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必修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07474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十八)(建议用时:35分钟)1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A开启了英国主权在议会的政治格局B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A题干提供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和所学史实说明“光荣革命”改变的是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故选A项;B、C两项是到19世纪中期随着责任制内阁的完善而实现,故应排除;D项是1689年因权利法案的颁

2、布而形成,故也应排除。2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曾说:有一群社会贵族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这里说的“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而实现“换掉了”目的的历史事件是()A爆发内战 B处死国王C“光荣革命” D成立共和国C材料中“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指的是1688年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的“光荣革命”,C项符合题意。3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该条款主要限制了国王的()A立法权 B军事权 C司法权 D财政权D依据题干中“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

3、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可知,该条款主要限制了国王的财政权,故选D项。41693年,英王威廉三世选用了4位宠臣担任政府要职,到1698年重新任命了新的政府成员。材料说明()A英王仍实行专制统治B英王仍有很大的权力C英国的政局长期动荡D王权还没有受到限制B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任命政府成员,但其权力受到议会制约,故A、D两项错误,B项正确;“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民主制度,政局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稳定,故C项错误。5假如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A要么下台,要么解除首相职务B要么下台,要么重新进行议会选

4、举C要么解散议会,要么让英王下台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英王调解B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内阁失去议会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请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6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遇事先进行内部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再报告给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D内阁成员保持一致,集体负责D由题干中“大臣们逐步

5、形成一个习惯,遇事先进行内部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再报告给女王,让她无可选择”可知,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7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到,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A国王是国家元首B国王“统而不治”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D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由材料中“19世纪”可知,此时英国责任制内阁已经确立并得到完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这与题干信息“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相符,B项正确;A、C两项不能体现材料中“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一特点,故排除;议会是英国的权力中心,D项

6、错误。81701年英国制定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史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一规定()A.表明王位世袭制已废除B反映国王行政权得到扩大C反映了议会至上的原则D说明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C材料信息说明君主权力由议会制定的法律赋予,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是议会至上原则的体现,故选C项。王位世袭制没有废除,排除A项;材料只规定王权由法律赋予,没有涉及行政权的变化,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且不符合史实,排除。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认为,在17世纪

7、开启之际,王权事实上占据着决定性的主宰地位;17世纪结束之际国王拥有立法权,不过他绝无胆量动用这一特权,国王有权任命大臣,不过下院的一通演说就可以随时迫使国王放弃任命。国王有宣战权,不过若没有议会的支持,战争恐怕一天都维持不下去。摘自林国荣历史上的人权材料二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麦考莱所认识的英国王权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后造成英国“宽松的

8、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法律保障及其主要内容。解析第(1)问从“17世纪结束之际”可联系“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第(2)问法律保障联系权利法案,主要内容从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等方面受到限制的角度概括。答案(1)光荣革命后,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国王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权利法案。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任答2点即可)10中国明朝设置内阁,近代英国实行内阁制度。有关两者比较结论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制度化的中

9、央一级行政机构B两者都造成了国家元首行政权力的消长变化C两者体现的政治形态在本质上存在根本区别D明朝内阁反映专制统治的加强,英国内阁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A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明朝的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但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A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明朝设置内阁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而近代英国实行内阁制度服务于行政权由国王转向内阁,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明朝设置内阁本质是君主专制,近代英国实行内阁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朝内阁反映专制统治的加强,英国内阁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1“光荣

10、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英国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A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方式的和平与渐进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B“光荣革命”“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表明其采用和平的方式,“此后一步一步进行了制度改革”表明英国代议制的渐进性特点,故选B项。12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A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支持B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C正当

11、行使了英王的权力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绝对权威B根据材料中的“1762年”可知,该事件发生在英国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英王未经议会同意擅自逮捕议员的做法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由此判断B项说法正确。13“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C责任制内阁尚未成熟D三权分立制度确立C英国首相是对议会负责的,而题干强调19世纪初首相在政治上需要国王和议会的支持,这说明在那个时期,国王对国家政治生活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不是完全让渡了行政权,故表明当时英

12、国的责任制内阁尚未成熟,C项正确。14世界的近代是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英美等国不断崛起,强制打开中国的大门,带给中国社会从未有过的冲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材料一“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材料二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

13、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1)材料一、二依据不同史观建构的中国近代史线索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其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从革命史观、近现代史观来解读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逐步的变革、前进”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渐进性、持续性、创新性、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首相握有实权、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等角度回答。“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政局、社会制度、经济、民主等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列强侵略;中国近代化(或中国现代化)。(2)特点:渐进性、持续性、创新性;责任制内阁为核心;国王统而不治,首相握有实权;议会是国家的权利中心。积极影响: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推动英国的民主化进程;英国从人治走向法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