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08068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4分)1.海啸( )A.按成因属于气象灾害B.按表现属于缓发型灾害C.按损失程度属于轻度灾害D.按发生过程属于次生灾害2.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地球温度降低 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 热带雨林毁坏A.B.C.D.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据此完成34题。3.材料中的灾害属于( )A.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B.人为灾害C.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战争造成的4.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危害是(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毁灭D.环境受到污染5.由于自

2、然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性,防治措施是( )依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依靠发展经济 依靠社会科学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 依靠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A.B.C.D.6.人类活动加重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人口和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B.气候变暖等气候事件频发C.迅猛的城市化进程D.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读右图,完成78题。7.关于该次山体垮塌、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体垮塌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该山体垮塌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 C.该山体垮塌滑坡的形成一般有三个控制因素: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机制

3、D.该山体垮塌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8.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完全一样B.泥石流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充足的水源C.泥石流能破坏森林,森林的破坏也会诱发泥石流D.湖泊和泥石流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小9.我国水旱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风实力强大B.特殊的纬度位置C.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D.西高东低的地形10.关于寒潮活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夏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B.它会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C.它的大风会带来干旱现象D.它的影响范围在我国很小,且属单一灾害11.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频

4、受台风袭击,全年均受其影响,造成的损失很大B.当台风位于上海东部海域时,上海的风向为西南风C.台风形成于赤道附近的高温洋面上,赤道上台风形成的频率也比较大D.菲律宾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12.关于台风灾害和减灾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和特大风暴潮组成B.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C.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当到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D.到目前为止人力无法改变台风的大小和方向,所以也无法减轻台风带来的损失13.有关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B.

5、洪涝灾害的形成是人为因素决定的C.干旱灾害是一种典型的由气候条件控制的渐进性的自然灾害D.洪涝和干旱都不会引发社会和环境问题14.下列地区既是粘虫危害较重地区又是蝗虫危害较重地区的是( )A.三江平原B.成都平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15.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害的害虫首推蝗虫 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失 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性,因而不能用飞机灭蝗 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A.B.C.D.16.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是( )17.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6、(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灾害强度的差异 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A.B.C.D.18.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地震、洪涝、台风B.海啸、风暴潮、干旱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D.台风、洪涝、暴雨19.关于CO2和全球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6,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cm,这些现象表明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全球变暖使现在农业发达地区退化成草原,而高纬度地区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所以结果是利弊相当,不必忧虑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完全由人类自己一手造成,没有自然原因 减缓全球变

7、暖的趋势,主要是减少CO2的排放量,应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并加强国际合作等综合措施A.B.C.D.20.减灾防灾的正确个人行为是( )增强减灾防灾意识 抢救财产优先 保持健康的心态 实施减灾工程A.B.C.D.21.关于减灾防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减灾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减灾防灾是由社会行动和个人行为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减灾防灾工作必须与生存环境治理相结合 只要多建些防灾减灾工程,就能消除灾害A.B.C.D.22.地理信息技术在减灾防灾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GIS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B.RS技术主要用于交通导航、地震监

8、测等方面C.运用GIS技术,可以建立一种功能强大、快速高效的减灾决策支持系统D.运用GPS技术,可以进行洪水预报、淹没分析等23.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主要抵御的自然灾害是( )台风 暴雨洪涝 风暴潮 寒潮A.B.C.D.24.在我国,应重点加强监测预警的自然灾害是( )地震 旱灾 台风 暴雨洪涝A. B.C.D.25.减灾防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江南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上海市要注意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D.四川盆地大力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某大城市每天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510万吨其中约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

9、接排入流经该市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终年黑臭。据此回答2627题。26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 ( )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 B上游来水 C海上倒灌 D以上各项均是27该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你认为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办法是 ( )A大力抽取地下水 B海水淡化 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关闭所有化工厂 D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2830题。28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 ) 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 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

10、洁空气的成分 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29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B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C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 能力强 D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 物30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是 ( ) A大型港口的建设 B人类社会早期的渔猎活动 C在大沼泽地建立国家公园挖渠排水 D在湖泊中网箱养鱼,投放饵料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域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

11、暴来得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此回答31-33题。31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3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3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 05万亩,但

12、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34-35题34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35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 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 B C D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36-38题。36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1 B20 C19 D2137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38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

13、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读下图,结合材料回答39-41题。 材料20世 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 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39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 ( )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降水量减少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 A B C D40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可能引发的变化有( )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 C沙漠面积扩大 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41该流域合理整治的措施有 ( ) 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加快开荒,种植粮棉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开采地下水,保护地表水A B C D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