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启发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08391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启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启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启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启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启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启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启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启发一、美国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举措 一法律规 在美国,把一些其它国家属于思想教化、道德提倡的东西纳入了法制轨道加以规;许多看上去是私事却被政府、法律干预;一些看似教育文化允许的寻常事,则可能是犯罪行为;人们的公共责任和义务不单是从道德角度而且从法律角度加以规。 打骂孩子,轻则丧失上护权,重则入狱。学校对孩子被父母打伤隐瞒不报的,也会受罚。家长外出度假几夭,如将不满12 岁的儿童单独留在家中,那就涉嫌遗弃儿童罪。不扫门前雪而使他人受伤,租房给人未达供暖标准,丢弃的冰箱忘掉卸门,龙是出售未及一磅,房屋改造水合标准,卖酒给21 岁以下的青年,转录、出租春宫录像带

2、这些行为,不属犯罪,但算,要承当经济和法律责任。老实守信在美国是很为看重的,绝不仅仅停留于一种道德提倡。美国国家平安部门给每个美国人发了一个终身不变的社会平安,即信用。可以查到你过去的一切记录。个人工作记录、纳税记录、存贷款信用记录、志愿分记录、劳保救济记录、退休费发放记录、犯罪记录包括交通肇事记录、出入境记录等等无不与这个联系在一起。一旦有不良信用记录,求职、经营、消费就寸步难行。 二政策调节 美国是一个充满义工的国家,据资料介绍,在80 年代中期,年纪在14 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就有占半数的人参加过各种志愿者活动。现在更多,已逾一亿人次。 一个人欲横流自私有加的国度,何以有这样多的人参加志愿

3、者活动呢.一个重要原因是,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学校逐年增多,不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美国中学生不但不能毕业,而且难以进入著名高等学府。美国各企业也要求员工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1993 年下半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有关扶持青少年义工力量的条文“全国与社区效劳法案,鼓励青少年学生义务效劳社会。该法案明确规定,对于做满1400 小时的青年义工,美国政府将每年奖励其4725 美元的奖学金,这笔钱可用来抵作上大学的学费,也可以作职业培训或归还入学贷款之用。三社会监视 极端个人主义对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一种摧毁性力量。信奉个少主义的美国人,从别义的经历教训中得出了这徉的结论:个人利益的调配和权力的运

4、用以不损害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六为限,反言之,为了自身的利益、权利包括自由平等精神价值的实现,必须注重社会价值并同违反或破坏这种价值的行为作斗争,必须承当起家庭、企业、社会的责任。因此,美国有不少爱管闲事的人,有人戏称为“民间替察。有人开车超速行驶,就可能有人打报替,将车号、地点告诉替察。 美国间有称为压力集团的组织,是专门向政府施加压力的,一般都由大学生组成,调查、监视政府执法情况、实施情况和政府公务员的廉政情况,并将其公之于众,影响非常大。四道德吸引 美国人在权利观上是个人主义者,但在道德观上却倾向于“公共主义。目前在美国颇为盛行品格第一的教育,强调在企业管理中,人的品格或道德是第一位的,一切

5、管理理论和方法都失效时,“品格第一教育就解决问题。这种“只要不断加强人的品格教育,就能使许多企业管理难题得到解决的观念,正作为美国的新经历受到关注。美国军队对服役人员也有着严格的道德要求具有反社会倾向和反军队倾向、同性恋、患有精神病、心理病及有过犯罪前科的人是不能服兵役的触犯道德要求,还可被军法审判著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安葬着1864 年南北战争以来所有的阵亡将士及一些对国家有特殊奉献的人,但是有犯罪前科的人都无缘入。 美国外表上是一个提倡信仰、言论等自由的国家,但美国政府坚持学校应当教授主流价值观,提倡个人与社会并重的价值观念,认为学校必须成为抵抗堕落的堡垒,要求教育部向所有学校发出大力推进

6、学校品格教育的要求,由国家对课程的开发提供鼓励,教育行政部门经常组织编写分别供学生、教师和家长使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一些城市和地区也制定了品德教育方案。二、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启示 考察了美国道德教育的举措后,再反观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就不难发现导致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效果差的原因了: 一是传统教育的误区。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私德而轻公德。表现在政治伦理方面,就是提倡重小家家庭而轻大家国家;在社会伦理方面,就是重血缘而轻契约。因此,中国人缺乏现代公平观念、团体道德观念。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 一书中也指出:中国传统道德构造中“团体道德缺失,国民之公德意识薄弱。他以倒垃圾为例“

7、扫清自己门前的雪,还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往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没事了一说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廉价的意思 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山于这种强调私德、私心的伦理道德规体系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直得以延续至今。二是社会急剧变革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革时期,与多样化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社会公德包括道德观念,也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这其中,在现代思想道德观念与传统道德观念的交锋中,出现了社会道德生活*种程度的混乱和失,社会公德建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整休上存在着注重于层次较高的局部,而对于公民最根本的较为规的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抓得不

8、够,理沦研究相对潜后。 三是缺乏法规和制度的保障作用。社会公德教育只强调了对道德主体的教育作用,而无视了对道德工体向善的环境的培养与造就,守德之人吃亏缺德之人反而讨巧的社会现象人量存在,使得诸多教师感慨:课堂上费尽唇舌的说教不如社会上十分钟的现实教育。因而使社会公德教育失之于空泛,在现实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四是缺乏制度规和法律的惩戒作用,失德失信的本钱低。失德失信本钱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不讲公德的行为被发现和追究的可能性;二是对不讲公德行为惩罚的严厉程度。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土义市场经济刚刚开场建立,与之配套、与之相适应的许多制度、法律、监控体系还未建立或者还很不完善,在人

9、们的意识和现实制度的安排上,这两条都还远没有到达提高失德失信本钱以制约失德失信行为的目的。 找到了大学生公德教育的症结所在,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工作。第一是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破除公德教育是根底教育阶段任务的观念,把公德教育作为大学整个德育容的重要组成局部。第二是要充实完善公德教育的容,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推动作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根本道德规,并结合高校实际,使大学生们努力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体、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保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第三是要增强公德教育的方案性,制定详细的

10、四年或五年公德教育方案,并纳入学校的整个教学方案当中认真执行,把公德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生活学习过程当中,教育大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二年级着重抓大学生的根底文明养成教育,三、四年级主要抓根底文明的稳固与提高,同时抓好学术道德的教育,教育大学生们要“德业双修,切勿流于空泛:学行并重,切勿脱离实践;勇于创新,切勿教条守旧。第四是要建立健全公德教育的考评和奖惩机制,认真记录每位学生的公德表现,同时要把公德教育的考评结果与学生的干部任用、评优、评奖、入党、就业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实行“一票否决,不仅使其不愿做有损公德的事,而且使其不敢做有损公德之事。真正克制“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使

11、公德教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 二是打好公德教育的根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道德主体讲不讲公共固然与受到公德教育与否有关,但根本上还在于没有一个使道德主体自觉自愿向善的客观环境。美国发生安然事件后,美国人并没有将原因归咎于安然和安达信不诚信,而是运用各自的力量去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监管部门制订新的财务制度,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远离这样的公司,并且还提起诉讼。这样,安然这类的企业,才能再回到制衡的格局中来。所以,我们也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通过法律规、政策引导、教育推动、社会监视和道德吸引的共同作用,法治德治双管齐下,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

12、外部环境。第一发挥教育的推动作用,“导之以德,在大学生中和全社会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立实施纲要? 的学习,努力使大学生的行为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第二发挥法律的规作用,“齐之以刑,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和监控体系,加大对失德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失德失信行为的本钱。第三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和道德吸引作用,积极提倡并奖励有德之人的德行善举,整个社会形成敬德崇德学德的风气,使人人都“见贤而思齐焉。第四发挥社会监视作用,运用群众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媒体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共同监视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使其无藏身之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正视自身的缺乏,结合实际,借鉴他人的成功经历,扎扎实实地推进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工作,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