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编写案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8120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编写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编写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编写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编写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编写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编写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编写案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 述1.1 任务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及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要求,矿山企业及其生产系统应进行安全评价,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作为矿山企业一个独立的生产系统,应依法进行安全评价。根据以上要求,2005年5月选矿厂委托我公司对其所使用的尾矿库进行安全现状评价。1.2 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非煤矿矿山建

2、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8号)企业职工伤亡及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国家安监局令第14号令)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国家安监局安监管技装字200479号)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监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第9号令)噪声作业分级(LD80-9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码(GB/T1386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安全电压(GB3805-8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

3、计规范(GBJ52-8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95)安全标志(GB2894-1996)矿山安全术语(GB/T15295-1994)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94)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冶金矿山尾矿设施管理规程(90)冶矿字第185号)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20号)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尾矿库加固治理扩容方案设计(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2005年1月)提供的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资料。1.3 评价目的通过对尾矿库进

4、行安全现状评价,分析尾矿库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尾矿库各系统、安全设施和管理状况给予客观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以提高矿山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在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矿山企业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4 评价范围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范围为尾矿库现有生产及生产设备、安全设施及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等。1.5 评价程序1.5.1前期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编写评价大纲,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与评价对象有关的数据资料。1.5.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根据尾矿库

5、生产、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等条件的特点,识别和分析尾矿库在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变化的规律。1.5.3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评价工作的需要,按生产工艺功能、生产设备、设备相对空间位置和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及事故范围划分评价单元。1.5.4定性、定量评价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对尾矿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引起尾矿库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影响因素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1.5.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的措施及建议。1.5.6安全评价结论在对

6、评价结果分析归纳和整合的基础上,做出安全评价结论,并指出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以及重要的安全措施。1.5.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依据安全评价的过程、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获得的安全评价结果,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第二章 评价项目概况2.1 交通位置2.2 建设历史尾矿库始建于1998年,尾矿库属山谷型上游式尾矿库,初期坝为浆砌不透水石坝,初期坝坝顶标高为458.5m,坝高22m,后期坝采用尾砂筑坝,由选矿企业共同出资340万元修建。尾矿库于1999年初投入运行,由使用,选矿厂监管,董事会协调管理。2003年6月,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例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该库筑坝不规范,干滩长度不足,堆积坝高

7、度已超过设计最大高度,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并着手进行整改。针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选矿厂邀请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的工程设计人员到现场勘察、论证。2003年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尾矿库安全整改方案设计,于2003年8月通过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评审。整改方案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1、新建排洪系统,采用排水井隧洞的形式排洪,框架式排水井直径D=3m,高H=15m,隧洞净断面bh=1.51.8m。2、对原排洪斜槽进行反滤封堵处理,全管道尾砂充填塞实。3、初期坝下游增设底宽30m,顶宽10m,高约14m的反压平台。4、调整堆积坝堆积位置,沿初期坝顶向库内平推10m后,再按1:3边坡堆坝

8、。从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的整改过程中,对以上四项措施中的前三条得到较好的贯彻和落实。在第四项措施整改工作中,堆积坝向库内平移了45m左右,不利于尾矿库的扩容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再次邀请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的工程设计人员到现场调查分析,于2005年1月编写了尾矿库加固扩容治理方案设计,该方案于2005年3月通过了评审。 从2005年3月开始,选矿厂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再次整改,到2006年2月已基本整改完毕,尾矿库安全状况从根本上得到好转,进入正常运行阶段。2.3 尾矿库概况尾矿库属山谷型上游式尾矿库,基础资料如下:选矿厂年尾矿产量:5万t;年工作天数:250d;尾矿堆积干容重:2.0

9、t/m3;尾矿产率:80%;库区汇水面积1.26km2,设计总坝高33.5m,总库容150万m3。安全超高为1.02米,干滩长度为51米,目前堆放尾矿约32万m3。尾矿库下游没有居民居住。2.3.1初期坝初期坝为不透水浆砌石坝,坝顶标高458.5m,坝高22m,坝顶宽2米,坝轴线长约60米。在初期坝下游用粗尾砂修建有底宽74m,顶宽30m,高约22m的反压平台,其下游坡比为1:2。2.3.2后期尾矿堆积坝后期尾矿堆积坝采用上游法尾矿堆坝,平均堆积边坡1:3,尾矿最终堆积标高470m,总坝高约33.5米,总库容150万立方。2.2.3防洪系统尾矿库为一狭长沟谷,上游汇水面积为1.26km2,流域

10、长度2270m。根据暴雨径流查算手册,按百年一遇计算得出洪峰流量为33.89m3/s,24小时洪水总量为37.5104m3。原采用的排水斜槽因结构安全问题已进行封堵处理,新启用的排水系统为排水井隧洞的形式,框架式排水井。排水井直径D=3m,高H=15m,钢筋混凝土结构。隧洞为圆拱直墙形,断面为宽(b)高(h)=1.5m1.8m,隧洞全长400m。2.2.4排渗系统初期坝为不透水浆砌石坝,在初期坝顶设有50软式透水管,向库内延伸,间距10m,将坝体内的渗透水引出库外。2.2.5尾矿输送系统选矿厂排出的尾矿经尾矿沟自流到尾矿坝附近,最后由150的塑料管在尾矿坝一带均匀排放。 坝体全貌图 尾矿库全貌

11、图第三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对尾矿库生产场所、使用设备和管理状况等的调查分析,尾矿库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坍塌、尾矿泄漏、淹溺、高处坠落等危险因素,其中坍塌是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危险因素。尾矿库的主要有害因素主要表现在对环境影响方面的因素:一是尾矿库在建设和堆积过程中将对库区形成的自然景观、环境要素、生态平衡造成局部破坏和改变,从而使环境质量发生一定的变化;其次是以风为载体的粉尘污染环境的有害因素:三是以水为载体污染环境的有害因素。3.1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3.1.1坍塌(1)引起坍塌的原因尾矿库坍塌危害主要是指尾矿坝溃坝事故和库区内山体滑坡,引起溃坝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初期坝地基不良

12、;尾矿库设计不合理;初期坝施工质量缺陷;库内水位过高,安全超高不足;干滩长度不足;违章在库区内采矿、采石、取土、爆破、炸鱼及滥取尾矿;泥石流、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因素;尾矿排放不合理;尾矿坝浸润线过高;子坝没有按设计堆积,操作不合理;防洪系统、排渗系统失效等。根据对国内外库坝事故的统计资料,各种事故原因与机率见表3-1。表3-1 尾矿坝失事原因机率表失事原因洪水漫顶坝体渗漏基础渗漏溢洪或泄洪工程其他机率(%)2819221615由上表看出,洪水漫顶和渗流坏造成的失事机率较大。对正在排尾的尾矿库而言,尾矿库的失事主要是洪水漫顶,坝坡稳定性差而失事,坝体振动液化而溃坝。(2)溃坝事故危害的主要形式

13、导致尾矿库下游的人员大量伤亡,建筑物、构筑物、公路、铁路、农田等被冲毁;尾矿库下游的河流、农田、植被受到污染;尾矿设施毁坏等。引起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有: 工程地质不良; 违章在库区内从事采矿、采石、取土、爆破、炸鱼等活动; 地震等地质灾害因素。3.1.2尾矿泄漏尾矿泄漏是尾矿库的主要危害之一,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可导致溃坝事故的发生。(1)尾矿泄漏原因 尾矿输送管泄漏; 尾矿坝泄漏; 排水设施泄漏等。(2)尾矿泄漏危害的主要形式 污染下游河流、农田、植被; 导致溃坝事故的发生。3.1.3淹溺、高处坠落引起淹溺的原因是人员行进中意外滑入积水的尾矿库内,引起高处坠落的原因是初期坝处的坠落。3.2

14、存在的主要有害因素主要有害因素的辩别与分析如下:(1)以风为载体的粉尘污染环境的有害因素:该库已形成大面积尾矿堆积坝坡面,以及尾矿干滩区域,当尾矿脱水后,粘结性很差, 粉尘的粒度一般以0.0050.1m之间的粒级为主,一遇风吹易造成粉尘飞扬,如无有效防尘措施,易造成附近环境的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及动物、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构成粉尘污染。(2)以水为载体的污水污染环境的有害因素:水污染主要是尾矿库中排出的尾矿水,从坝体及山体中渗出的污水,以及雨水冲蚀坝体夹带尾砂的污水等,若水中污染物超过充许浓度时,当其排入下游河流或水体后,就破坏了水体的原有质量,甚至危及原有的生态系统。水体遭到污染,包括对下游河流及地下水体的污染,对居民健康、工农业生产和鱼类、水生物等自然环境均将造成危害。3.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由于没有尾矿库的事故统计资料,这里例出国内一些尾矿库事故案例,从中分析尾矿库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例1:2000年10月18日上午 9时50分,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垮坝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70间房屋不同程度毁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