家在哪儿?”蒲公英说:“妈妈告诉我,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那

11、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仙女微笑着说:“我明白了,坐上我的船,我送你回家。”小白兔把短尾巴伸到船外,尾巴越变越长,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沿着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呀,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诉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诉他,那是喜马拉雅山。忽然,地面上出现了一片光芒。月亮船来到了万里长城上空, 蒲公英激动地喊了起来:“停一停,停一停,这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长城下的一棵小草旁。”蒲公英下了船说:“再见,仙女。”“再见,孩子,记住你的家叫中国?”仙女说着,驾着月亮船走了。 教学反思: 有趣的汉字(大班)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

12、了解文字的起源,知道现代文字是由古代的文字发展而来的。 2、初步感知古代文字到现代文字的演变过程,产生对文字的爱好。 3、激发幼儿幼儿的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为此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4、与“日”“月“”山”“水”等相匹配的图片、象形字、及汉字。 5、 “有趣的汉字”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找汉字 1、什么是汉字? 2、幼儿在许多包装纸上找汉字。你在哪里找到了汉字? 3、汉字有什么用?师小结:汉字是中国人用的字,中国的汉字又叫方块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有了汉字,就可以让我们很方便的交流,知道更多的东西。 二、 感知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 1、看信 博物馆的叔叔给我们草莓班寄来年了一封信,

13、说是要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把信打开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好吗? 出示“山”字的象形字,你结识它吗?李老师来告诉你们这个呀是古代人用的字,你看了这个字想到了什么?感觉它象什么?你们想的真好,这个是古代的山字,(出示图画水)你们看象不象啊? 哦,真的很象,本来古代的人把山的样子画了下来,用这个符号表达山字,人们一看就看懂了,由于它很象一幅图画。 2、 幼儿感知象形字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很多古代字宝宝,具体说说“日月”“山水”“牛羊”“人口”。 小朋友们都说了很多,到底会是什么呢?这里着几幅图画,请你们把图画拿出来看一看,比一比,看看这些字象图画里的哪一张,给他找到朋友。 3、游戏:

14、“我是谁?” 将四个现代的字贴在活动室不同的角落里,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一个古代汉字,然后孩子们去找相应的现代汉字。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字,说出自己的理由。公布对的答案。 古代字和现代的字有什么很像的地方?教师出示示意图,感知从图画到字的演变过程。师小结:这个是门,现在我们怎么一下子就认出来了?由于古代的人把它记录下来的每一个字就象一幅图画,使人们一看就知道。很数年以后,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就把古代的字慢慢改的简朴了,变成了现在的字,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三游戏找朋友 幼儿提成四组,合作完毕古代字宝宝与现代字宝宝的配对。(用连线的方法) 教学反思:【篇三:大班绘本活动我爸爸】 大班绘本我爸爸 设计思

15、绪: 爸爸是孩子身边最熟悉、最爱慕、最有的可说的人。关于爸爸的文学作品有很多,而我觉得我爸爸这个绘本有着它独特的价值,由于在这个绘本中始终洋溢着满满的对爸爸的爱,但是却没有一点说教,绝不空洞,而是那么朴实的从孩子的视角去观测爸爸的方方面面,用孩子的思维、孩子的理解方式表达着对爸爸的爱,而这个视角又是那么有趣、那么真实。学前教育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绘本故事应当会被孩子所喜欢,并且能激起孩子的一种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重要有四个环节。活动一开始,我通过出示小朋友爸爸的照片引入,让幼儿在仔细观测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爸爸职业、爱好,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爸爸和增强父子母子之情,。第二个环节通过谈话导入课程,让小朋友猜猜主人公皮特的爸爸是一个如何子的爸爸?他的爸爸喜欢干什么?爱好等等。 第三个环节是边放课件,分段欣赏故事,问题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和故事内容,感受爸爸的棒。 第四个环节是让幼儿欣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