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4)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092736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XX县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XX县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XX县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XX县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XX县区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08-07-1 4青海的藏毯产业是依托本地特色优势资源和区域文化发展起来的产业,做大做强藏毯产业,对于发展畜牧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为推动藏毯产业的快速发展,XX省委、省政府近几年采取了诸多有利措施。2003年把藏毯业列被列入全省主要产业之一,确定了藏毯业今后7年的发展的目标,并成立了藏毯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2004年,XX省政

2、府批准下发执行促进XX省藏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2005年2月省政府召开省藏毯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专题会议,确定了“十一五”时期藏毯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工作任务,连续2年举办的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为扩大开放、创建特色经济、宣传地毯名优产品、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地毯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展现藏毯风采的平台。 一、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现状 XX省目前藏毯产销规模位居全国首位,藏毯年总产量已达到15万平方米。国际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竞争优势明显。虽然与尼泊尔相比青海藏毯产销总量有一定差距,但在生产方式、生产工艺、产品研发、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全球

3、手工地毯出口总额为32亿美元,需求量以每年12.5%的速度增长。中国地毯出口额约6.6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20.6%;2004年青海地毯出口量仅为2500万美元,分别仅占全球和全国出口量的0.78%和3.78%。按照XX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青海藏毯出口达到亿美元时,也只占到全球手工地毯2004年出口总值的1/32。近年来,以省属重点龙头企业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青海藏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 一、为解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据有关资料,藏毯每增

4、加出口创汇100万美元,需要从业人员1600人。2004年省内藏毯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34万人,比2003年增长10.74%,其中:农民工1.2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91%,比2003年增长10.91%。随着青海藏羊地毯(集团)公司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大,使得从业人员大幅增加。2002年该公司拥有织毯加工车间58个,从业人员0.3万人,到2005年底,加工车间将达到220个(含手纺车间),从业人员将增加到2.2万人。仅3年时间,加工车间增加了172个,从业人员增加了1.9万人。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带动了产品的区域专业分工,从省内地域看,生产车间已覆盖到全省的15个县,从事藏毯编织和捻线的农牧

5、户达到1.7万户,其中以XX市的湟中、湟源两县发展势头较好,群众要求上岗的积极性很高。目前,青海藏羊地毯公司已经建成和在建的藏毯半成品加工车间增加的就业人员绝大多数是从贫困地区农村和牧区就近转移出来的妇女劳动力。今年在地处三江源区的玉树、果洛两州的XX县区、XX县区和XX县区生态移民村建设了三个车间,预计年底就能投产,计划安排农牧民650人上岗。 第二、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牧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路。从全省看,2004年,省内藏毯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51亿元,比2003年增长32.6%,产销率高达124.5%;实现销售收 入1.46亿元,比2003年增长40.9%;实现盈亏相抵后的利税总额906

6、.7万元,比2003年增长33.5%;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3年的7365元/人提高到9047元/人;从业人员的年总收入约5800万元。按出口创汇算,藏毯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需消化西宁大白毛2250吨。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可为牧民增收2362.5万元。这不仅为当地藏羊毛资源开辟了产业化经营及就地加工增值的途径,也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牧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XX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畜产品资源和生产地毯的悠久历史,是藏毯的发源地之一,青海的藏毯生产水平基本可以代表中国藏毯的总体情况

7、。但是,由于经营体制等原因,长期以来青海藏毯却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1986年至1992年是青海藏毯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几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产定销的生产思路严重阻碍了藏毯业的发展,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的需求脱节,青海藏毯行业一度面临困境。相反,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却把中国藏毯作为国内支柱产业支持发展起来,尼泊尔藏毯最高峰时,年出口额达1.6亿美元,从业人员达30多万人。2000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为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面对国际大市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开发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藏毯产业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经济

8、效益被确定为XX省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之一,得到了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重新整合了青海藏毯行业的原有资源,藏毯生产开始步入了产业化之路,并跻身国际市场。藏毯产业逐渐成为XX省特色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为XX省的经济增长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也为XX省广大农牧民就业和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与此同时,还结合扶贫工作引导藏毯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形成了统一供应原辅材料和收购半成品、统一开拓市场、统一管理、加工车间分散在不同乡村的“三统 一、一分散”生产模式,鼓励农牧民投入藏毯产业。 2004年,青海藏羊地毯产业共实现出口创汇1706.17万美元,比2003年增长37.97%;青

9、海藏羊集团今年有望完成创汇1800万美元。就全国而言,全国地毯企业有360家,藏羊集团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的10%,是全国地毯出口总额的3%。全国地毯出口企业年出口额千万美元以上的有6家,500万美元以上的有20家,青海藏羊集团已跻身此列。就国际市场而言,2001年藏羊集团藏毯出口量占尼泊尔的12.5%,2002年占到14.5%,2003年上升到16.4%。从产品构成看,机制毯占38%,手工毯占62%。在全部产品产量中,出口占63%,其中手工毯的出口率高达98%,产品畅销于欧美、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民族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原本极具青海地域特色的藏毯漂洋过海,让更多人认识、

10、了解、欣赏到了这一传统的手工艺品。 第四、在推进企业改革的同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取得较大突破。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藏毯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在进一步推动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的基础上,通过阶段性持股、担保等多种形式,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藏毯业经过重组整合后,近年来生产、经营得到了长足发展,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规模有了新的突破。以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青海海源地毯有限公司和美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已形成了集洗毛、纺染纱、织毯、图案设计、产品研发等产、研、供、销一体化的外向型企业。2004年,藏毯企业的资产合计为1.06亿元,比2003年增长9.71%,其中

11、,非公有制企业资产所占比重高达99%。藏毯企业实收资本合计为2740万元,其中:国家资本15.7万元,占0.6%;集体资本30万元,占1.1%;法人资本725万元,占26.4%;个人资本1761万元,占64.3%;外商资本208.78万元,占7.6%。2004年,省内企业生产藏毯15万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25%,预计今年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1万平方米;企业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22亿元,比2003年增长27.3%。青海高原藏羊地毯有限公司、青海海湖藏毯 有限公司和青海海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在产量和产值合计中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74%和94%。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XX省发展藏毯产业,具

12、有原料资源、劳动力资源、政策支持和民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优势,能够为不断提升藏毯的文化附加值和艺术水平提供不竭的源泉,然而,藏毯产业要作为XX省着力培育和支持的特色优势产业,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和生产加工能力不足。近年来,省政府对藏毯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资金投放明显不足,省内现有的织毯车间的产品加工能力满足不了增长迅速的半成品生产量的需要。同时,由于受国家信贷紧缩政策的影响,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压缩信贷规模、控制货币投放量的力度,从而加剧了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局面。据了解,青海藏羊集团也存在着生产和销售流动资金缺口大、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情况。按藏

13、毯产业发展速度,单靠企业自身的资金积累无法完成流动资金,固定资产的投入,融资已经成为制约藏羊集团等藏毯企业发展的“瓶颈”。 二是藏毯新产品产值及利润总额有所下降。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藏毯企业要站稳市场需不断增加品种,提高档次,而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完善设计机构、充实专业人员,购置先进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又成为藏毯新产品的利润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据调查,2004年我省主要9户藏毯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847万元,完成产值比2003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我省主要藏毯企业的新产品均面临利润总额下降的趋势。 三是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及质量问题有待解决。“西宁大白毛”曾是世界地毯行业公认的织做地毯的最佳原

14、料,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环境恶化等原因,使得藏系羊品种退化,“西宁大白毛”的品质有所下降;XX省2004年羊毛年产量为1.77万吨,但可作为制毯原料的仅有40%左右,约7100万吨,随着藏毯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料的稳定供应问题将日益突出。 四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生产管理不完善,技术培训等支撑体系建设滞后。据调查,我省的主要藏毯企业从业人员中,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仅占7.6%,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所占比重则高达63.4%。专业技术人员在全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只有3.2%,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还很大。对织毯农户的技术培训和产中跟踪服务不到位,影响了藏毯质量的提高。 三、对青海藏毯产业发

15、展的几点建议 XX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畜产品资源和生产地毯的悠久历史,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藏毯行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牧民织毯工人(半成品车间)”的模式对以工促农、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后续产业方面起了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由于藏毯产业具有离土不离乡,节约劳动力异地转移成本和生产力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特点,因此,着力做大做强该产业,对我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有效吸纳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青海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意义重大。建议政府部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府应进一步协调银行

16、在落实扶贫资金时适当向此类依托当地优势资源、有发展前景的、对农牧民增收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倾斜,重点在企业扩大生产、发展手工编织地毯的协作加工点时给予资金上一定的帮扶。 (二)加大对牲畜品种改良的投入及优质“西宁毛”原料的生产规模。在条件适宜地区发展“西宁毛”、柴达木山羊绒和牦牛绒藏毯原料基地建设,同时加大品种改良的技术及资金投入。 (三)加强对藏毯产业的研究开发力度的支持。目前,XX省藏毯产业的研发能力在全 国处于领先地位,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品的研发优势保质期明显缩短,因此,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对企业研发能力的支持,帮助企业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