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76072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形技术基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填空题1、熔模铸造的主要生产过程有压制蜡模,结壳,脱模,造型,焙烧和浇注。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和扭曲变形等。3、接的主要缺陷有气孔,固体夹杂 ,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等。4、影响陶瓷坯料成形性因素主要有胚料的可塑性,泥浆流动性,泥浆的稳定性。5、焊条药皮由稳弧剂、造渣剂、造气剂、脱氧剂、合金剂和粘结剂组成。6、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低压铸造和陶瓷型铸造等。7、根据石墨的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将铸铁分为普通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等。二、单项选择题1.在机械性能指标中,是指( B

2、)。 A.强度 B.塑性 C.韧性 D.硬度2.与埋弧自动焊相比,手工电弧焊的优点在于( C )。 A.焊接后的变形小 B.适用的焊件厚 C.可焊的空间位置多 D.焊接热影响区小3.A3钢常用来制造( D )。 A.弹簧 B.刀具 C.量块 D.容器4.金属材料在结晶过程中发生共晶转变就是指( B )。 A.从一种液相结晶出一种固相 B.从一种液相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C.从一种固相转变成另一种固相 D.从一种固相转变成另两种不同的固相5.用T10钢制刀具其最终热处理为( C )。 A.球化退火 B.调质 C.淬火加低温回火 D.表面淬火6.引起锻件晶粒粗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 A.过

3、热 B.过烧 C.变形抗力大 D.塑性差7.从灰口铁的牌号可看出它的( D )指标。 A.硬度 B.韧性 C.塑性 D.强度8.“16Mn”是指( D )。 A.渗碳钢 B.调质钢 C.工具钢 D.结构钢9.在铸造生产中,流动性较好的铸造合金( A )。 A.结晶温度范围较小 B.结晶温度范围较大 C.结晶温度较高 D.结晶温度较低10.适合制造齿轮刀具的材料是( B )。 A.碳素工具钢 B.高速钢 C.硬质合金 D.陶瓷材料11.在车床上加工细花轴时的主偏角应选( C )。 A.30 B.60 C.90 D.任意角度12.用麻花钻加工孔时,钻头轴线应与被加工面( B )。 A.平行 B.垂

4、直 C.相交45 D.成任意角度三、名词解释 1、属的液态成型 液态成型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型方法。金属的液体成型也称为铸造。2、焊缝熔合比 熔焊时,被熔化的母材金属部分在焊道金属中所占的比例,叫焊缝的熔合比。3、自由锻造 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简称自由锻4、焊接裂纹 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界面所产生的缝隙称为焊接裂纹。 5、金属型铸造 用重力浇注将熔融金属浇入金属铸型(即金

5、属型)中获得铸件的方法。 四、判断题:1、铸造的实质使液态金属在铸型中凝固成形。()2、纤维组织使金属在性能上具有了方向性。()3、离心铸造铸件内孔直径尺寸不准确,内 表面光滑,加工余量大。()4、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不均匀加热和冷却,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5、低压铸造时,金属液由下往上流动。()6、压力加工时,金属的变形遵循体积不变定律和最大阻力定律。( )7、铁基结构材料制成的结构零件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度值大。()8、纤维通常是线性结晶聚合物,平均分子量较橡胶和塑料高,纤维不易形变。( )9、板料弯曲时,内侧金属受切向压应力,产生压缩变形;外层金属受切向拉应力,产生伸长变形

6、。()10、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即承受温度骤变而不破坏的能力。().11、压力铸造是一种压力加工方法。()12、金属在室温或室温以上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13、板料冲压是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的零件的加工方法。()五、问答题:1、什么是压力加工?压力加工主要有哪些方法?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压力加工是使金属(以及可以压力加工的其它材料)坯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压力加工方法主要有:自由锻造、模型锻造、轧制、挤压、拉拔和板料冲压等。其中,自由锻造、模型锻造和板料冲压方法以生产毛坯为

7、主;轧制、挤压和拉拔方法以生产原材料为主。2、什么是铸造合金的收缩性?有哪些因素影响铸件的收缩性?合金在从液态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小的现象称为收缩。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三个收缩阶段。铸件收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合金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3、什么是砂型铸造的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各有什么特点?(1)手工造型:指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手工造型按起模特点分为整模、挖沙、分模、活块、假箱、三箱等造型方法。手工造型方法比较灵活,适应性较强,生产准备时间短,但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铸件质量较差。因此,手工造型多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2)机器造型

8、:指用机器完成全部或至少完成紧砂和起模操作的造型工序。机器造型可大大提高生产率和铸件尺寸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减少加工余量,并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目前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大批量生产中。4、自由锻件的设计原则是什么?自由锻件应设计得尽量简单。具体要求如下:1)尽量避免锥面或斜面;2)避免圆柱面与圆柱面、圆柱面与棱柱面相交;3)避免椭圆形、工字形及其他非规则斜面或外形;4)避免加强筋或凸台等结构;5)横截面尺寸相差较大和形状复杂的零件,可采用分体锻造,再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组合为整体。5、什么是分型面,分型面选择一般性的原则是什么?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在选择铸型分型面时应考虑如下原则:(

9、1)分型面应选在铸件的最大截面上,并力求采用平面。(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并尽量做到只有一个分型面。(3)应尽可能减少活块和型芯的数量,注意减少砂箱高度。(4)尽量把铸件的大部分或全部放在一个砂箱内,并使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工作面、加工基准面及主要型芯位于下型内。6、电弧焊的分类有哪些,有什么优点?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的熔焊方法,称为电弧焊。可分为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和气体保护焊等三种。(1)手工自动焊的最大优点是设备简单,应用灵活、方便,适用面广,可焊接各种焊接位置和直缝、环缝及各种曲线焊缝。尤其适用于操作不变的场合和短小焊缝的焊接;(2)埋弧自动焊具有生产率高、焊缝质量好、劳动条件好等特

10、点;(3)气体保护焊具有保护效果好、电弧稳定、热量集中等特点。7、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有哪些?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或变形)工序两大类:(1)分离工序:使冲压件与板料沿所要求的轮廓线相分离的工序。如落料、冲孔、切断和修整等;(2)成形工序: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的工序。如弯曲、拉深、成形和翻边等。8、现代塑性加工技术有哪些,其发展趋势是什么?现代塑性加工技术有超塑性成形、回转成形、粉末锻造、高能率成形和半固态金属成形等加工技术。塑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采用柔性成型工艺及发展锻压生产的柔性加工系统(FMS)。(2)实现精密塑性成形并与其他工艺交叉运用。(3)增加设备的柔

11、性。(4)发展省力的成形技术。(5)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模具CAD/CAM。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10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一、 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 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2 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3 HT100、HT150、HT200均为普通灰口铸铁,随着牌号的提高,C、Si含量

12、增多,以减少 片状石墨的数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4 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5 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6 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7 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8 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9 型芯头是型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型芯定位,排气,同时还能形成铸件的内腔。10 为

13、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11 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12 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13 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14 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15 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

14、晶。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16 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方向性。纤维组织不能用热处理方法来消除,可以用锻造的方法来改变纤维方向。17 自由锻件的结构应尽量避免加强筋和局部凸台,原因是这种结构降低了金属的可锻性,不利于进行锻造。18 胎模锻是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胎模生产模锻件的压力加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小型锻件的中、小批生产,其锻件精度和生产率高于自由锻,但低于锤上模锻。19 板料冲压落料工序中的凸、凹模的间隙是影响冲压件剪断面质量的关键。凸、凹模间隙越小,则冲压件毛刺越小,精度越高。20 拉深是板料冲压的基本变形工序,拉深系数大小和材料的塑性有关,塑性越好,拉深系数可以越小;塑性不好,则只能选取较大的拉深系数。21 板料弯曲时,变形程度的大小取决于两边夹角。夹角越小,变形越大,变形带应力也越大。22 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的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称为复合模。23 焊接电弧是熔化焊最常用的一种热源。它与气焊的氧乙炔火焰一样,都是气体燃烧现象,只是焊接电弧的温度更高,热量更加集中。24 埋弧自动焊具有生产率高,焊接质量好,劳动条件好等优点。因此,广范用于生产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