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8980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 一、 呼吸部分 做好发声练习的最关键就是呼吸了,我简单的介绍两种比较常用的呼吸方式:(一)缓吸缓呼 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运动一样,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出。有一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呼气时下肋和

2、横隔膜的保持状态:就是在缓吸后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尘的动作,这里需要长长地吹气,也就是在做长音的呼气练习,我们常说:“长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蜡”,是一种吐气的感觉。 (二)急吸缓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急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我们在演唱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因为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通话你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入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较好。卡鲁索说过,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于呼吸器

3、官的操纵和运用,是否建立了强固的基础。 二、 发声练习步骤 大概掌握了这两种比较基础一点的呼吸后,对于课堂练声的进度方面而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来循序渐进。 (一)哼鸣练习 让学生利用哼鸣做到高位置和稳定且流动的气息。教学的发声练习部分一般是从哼鸣开始,闭口练“M”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发这个音时声音容易达到高位置,也相对比较集中、靠前,音色比较明亮。对于哼鸣的要求首先要求口腔内部完全打开,好像口里含着水的感觉,另外吸气时利用“深呼气”或“闻花香”时的感觉使鼻窦腔和额窦腔充分打开,然后保持开的感觉做闭口哭泣时的声音。这样的练习可令学生的位置较高,声音上下比较统一,并且保持均匀流畅。除去哼鸣以外还有一部

4、分咬字的训练,就是把五个歌唱时的基本元音音素加上对应的练声曲组合而成,如果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歌唱基本能力,或觉得单独的元音练习枯燥,也可采用元音加上歌舞旋律或用一些简单的歌曲,比如花非花、北风吹采用改变调式调性的方法进行也是可以的。 (二)开喉练习 再来做打开喉部的练习。启发学生使其上口盖积极向上抬起形成拱形,舌头放松且平放,上下齿扣合的牙根部分打开,然后做“打哈欠”的状态,使口腔的内部空间增大,这样胸腔及腹腔的气息就能畅通无阻的呼出。歌唱者如果保持了这一良好的状态,那么歌唱时的声音就会畅通且松弛圆润,可以利用连续上扬的曲调通过元音咬字的大小慢慢做打开练习。 (三)中声区练习 再者就是让我们的学

5、生做好唱歌的基础-中声区,没有良好的中声区,就谈不到其他的一切。我们应当重视中声区的练习,多在中声区下功夫,不要急于唱很高的音。练习时,我们先从中声区以中、小音量练习开始,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巩固以后,再慢慢向较高一点或较低一点的音域发展,初学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一开始就猛练高音,不但不会获得正确的高音,反而会毁坏声带。中声区应该靠前,明亮,轻松流畅,不费力,这样才能往上发展,为演唱高音打开通路。中声区的声音不要强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优美和声音的灵活性。每个声部的重要音区都是中声区。中声区要做到吸气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弹性,积极向上,有支持点,喉头稳定松驰,不论唱高、低不同的音,喉头的感觉都在一个位置上,声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声音从头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们常比喻说“声音要像穿珍珠一样,把每个音穿在一条线上”等等,就是说声音要连贯、统一、圆润。做这一声区的练习我通常采用密集的音阶型排列的练习曲,保持声音的连贯、稳定。 在*常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发声练习,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发声练习尤为重要。简单的来说发声练习就是把歌曲中对声音所需要的各种技术环节进行提炼,然后通过有规律地规范性训练,锻炼生理机能,调节各歌唱器官的协作运动,从而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