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自测题(新版)浙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07484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自测题(新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自测题(新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自测题(新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自测题(新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自测题(新版)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自测题(新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自测题(新版)浙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自测题(新版)浙教版第3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数据与事实相近的是(A)A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是1牛B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千克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米/秒D科学教科书长约为30分米【解析】两个鸡蛋重约为1牛;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在0.5千克左右;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米/秒;科学教科书的长度约为30厘米。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个物体受到拉力F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的方向是(不计其他阻力作用)(B)【解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故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的作用。光滑表面没有摩擦力,因此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2、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力也越大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物体速度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力无关;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4题)A实验时要把实验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C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比较乙图和丙图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解析】在此实验中,为了方便比较压力的大小,实

3、验装置应该放在水平桌面上;实验时,拉力是直接测量的,但摩擦力不是直接测量的,因匀速运动时摩擦力和拉力相等,从而得知摩擦力;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此时压力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比较乙图和丙图实验,此时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5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D)【解析】弹簧在受力时,各部分的变化是均匀一致的。6观察图中四个情景,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第6题)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C力

4、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析】由四幅图可知,物体受力后都是形状发生了改变。7随着“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日益丰富。踢球时,脚踢球的力(A)A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比足球撞击脚的力先产生C大于足球撞击脚的力D与足球撞击脚的力是平衡力【解析】脚踢球使球的速度发生变化,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脚踢球的力和足球撞击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故B、C、D错误。8小明游玩了意大利比萨斜塔(如图)后,买了一个模型。当模型塔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小明对模型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D)(第8题)A倾斜的塔不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B以跑动的小狗为参照物

5、,塔是运动的C塔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竖直向上D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塔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9如图,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明信片,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第9题)A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相互平衡B明信片被弹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是由于鸡蛋具有惯性D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重力【解析】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明信片被弹飞,明信片由静止变为

6、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静止在明信片上,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去;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落入杯中。10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第10题)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解析】当物体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当静止时,受到的

7、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方向发生改变。11第二届世界青年奥运会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庆元县年仅15岁的吴琳俐在T293级女子帆板比赛中荣获冠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第11题)A帆板静止在水面时没有惯性B帆板前进时以水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C帆板静止在水面,帆板对水的力与帆板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风力使帆板由静止变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任何物体任何时刻都具有惯性,A错误;以水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B错误;帆板静止在水面,帆板对水的力与帆板的重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C错误;帆板由静止到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物体运动状态改变,D正确。12某中学的同学们发明的“

8、超市购物秒结算”系统,在2016年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如图所示就是安装了这种系统的购物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第12题)A购物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人推着购物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货物架是静止的C购物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中的某个商品惯性变大了D商品从货物架放入购物车的过程中,商品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解析】购物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人推着购物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货物架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购物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中的某个商品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商品从货物架放入购物车的过程中,商品的

9、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13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第13题)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解析】实验时为保证相同的速度,要从同一高度下滑,故A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车因为受到摩擦力才停下来,故B正确;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故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推理得出的,不能直接得出,故D错误。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

10、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牛,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D)(第14题)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牛的摩擦力B甲和乙都受向右15牛的摩擦力C甲和乙都受向左15牛的摩擦力D甲和乙都受到15牛的摩擦力,甲向右,乙向左【解析】光滑水平面上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乙分析,受到平衡力作用,已经受到向右的力F作用,因此乙还受到甲对乙向左15牛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对甲有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15牛。15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如图所示,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第15题)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11、C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人对车的作用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即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沙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也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16如图,用100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压力减为50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B)(第16题)A5牛 B10牛C40牛 D50牛【解析】物体匀速直线下滑,竖直方向所受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为10牛。17小玲同

12、学把两个50克的钩码挂到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第17题)A称量时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B挂钩拉钩码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牛D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解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应该说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18科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D)【解析】A研究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相同;B.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C.研究液体向各方向压强时,要控

13、制同种液体、同一深度;D.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观察型实验,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19如图所示,图甲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第19题)A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拉力较大B第一次木块的速度大C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都大于摩擦力D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解析】从图像上可以看出,木块两次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第一次速度大,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且两次拉动木块过程中木板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两次拉动木块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拉力也

14、不变。20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在手指中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解析】静止时处在平衡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1某市中学生足球赛精彩纷呈。进攻时运动员用力踢球,足球发生弹性形变,由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同时运动员的脚也会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离开脚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飞行;守门员把迎面而来

15、的足球牢牢抓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运动员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脚受到足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离开脚后可以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守门员把迎面而来的足球牢牢抓住,使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2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秒。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3米,则经过8米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9米,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0.7秒。 由此研究可知, 驾驶时打电话, 驾驶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