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085448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阮婕教材分析:三个小伙伴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爱和奉献”篇中的一篇课文,该童话讲述了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故事告诉孩子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课文形象活泼,语言简洁,插图生动传神,富有儿童情趣。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

2、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根据他们爱模仿、爱表演、爱读、爱说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质疑、讨论、表演与朗读的课堂形式。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兴趣地合作表演好这个故事。 3、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课文中的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中小动物的本领。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

3、课文中小动物的头饰、教学挂图。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1、 猜谜语导入。2、 揭示课题。指名读题。3、 齐读课题。4、 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二、 初读指导1、 看图读故事开头和结尾。(1) 看图读开头。A看投影1,点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B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C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指导感情朗读。分组读,表演。(2) 看图读结尾。A看投影2,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B出示课文最后一段。C再次映示投影1,问:读了故事的结尾,知道三个小伙伴已经栽好了树。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2、 引入

4、故事中间部分。(1)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栽树的步骤,相机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2) 可是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3) 是啊,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可怎么栽树呢?同桌猜猜三个小伙伴会怎么办。(4) 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将第二至五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5) 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词语读。点名朗读。三、 指导写字1、 认读生字:(1)读生字。(齐读、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2)给生字找朋友。2、 指导书写。(1)自学笔顺,书空。(2)师指导,范写。3、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四、 课内作业1、 抄

5、写生字、词语。2、 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2、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9课生齐读课题,谁知道“三个小伙伴”分别指谁?(师贴图)3、它们一起干了一件什么事呀?板书:栽树师引读第一节:小野猪、小象、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二、 学习第一节1、出示“一同”,指读,齐读。换词(一起,一块儿)2、指导读第一节,突出“一同”。过渡:在栽树的过程中,三个小伙伴遇到了许多困难。那么,它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解决的呀?三、学习二至五节1、自读二至五节2、学习第二节师:它们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是谁想办法解决的?(1)出示第二节,指读。(2)指名答前半题。(没有锄头挖数坑。)小朋友

6、遇到了困难,心里会怎么样?(很焦急)对呀,谁来读好这一句。指读,齐读。(3)是谁想出好办法解决这个困难的呀?(小野猪)小野猪怎么说的?谁来读好小野猪说的话。小野猪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拱”,指读,谁能做做小野猪用嘴巴拱出一个树坑的动作。谁来读小野猪怎么做的句子。(4)指导分角色朗读第二节。(5)指导背诵。出示幻灯片提示:没有_怎么办?_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_。”不一会儿,_就用_。指名口头填空。指背,齐背。师:聪明的小野猪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可是,接着它们又遇到了其他的困难,是什么困难呢?又是谁想办法解决的呀?3.自学三至五节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学习。(1)轻声读35节,思考上述问题。(

7、2)小组讨论问题。(3)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4.检查自学情况,按小组汇报补充。(1)紧接着它们遇到的是什么困难?是谁想办法解决的呀?怎么解决的?(没有箩筐运肥料。小袋鼠用皮口袋运来一堆肥料。)(2)一人读小袋鼠说的话,其余部分另三人读。(3)出示幻灯片提示(同上),试背第三节,齐背。(4)师:这回是聪明的小袋鼠用皮口袋解决了没有箩筐运肥料的困难。于是,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生:坑里),施上(生:肥料),培上(生:泥土)。栽树的任务完成了吗?为什么?那它们最后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又是谁想办法解决的呀?(没有水桶浇水。小象用长鼻子吸水浇树。)(5)一人读小象的话,其余部分另三人读。(6)出示

8、幻灯片提示,试背第五节,齐背。没有_怎么办?_说:“不要紧, 不要紧,我有_。”_跑到_,用_,把树坑浇得湿湿的。师: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心情怎么样?四、学习第六节 齐读第六节,读出高兴的语气。五、总结全文1、齐读全文,边读边想加什么动作。2、指名三人上台表演,一人读叙述部分。3、同学们想一想:在栽树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单靠他们其中的某一个人,能把数载好吗?4、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呀?(学生自由讲)板书设计: 小野猪(图)用嘴巴拱树坑19三个小伙伴(栽树) 小袋鼠(图)用皮口袋运肥料 小象(图) 用长鼻子吸水浇树十、作业设计: 1、我能在括弧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9、 )的鼻子 ( )的树坑( )的嘴巴 ( )的口袋 2、我会读一读,并照样子写句子。 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 爸爸和妈妈一同去上班。 3、我会填空。 (1)小猪用( )拱出( )。 (2)小袋鼠用( )运( )。 (3)小象用( )。 4、讨论:如果不合作,能载好树吗. 5、和小伙伴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十一、教学设计反思: 在设计教学时,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出“栽树遇到的三个困难是怎么解决的?”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想象小野猪撅起小嘴,用力左右“拱”的样子;小袋鼠挺起肚子,吃力地运肥料的样子;小象一会儿“吸水”,一会儿“喷水”的样子。把朗读和想象有机地结合,学生很自然地把自己就当作了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为角色表演做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表演,在表演中领悟课文语言,让学生先把感悟的读出来,说出来,演出来。使学生了解了三个小伙伴的特点,感悟了合作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