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078856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真情朗读,自主感悟”指导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水平逐步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的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新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

2、,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学是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艺术。人文关怀就是要注重学生的需要,激发内心的情感,这是语文现实的依托及其发展的生长点。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精神元素,语文才会喷射出缤纷的色彩,激荡起大千的气象。新课程采用的文本,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巧妙的构思、精彩的语言、细腻的情感都赋予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与创造领域,具有质感的汉字,本身就携带着诗意流淌在我们的言语之中。所以真情朗读文本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与从注重学科到注重人的发展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是一脉相承的。 鉴于以上情况分析,我怀着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体会文本的情感,语言的诗意美。为此,我提出了提出了

3、小学语文真情朗读,自主感悟课例研究的课题研究。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赏读”即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本的诗意美,诗意: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是和“美”、“美感”、“意境”连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着诗所描绘的那种形象化的意境。是依照情感和想象等来营造的一种情调,一种浪漫,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美学的一种追求的状态,是

4、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 “情境 ”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对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感性的课堂。是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的课堂,是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的课堂。使语文教学提升到审美教育的层次。语文的特质离不开语文的性质和一些共性,它不是另一种语文,而是基于语文本质理解的,在语文共性中的个性凸显。 “情感”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

5、心灵相通。通过创设富有情趣充满诗意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在文本的熏陶下,寻味“情感”、陶冶“情操”、发展“悟情”、积淀“诗语”、学会用美的眼光审视生活,从而自健其德、自致其知、自启其智的朗读课堂。真情朗读,自主感悟课堂要求形神兼备。朗读是具体可感知的形,而感悟突出的多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认为,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朱自清先生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有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以读为本”是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凝冻

6、和概括,是对古代“多读书,不求甚解”理念的一种升华,自有文字产生,便有了语文的学习,相比之下,现代与古代语文学习的不同之处就是体现在“讲得多”还是“读得多”的问题上。当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大力呼吁摒弃繁琐的讲解时,“读”重新回到了重要的位置。“以读为本”既有指导性,又有实践性,它强调读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语文不读不行,读少了不行,必须多读、善读、情读这是强调上好语文课的方法只有读,这体现了语文的特性,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只有在语文课上充分读,才能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1、目标:(1)在充分发挥语文教育教学本身的特性和独特魅力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小学语文“真情朗读,自主感悟”

7、教学的特性、风格,持续探求新的途径和方法,探索语文朗读,感悟教学的有效策略,建设性地丰富“真情朗读,自主感悟”的内涵,促动师生的共同发展。(2)在对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水平等方面探索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水平的转变,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水平的最新化。(3)通过语文教学朗读感悟实践的理性思考,持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促动学生自主发展。2、内容:(1)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广泛吸收各位教师先进经验,采取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2)如何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贯穿真情朗读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朗读,自

8、主感悟文本。(3)如何把握真情朗读教育的尺度,在自主感悟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孩子严格要求。“爱”与“严”好比两支船桨,只有通力配合,才能促使学生的人生之舟在准确的航道上平稳地行进。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爱中有严,严中渗爱,当然也是每位老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的美好境界。 (4)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 (5)朗读教学策略。3、重点:(1)“真情朗读,自主感悟”的理解与把握研究(2)“真情朗读,自主感悟”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思路:2、研究过程: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准备阶段课题申报 填写课题申报表 制定课题研究方

9、案第二阶段(2013年4月2014年5月)实施阶段围绕课题中心设计活动内容: 1、如何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贯穿真情朗读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朗读,自主感悟文本。 2 如何把握真情朗读教育的尺度,在自主感悟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孩子严格要求。 3、在朗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 4、通过真情朗读教学来达到减负增效。 5、做好个案的调查研究,寻找并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持续完善课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第三阶段(2014年5月)总结阶段收集相关资料,整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 2、完成结题报告,论文,推广研究

10、成果。 3、课题的实施及做法:(一)研究对象。以我们三年级三班作为研究对象,实行重点研究,其他各年级各班作为同年级对比班级。(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老师们当前就“朗读指导”提出自己最困惑或最迫切要解决的是什么,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2.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结合教研组活动,实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实行科学的经验总结,持续提升教学实践水平及理论修养,形成一套适合于儿童朗读指导的策略。 3.个案法。围绕个别朗读学困生,对其个体展开个别辅导,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4.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实行总结归纳,形成研

11、究的规律及方法,适时撰写论文或案例等。 5.文献法。对其他研究成果文献实行归纳整理。(三)课题具体实施的内容1、朗读的目的性要明确,训练要有层次。在不同学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在一节课中,初读、再读、品读、诵读等每一个环节也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恰当的目标。2、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实行朗读训练,追求实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朗读兴趣才能使课堂上书声琅琅,才能促使学生去理解文本,从而朗读得更生动。朗读要讲实效,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而是真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

12、中有所感悟。3、教师的示范朗读不可少。学生们都比较喜欢模仿。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高,在课堂上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们会学着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来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师的范读中,有时可范读全文;有时可范读重要段落;有时可范读重要语句。一般来说,课文的重点,课文中最能传神、传情而学生又不易读好的地方,最有必要范读。如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我在范读课文时,声情并茂,并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4、对学生实行恰当而富有

13、激励性的多元评价。 语文课堂上朗读指导中的评价至关重要。学生朗读后要即时的给予评价,特别是对于那些读得不太好或者胆小怯场等的学生,在指出不足时要予以肯定和鼓励,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首先,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恰当。其次,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朗读,不要仅仅是在学生读完后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应该在肢体语言方面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最后,要注意学生互评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对他人朗读的评价更像是在挑毛病,会说一些“他这个字读错了。”“他读的不够响亮。”等等。教师应即时引导学生做出有效的评价,把评价的面放宽,多去注意学生朗读的技巧,让学生从多方面去评价同伴的朗读。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4、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凸现学校办学特色为宗旨,本着“汇古典知识之萃,补现今教材之缺”的学术精神,探索语文教学“真情朗读,自主感悟之路,着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文化氛围。(一)构建“读书”校园环境,熏陶中国的语言文化1、创设班级朗读氛围。2、打造一支喜欢诵读的班级队伍。3、培育朗读素养,孕育朗读气质 展开“培育朗读感悟素养”经典工程,多纬度、全方位孕育朗读气质、提升学生朗读素养。 读书引路:开列朗读素养书目,落实读书活动,夯实朗读素养。开设小小读书角,开放班级阅览,“五一” “十一”“亲子读书节”。(二)筑真情课堂,悟文本真谛 深化“书香班级”的创建,使常态走向语文朗读课堂特色

15、。 营造情场、启迪文本体验过程、感受文情品味生活、感悟文韵自主创作、形成诗语。1、营造情场、启迪文本 语言创设。鲁迅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充分使用语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精心设计充满诗情和生命的活力导语,溶合人文关怀提示语,浸润着诗情画意过渡语,散文化、诗歌化的教师用语,使融融情意在语言的“抒情”“煽情”中激荡、共生。 媒体创设。选准切入点,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在音乐的渲染、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激荡和性情的陶冶中创设特定的意境对话场景,生成充满磁性与感动的“情场”,引发学生真情朗读。 美读创设。“潜心会文本,涵咏滋味长。”要求朗读时物我两忘,“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等美读,读出画面,读出想象,读出韵味,用情感悟诗意的真谛。由声情并茂朗读的声音节奏之美达于作品的深层情思,造成全身心的感动与震颤,形成读者与文本的感应,自我与作者的交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 想象创设。引诗入文,移情体验。想象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