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09213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断桥残破的桥。无主无人过问。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一任任凭。零落凋谢。(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身世的缩影。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A.雄奇阔达B.苍凉悲壮C.落寞凄清D.清新飘逸2下阕则写出梅花( )的品质。A.高洁B.卑微

2、C.畏惧风雪D.不畏酷暑3“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对偶D.夸张4“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_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1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中的“绿”和“芳”从_和_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萋萋的春天美景。2结合三、四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3. 诗歌赏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_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

3、物?_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4. 阅读并答题。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突出了蜂的什么特点?_2仔细品味本诗,说说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_5.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_(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看似白描,实则重点描写了_、_、_、_等景物。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_(用诗句回答)。2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春夜洛城闻笛钱塘湖春行诗的体裁不同_表达的情感不同_给人的感受不同_3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

5、湖美丽的景象。B.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C.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D.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6. 延伸阅读。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注释)砌:台阶。回廊:回旋的走廊。看花:赏花。1解释下列词语。(1)胧月:_(2)独:_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

6、色。(_)(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7. 古诗阅读。古诗一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古诗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古诗一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_和_,诗二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和_。2古诗一中描写诗人想象的诗句是_,古诗二中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3这两首诗都

7、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古诗一中诗人赞美的是_,古诗二中诗人赞美的是_。4古诗二中把_比作_,形象地写出了景色的特点。8. 延伸阅读。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把字词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尽 才觅 指花都凋谢了不知 寻找始 岂料,想不到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3第一句中的“芳菲尽”与第二句中的“_”相呼应,运用了_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欣喜。4登山前,诗人为_而遗憾,登山后,诗人看到_又感到惊奇。9. 古诗阅读。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树、

8、鸦、露珠和_等景物。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10. 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1对这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2关于这两句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B.这两句诗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冷露”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

9、皎洁。C.这两句诗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为后文塑造人物形象作了铺垫。3由“地白”一词,我想到的诗句是:_11. 古诗阅读。春日宋_,_。_,_。1默写古诗。2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胜日”的意思是(_),“东风面”的意思是(_)A.胜利的日子。B天气晴朗的日子。C.春天的面貌。 D东风的模样。3这首诗中的()一词赞美了春天的景色。A.“万紫千红”B.“泗水滨”4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我还能写出连续的两句。_12. 古诗鉴赏。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这首词的作者是_朝的杜牧。2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读这首诗,我们既能感受到江南春景的丰

10、富多彩,也能感受到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B.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江南特有的美景。C.“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中,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D.“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南朝是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陈,宋、齐、梁四个政权。13. 古诗阅读。樵父词(清)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城南(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请你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_14. 古诗对比阅读。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这是刘禹锡的一组九首诗中的一首,“浪淘沙”是_。2下面哪句诗和“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意思最相近()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3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