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8787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学生因参加体育课练习而发生体育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它不仅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校体育的声誉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与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案例研究入手,对形成伤害事故的成因进行归类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对策1.前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

2、增加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一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学生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德。然而,小学生因参加体育课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但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对此,如何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就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必须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作出了归类梳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寻找对策,力求将体育伤害事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以确保学生在体育教学练习中的安全,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活动。2.研究概况2.1 研究目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

3、害事故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提出一些积极可行的预防措施,来杜绝或减少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2 研究内容。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学生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学生、教师、场地器材等);增强师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预设教学中不安全的现象;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熟悉教材内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2.3 研究步骤。2010年1月(准备阶段);2010年2月-2011年9月(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分析总结阶段)。2.4 研究对象与方法2.4.1 研究对象:闵行区浦江第二小学一至五年级24个班912名学生。2.4.2 研究方

4、法。2.4.2.1 文献研究法:以理论指导实践。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学活动中安全管理的资料,为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作好了充分准备。2.4.2.2 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内容,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最后,对实践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合理建议。2.4.2.3 案例、现象分析法:收集典型的案例、现象实录,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反思。3.研究结果与分析3.1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3.1.1 学生方面原因。3.1.1.1 学生身心特点: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同时,他们的心理社会能力也在迅速发展。此时的学

5、生好奇爱表现但自控能力差。表现为运动中不知疲劳,不知冷热。一些学生常常累的大汗淋漓、大喘、咳嗽、面红耳赤,蹲地或坐地常常可见。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血管机能尚不完善,如果不节制大运动量,容易导致身体伤害。3.1.1.2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安全意识是指对人的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条件与状态所持有的心理活动总和。它是人们对生产、生活中所有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客观事物的警觉和戒备的心理状态。由于小学生的生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学生的安全意识极差,主要表现为对活动没有一个正确的安全意识判断,做事心血来潮,急于求成,忘乎所以,有时还会有一种个人英雄主义,这样最易发生伤害事故。这

6、类案例最常见,一般都是发生在器械练习中。案例一: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上体育课(前掷实心球),在老师指令下,一组投掷,一组听哨音后再捡回球,有一同学急着冲上前去,结果被一球扎中。对于潜在的危险因素,师生应时刻紧绷安全的弦,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3.1.1.3 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案例二:某小学五年级一女生在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由于心里害怕,双手没支撑器械直接飞身腾越,一脚被山羊绊了一下,结果该同学直接用手支撑导致手臂骨折。如果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并能用自我保护的技能,头脑冷静,在落地时顺势团身滚动,起码能减轻受伤程度。这都需要日常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实践。3.1.1.4 学生身体素质差,体育运

7、动能力低下:学生先天身体素质较差,加上学习负担重,休息不足,加上不吃早饭的不良习惯,导致体力不佳,引起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案例三:某小学三年级一学生在上午第四节体育课上,突然晕倒,碰掉了一颗门牙。事后了解,该学生前一天晚上做作业到深夜加上当天不吃早饭,体力严重不支,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3.1.2 教师方面的问题。3.1.2.1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安全意识不强,未实施保护措施或措施不当。体育教学与室内的课堂相比较更难以组织和管理且它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疏忽大意,就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投掷项目进行练习时,学生被安排站立的位置不恰当;需要保

8、护与帮助的教学项目,未实施保护措施或措施不当等。案例四:某小学体育活动课上,老师组织高年级同学分组进行篮球教学比赛,不料球被卡在了篮圈与篮板之间,用另外的球去打等方法还没使球掉下来,一位学生就抱起另一位学生,直接做人梯上去取球,由于下面同学不堪重负,一松手上面学生就直接摔在地上,导致骨折。由于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导致责任性事故。3.1.2.2 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的组织不合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内容和适当的组织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和组织方式不恰当很容易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准备活动不充

9、分,就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体的各器官不能得到良好的动员以致不能进入工作状态,就可能导致学生在进行负荷大内容练习时发生运动伤害事故。3.1.2.3 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隐患不够重视。有的教师用成人的眼光对待学生,如:在许多对抗性游戏比赛中,学生兴趣高,场面热烈,为了获胜,动作幅度大,互相碰撞,这时作为教师如果对产生的隐患不重视,没有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就会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3.1.2.4 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对动作技能教学不符合科学原理。案例五:某小学五年级一学生在参加区统一组织的学生体育成绩测试的过程中(前掷实心球项目),由于两脚的摆放位置不利于全身协调用力,在测试过程中该生急于

10、获得优良的成绩,心里紧张,用力过猛,导致动作变形,膝关节损伤。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就能避免类似的伤害事故发生。3.1.3 体育设施缺乏维护酿事故。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维修不及时,或保护措施不当,是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案例六:某小学三年级在低单杠练习时,因单杠有点陈旧,固定高度的螺丝有点松动,在做杠上斜身引体时单杠一端突然下滑,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3.1.4 意外事件导致事故。意外伤害事故一般是指自然因素,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案例七: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参加50米8测试中,突然间,测试场地来了一阵旋风,一下子尘土飞扬,人的视线模

11、糊,造成两名学生迎面碰擦,发生伤害事故。在这个案例中应该说学校、学生双方都不存在责任,纯属意外运动伤害事故。3.2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对策研究。3.2.1 增强师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3.2.1.1 学校加大对伤害事故的预防教育和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设施,如:黑板报、红、绿领巾广播、体育课、班会课等,宣传伤害事故给家庭、学校、自身带来的危害性和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性。3.2.1.2 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加强学生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帮助意识教育,学习掌握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帮助的实用方法及动作技能。在课堂上除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外,

12、更多的是要身体力行学习掌握具体的自我保护技能及相关的保护帮助动作方法,知道“自护”、“自救”、“帮救”,将运动伤害降低到最小。3.2.1.3 加强生命教育在体育课中的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体育课中有计划、有重点、有内容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实施要求,结合体育与健身的学科特点进行渗透。具体内容如下:1至2年级:从基本的身体活动入手,学习健身的方法,掌握浅易的自我保护的技能。教学中通过讲

13、解、示范游戏、比赛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安全知识、技能。3至5年级: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学习健身的安全常识和部分生存技能与方法,尝试合作与帮助,明白健身、保健和安全等所必备的常识。教学中要采用讲解、示范、提问、体验、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所涉内容的学习要点和技能方法。3.2.1.4 切实采取安全措施,定期检查,消除事故安全隐患。特别是体育设施要及时维修,教师上课前认真安排和检查上课器材、器械。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和纪律,坚决制止嬉戏取闹、任性蛮干、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发生。及时制止危险动作,保障所有学生在可监控范围内。3.2.2 加强体育教师业务培训,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教师的

14、业务培训,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业务培训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育基本功等内容的培训。最近几年,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教研室以各区县在体育教师基本功上加大培训的力度,连续多年进行了内容不同的基本功的比赛,具体包括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体育教师队列队形比赛;体育教师广播操比赛;体育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四课”比赛。特别是近两年,市教研室在全市小学体育教师中开展的“网络教研活动”,把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教材,提出来大家一起学习研讨。如:爬墙手倒立、靠墙手倒立、有人扶持的手倒立,滚翻等教材,通过网络研讨,使大家懂得如何教会学生,如何自我保护与帮助别人。通过内容不同,

15、形式多样的培训、比赛,让教师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3.2.3 体育教师必须要熟悉教材内容,才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教育伴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安全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熟悉教材,对各项教材内容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学习,在思想上有清楚地认识,要明确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以及对运动危险的预计。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具体措施是:3.2.3.1 跑的教学:不少教师认为跑步伤害事故的预防是最方便的,只要学生在跑时看清跑的路线,不要撞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跑的内容有许多,所以要求也不

16、同。如短跑时要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腿部韧带、脚踝和膝关节要活动充分。中长跑在短跑的基础上准备活动的时间还要长些,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而心肺功能的发育较为迟缓,所以运动负荷的增加应是有坡度的。不安全的现象一:在体育课短跑、中长跑的练习或考试时,学生在跑到终点后,不是经过放松慢跑或慢走一段短距离调整身心后才停下去,而是突然就停下来,或马上大量饮水等。不安全的现象二:在体育课短跑项目练习或考试时,部分学生违反分组分道跑练习的有关规定要求,在领先跑的情况下,突然串道,改变方向,结果使其他道次跑的同学反应不及,因无法躲闪、避让,而造成伤害事故。3.2.3.2 跳的教学:在跳跃练习前,要做好腿部韧带、脚踝、膝关节、手臂肩关节和腰部的准备活动。在跳远练习前,要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讲解助跑的路线、起跳点和落地缓冲的方法。不安全的现象三:跳远练习过程中,有人横穿助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