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08753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摘要: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能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本文从问题的提出中,让我们知道从小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从幼儿的行为调查中找出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四个因素:家庭因素、幼儿因素、物质因素和办法因素等;并探究了培养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多种策略和办法。关键词:分享行为培养一、问题的提出分享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当他主动与别人分享本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份东西时,当他主动提出对双方同样有利的倡议,并付诸行动时,他常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从而为其进一步交往打下根底。而那些只习惯于自己享受,在为自己

2、谋求利益中不顾别人的人,是很难与人相处共事的,他会因此得不到同伴和群体的认可,也无法拥有美满的家庭生活,更无法高兴的生活。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中心,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多爱护、迁就,使得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明显减少,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幼儿园里我们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面对这些现象,家长们往往是为自己的孩子在争夺中获得胜利而洋洋自得,却忽略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

3、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纲要明确把“让孩子学习分享列入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中。而从幼儿的长远开展来看,一个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同别人分享自己东西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面纵观全球开展趋势,面对孩子存在的种种行为,使我认识到从小树立幼儿的分享意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对幼儿的健全人格、心理开展、及至社会开展是至关重要的。二、幼儿分享行为调查分享行为的开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幼儿建立良好的搭档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根底。而在实践中,我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本学期我对分园新收大班1

4、8位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十分不足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有很多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独占倾向见附表。而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更使我意识到在幼儿期培养他们分享行为的重要性。三、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1家庭因素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开展趋势,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的迁就与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都对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如:一些父母给孩子买了较贵的玩具,就叮嘱孩子不要给别人玩。对幼儿出现的独占行为,局部父母还很得意,看到孩子占廉价就快乐,总担忧孩子

5、会吃亏。2幼儿因素幼儿期的孩子,正处在身体、才智迅速增长的时期。随着他们体力、活动范围和活动量的增加,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日益增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但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情感还处于较低阶段,是与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为规范,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他们的自我意识早已形成和开展,年龄越小,自我中心意识越强。因此,分享水平受到幼儿自身心理开展水平的制约,这是客观存在的。当然,也有局部幼儿从小被人溺爱,自我中心意识很强,性格中形成了小气的一面,或者自身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3办法因素有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办法。大家都希望玩,也明白别人也想玩,但矛盾

6、在于怎样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同时,作为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够深刻,欠缺了对幼儿的指导。4物质因素有局部原因也是玩具本身造成的,比方:大家互换着分享玩具时,由于对方的玩具不够吸引人,所以拒绝交换分享;或者是幼儿太喜欢珍惜自己的玩具,怕别人不够顾惜,因此拒绝。在上述四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幼儿不足分享意识,没有分享行为。他们不会协商,不会交流,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沟通或向同伴寻求帮忙;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商解决。由此我确定对本班孩子实施分享行为的培养和教育。四、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实施一、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目标:1.通过集体教育活动,使幼儿形成分享意识

7、,产生分享行为。2.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提供多种时机,让幼儿积极主动与别人分享。3.通过活动教育实施,使幼儿心理、人格得以健全开展。二、幼儿分享行为培养内容:围绕本学期的教育内容的6个活动主题展开,使每一个主题都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教材和教育活动的方式办法,保证每周都有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1.语言活动故事?风娃娃的心愿;故事?两个朋友;故事?狐狸分肉;故事?高兴王子;看图讲述?我们一起玩;看图讲述?你吃什么;诗歌?好朋友;故事?奶牛奇奇;?小羊过桥;?金色的房子;2.艺术活动手工?惊喜留念盒;美术?许愿星;歌曲?飞机先生;手工?飞飞虫;艺术?欢快的小雨滴;综合?特别的动感模

8、;3.健康活动?飞机比武大会;?一路同行;?勇敢者之路;?玩绳圈;4.科学活动?分蛋糕;?高兴拉一拉;?拼拼乐;?排排比比;5.社会活动?春游;?有趣的检查;?我们一起玩;?过生日;?分享日;6.游戏活动体游?掷沙子;?占圈;?猜猜我是谁;?海底采宝;?跳圈赛;?池中捉鱼;智游?对应棋;?换圈;?分类棋;音游?两个娃娃;?家家乐;三、幼儿分享行为培养措施:幼儿不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幼儿的分享行为也并不是自发的,他们需要老师或者周围的人去教给他们怎样做,久而久之才能形成与别人分享的行为,根据培养目标,我采用多种办法来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一、树立分享意识,懂得分享意义要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首先要

9、让孩子树立分享意识,懂得分享意义,帮忙孩子提高认识,分清是非。要到达这一目的,向孩子讲明道理是非常重要的。1.选择分享故事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的特点,我摒弃以往说教和分析的办法,以故事的形式,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启发孩子明白道理,把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合在直观和形象的办法中表述出来。示例我选择分享故事:?奶牛奇奇;?小羊过桥;?金色的房子等,通过故事帮忙幼儿懂得了分享行为的优点。2设计问题情境当孩子对分享行为有了一些认识后,我又设计问题情境,幼儿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使幼儿在自己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如:“你正在玩玩具,如果别的小朋友想要玩,你怎么办?让孩子想一想,然后来发表自己的

10、意见。最后通过师幼、幼幼之间交换意见,帮忙幼儿弄清分享行为,同时也进一步明白了不分享的害处,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二、采用多种办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1营造和谐气氛幼儿入园开始,我便通过多种游戏贴近幼儿,从最简单的游戏?猜猜我是谁到?占圈,孩子们互相从陌生到熟悉,直到互相合作,亲密无间。从看图讲述?我们一起玩到讨论安徒生童话?高兴王子,?两个朋友,孩子们从只关怀自身的利益逐步认识到理解他人的困难,自己也该为别人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孩子们的心灵始终是纯洁的,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开始逐渐形成关怀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忙

11、他人的意识。2树立分享典范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班内两位教师制作教具,共用一把剪刀、使用同一份教材时的表现等等。两人之间的亲密、信任,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典范。相反,教师间的某些独占、独享行为却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典范。当然,同伴也是幼儿察看学习的典范,教师对有分享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激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游戏时,幼儿也会不自觉地通过察看、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分享行为,当我们引导那些具备分享意识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一起

12、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典范的好办法。3运用正面强化常用的正面强化有两种:口头语言强化和肢体语言强化。1口头语言强化是指老师用适当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再次尝试分享的愿望。示例:一天在游戏中,我看到班中这样的一个情景:班里的毛毛带来一辆遥控车,当容容想与他玩却遭到一次次拒绝时,容容就跟他说:“毛毛,你真小气,你不给我玩,那我以后也不跟你玩,我带来的玩具也不会给你玩的。这时,毛毛马上感到如果不与容容分享玩具车,他就可能失去这位朋友,于是马上同意把玩具车给容容玩了。此时,我抓住这一教育机会问毛毛:“你们俩一起玩快乐吗?并进一步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

13、对。针对类似的情景发生,我都会注意及时强化,使他们在今后的活动和交往汇总,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而在评价时我也十分注重语气、语调,强化时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孩子本人,这样他们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2肢体语言强化是指教师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眼神、姿态等变化来叙述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肯定。如当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我就采取向孩子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高兴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以上做法,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幼儿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4

14、发明分享时机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如在一起操作、绘画、玩娃娃家、搭积木、看图书等。我也想方法为幼儿发明、提供幼儿与同伴分享物品的时机,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分享。1设立“分享日“分享日是指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周中设立一个专门的分享日。比方,“玩具分享日,是让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喜爱的玩具、宠物带来与别人分享。再如,“经验分享日是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向他人展示,幼儿在展示和讲述的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高兴和满足感,还可锻炼他们的口语叙述能力。2举办“生日会当某个幼儿有办“生日会的需求时,我就与家长配合把“生日会办成一个“

15、分享会。在“生日会上,蛋糕、饮料、糖果等将成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老师在主持“生日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发明分享的时机。如我在请大家唱完生日歌、说完祝词之后,就可请“小寿星简要谈一谈成长中值得分享的故事。然后,请“小寿星为大家分发生日蛋糕,这是小朋友共同期待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大家分享食物,体会着过生日者高兴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3分享“一分钟就是每天为幼儿提供短暂的几分钟专门发展分享活动。在这一时间段,幼儿尽可能地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诗歌、谜语、故事、笑话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的分享活动可给每个幼儿更多精神上的分享时机,让他们尽展才华。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4创设“分享角就是在教室中开辟出一个小小的角落来摆放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宠物玩具。在自选游戏时,幼儿可以随时到这个区角来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