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何岳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09393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何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何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何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何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何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答题技巧1.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 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 一词多义、通假、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 必须理解掌握 篇目点击 中收入的 150 个实词和 6 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2. 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 “特殊句式” 意识。 如省略句, 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 ; 如判断句、倒装句 (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被动句、反问句等。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3. 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

2、章 ) 的情节,理解(猜) 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4. 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 ; 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 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 然后 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5. 文意理解题型( 1 )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 )分

3、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 )一一对应,仔细分辨。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 )抓住重点,准确翻译。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 )表述正确,文字简练。在做答时要注意语言文字的总结概括,结合主要词句,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文章题

4、干所问问题。3 人物分析题型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 正面描写 ( 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等表现其性格 ) 、侧面描写 ( 通过描写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 ) 、正面描 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二是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4 文言文翻译题答题技巧: 粗知全文大意, 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5、。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 留、 删、 补、 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 要与上下文对应, 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 “信”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 “达”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

6、,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何岳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日:拾金而人不知, 皆我物也, 何利此数金乎? 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 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封识(zh i )封存的标记。利:贪图。俟工 (s 1):等待。暂犹可勉; 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1、用 | 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敢与家人言之()遂以还之()又尝教书于宦官家()闻其侄有他事南来()3、翻译下面的句子。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4、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 , 5、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参考答案】1471、问 | 其银数与封识标记| 皆合2、这件事于是(就)曾经听说3、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4、拾金不昧,寄金不昧5、穷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 穷 ,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