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07411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期半期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怎样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得以实现?(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3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个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个权利的保障措施。(5 )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

2、现。2.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珍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4.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休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5.各级国家机关如何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立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立法过

3、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宣传教育: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归纳提升: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4、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我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组织国家机构1.我国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使得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的?(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宪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

5、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于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我国宪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 国家机构怎样贯彻这一原则?(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

6、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二、规范权力运行3.宪法怎样规范权力运行以维护人民的利益?(1)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绝对权力”。(2)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3)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5)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6)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归纳提升为什么说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宪法通过组织国家

7、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2)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绝对权力”。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所以说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一、根本的活动准则1.简述我国宪法的构成、性质和内容。

8、构成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138条性质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内容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一切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2)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3.一切组织和个人怎样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2)任

9、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也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2)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3)党既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二、最高的法律效力5.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6.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1)宪

10、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7.宪法可以替代其他法律吗?不可以,宪法规定是原则性的。只有宪法不足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公民基本权利不仅需要通过宪法予以确认,而且需要通过其他法律来实现。归纳提升|怎样坚持依宪治国?(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

11、围内活动。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3)宪法规定是原则性的,只有宪法不足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 第二框加强宪法监督一、监督权力行使1.权力行使为什么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2.宪法监督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1)人大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使监督权。(2)公民监督。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二、增强宪法意识3.

12、怎样加强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4.怎样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1)增强宪法意识首要的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暂制度等,就是为了强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努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5.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坚持宪法至上?(1)学习宪法。坚持宪法至上,需要学习究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而且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人群众、深

13、人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2)认同宪法。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3 )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6.为什么要积极推动宪法实施?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合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归纳提升作为青少年,我

14、们应该怎样保障宪法实施?(1)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2)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3)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4)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第 二 单 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权利。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 (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

15、权等。3.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行使选举权有何重要意义?(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4.什么是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何重要意义?(1)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5.什么是监督权?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重要意义?(1)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2)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人身自由6.什么是人身自由?(1)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