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镇四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调研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092823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蔺镇四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蔺镇四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蔺镇四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蔺镇四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蔺镇四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蔺镇四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蔺镇四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调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蔺镇四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调研我校地处古蔺镇与城郊接合部,下辖马颈、石羊坪、太平街和轿顶四个校点。在校生750余人,有教职工50余人。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其办学条件、人事管理、营养午餐管理、教育装备及教育均衡等问题在古蔺县农村学校中具有其特殊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人事工作未纳入正常计划轨道,诸多不确定因数使我校教学秩序严重受扰。其二,营养午餐工作受环境条件和硬件设施等的制约,无法达到相关规定的共餐要求。其三,教育装备与全县同类学校相比,配置严重滞后。其四,教育均衡问题是全县偏远农村学校的典型缩影。一、人事管理工作1、缺乏相对长效的人事制度和岗位晋级方案。因我校每学年教师变动频率较高

2、,如果没有相对长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岗位晋级方案,往往因人而异,势必给此项工作的管理造成混乱。2、人员流动与岗位设置严重失调。无论是组织调动还是申请调动,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就应该匹配相应的职称岗位,否则将不能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3、对本校人员编制无法掌控。我校是一种农村的城里学校,又是一所城里的农村学校,当一些教师进城的第“一”、第“二”、第“三”志愿落榜时,便把目标指向第“四”。使得我校每学年开学第一学月教育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教育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李卫红指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在已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还存在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按国家编制标准测算总体超编,结构性矛

3、盾还比较突出; 二是“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未完全落实,尤其是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中小学教师的职能仍需进一步理顺; 三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考核制度尚不完善,用人机制不活,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 四是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机会少,其知识更新与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等。 建议有关部门结合我县情况,对李卫红司长提出的这几点问题从我县宏观角度做一些思考。原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部主任、编审符德新同志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做好人的工作、解决好人的问题是第一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农村教育工作的关键。我们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人事

4、制度改革,扎扎实实地做好核定编制、合理设岗、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和校长聘任制、严格管理科学考核、促进教师队伍合理流动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的竞争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让人民群众满意和信赖的教师队伍,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营养午餐工作1、我校所辖四个校点均无厨房、食堂,实行非食堂供餐模式,且无专职管理人员,故学校对供餐业主无条件实施无缝监管。由于我片区校点分散,覆盖范围达数十平方公里。各校点兼职管理人员在保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无条件对供餐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就餐等营养午餐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

5、效地全程兼职管理。2、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下,供餐质量得不到保证。就现行的营养午餐资金分配模式,生均1元的配套经费除去燃料支出后,按本地消费标准,根本不能聘用有相应资质的厨师及从业人员。3、受供餐环境和就餐条件的制约,学生自用餐盒的保管和消毒问题尚未解决。目前,我片区750余名学生中,除马颈小学有约40名学生借住(非校方约定)外,其余学生都是走读。多数孩子因家庭条件和卫生习惯影响,每天随身通行的餐盒,其卫生状况令人堪忧。4、政出多门,基层兼职管人员无所适从。5、商贩的“三无”食品充斥校园,零食卫生成了影响学生健康而无法制约的天敌,给学校营养午餐安全管理埋下严重隐患。三、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小学教

6、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指示,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就成了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要求子女机会均等地接受优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择校现象屡禁不止。这样就造成了城中学校班额较大,农村学生生源不足。因此,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小学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大学乃至整个国民的教育。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没有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学生管

7、理、家长重视等方面仍然还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1、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发展需要。(我片区四个校点校舍、功能室、场地场所、相关附属设施等硬件实施状况)2、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我片区师资现状: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全片区编制及各校点人员结构状况、教学能力、思想状况、岗位设置情况及其有效性等等)3、教育教学装备缺乏、落后。 (1)我片区四个校点中,石羊坪小学、太平街小学、轿顶小学三间小学无一台电脑,马颈小学教师办公室有一台电脑,已瘫痪一年多。(2)全片区各校点仅有一套模式一设备,现已不能使用。(3)仅有的不足千册图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时值当今新课程改革的热

8、潮,教师在没有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下,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也无也致用。这严重地制约了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我校属于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从总体上看,我校教育教学资源非常缺乏,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科学课上的实验根本没有一件实验器材,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

9、。由于教育技术装备的缺乏,四所小学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几间小学的学生数较少、学校规模小,年级基本上以单班为主,其中石羊坪小学隔年招生几乎不能开班,年级备课组几乎就只有一个老师,许多老师都要身兼数班、多科,教师工作量大,分身无术,想参加教研活动也没时间。教学研究经常是一种奢侈的想法,有心无力。学校教研管理只处于一种低层次的听课、评课上,难以做到集体备课、集体评课,难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教研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教师手里的本来是用作教研活动的记录泰然而然的成了闲时练笔的图画本。 4、家庭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成长与发

10、展。如今农村的独生子女较多,而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视子女如宝贝,纵容子女犯错,而“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偏远山区农村的家长思想认识滞后现象严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对女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并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如家长因法律知识的缺乏为一点小事而到学校大吵大闹或者越级上访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而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使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增添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以上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现在的教师出现了“不家访”和“怕家访”情况,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同时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学生安全管理学校是“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致使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注:以上内容仅供朱校长参考。引用内容是否妥帖,观点、提法是否合理、现状、问题是否有据,宏昆并没有经过更深层次的调研与考证。 2012年11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