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彩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07390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灵彩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灵彩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灵彩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灵彩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灵彩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灵彩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灵彩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灵彩虹中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现状简析摘要:中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性意识产生,但由于性科学知识,性道德观念的缺乏以及性道德意志的薄弱,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种种性心理问题,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关键词:素质教育 青春期 性意识 性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素质比其他方面的素质更为重要,因为它决定着各种素质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甚至决定着青少年是否能够成才。 中学生已开始步入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青春期,伴随着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男女青少年在性心理上也会产生特殊的体验和感受,这个体验就是性意识。

2、性意识的产生,使他们一方面对性的问题感到敏感、好奇,另一方面对异性又产生了好奇之心和朦胧的倾慕;但由于性科学知识,性道德观念的缺乏以及性道德意志的薄弱,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种种性心理问题,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我在对初一女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做了一个调查,在被调查的120名初一女生中,能大胆说出子宫、阴道这些个词的人占1%,能大胆说出睾丸的学生占0%,能说出月经期卫生常识的占5%,对异性知识了解的占0%对怀孕知识知道的为0%,对男生的调查亦如此,这就说明,在信息闭塞的农村中学,性健康知识来严重滞后。众所周知,中学生的性健康水平是心理素质是否良好的集中表现.。造成中学生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我

3、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进入特殊阶段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性生理、性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学家用很多有趣的词语如“疾风暴雨期”、“心理断乳期”来形容青春期。此时,中学生的性心理发育进入一特殊阶段:伴随着身高、体重的突增,男女学生的身体内部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的机能也迅速增强;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性意识萌动, “第二性征”出现,开始出现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如;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弄脏了裤子,惶恐不安,男孩子出现遗精困惑不解等等.由于性生理的迅速发育和逐渐成熟,少男少女出于自然的本能,对自身性器官的变化、性欲的萌动、两性身体外表变化的差异,开始变得敏感、关注、好奇和不安,很

4、想探究性的奥秘。这是性觉醒的必然表现,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表现,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封建意识的影响,有些学生把这些现象看成是羞耻、下流的行为,甚至怀着一种“罪恶感”秘密地探究性知识。这样,就有可能得到不科学的、不健康的性知识教育,这将误导青少年,使他们形成不健康的性心理。这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时将导致他们陷于违法乱纪等犯罪活动的危险境地。有报道指出北京90年代初违法犯罪者中22.3%是年龄在17岁以下的青少年,其中42。8%是学生;北京少管所中57.1%是学生,他们大多在十二、三时便触犯法律,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案例是由于不健康的性心理引起的。另外著名的心理学家王极皆先生向外界

5、宣布了他对全国中学生多年的调查结果,称有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1998年天津师大教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在性心理方面,有22.33% 的人希望改变自己的性别,有16.27%的人有性敏感的表现,有14.65%的人因为想到有关性的事而感到自责。虽然这些反映的只是学生的一些心理感受,但这些心理感受积蓄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成为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不能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加以解决;其次,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着青春期性教育薄弱、滞后,甚至是空白的状况,

6、使得青少年在性生理、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得不到相关的知识和必要的指导,由此产生了种种性困扰,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现实严峻,我们必须深思。 (二)父母性知识贫泛,学生缺乏获得性健康知识的有效的教育途径 由于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性的问题讳莫如深,将性的问题视为禁区,大有“谈性色变”之势。这就使得我国的性健康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薄弱、封闭的状态,对性知识的宣传显得极为浅显、初级。因此,当青少年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如教师的讲授、家长的教导以及社会大众传媒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自发地从书刊、影视中寻求性知识,来满足那种好奇的探究心理。 教育界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7、缺乏应有的重视,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这种现象已有所改观,但中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状况仍令人担忧。北京青年报于2001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近半数的中学生缺乏对性的基本知识的正确认知,也缺乏最基本的性卫生保健常识;有59%的中学生明确反对“性教育会导致孩子有更多的性行为”这一说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表少年渴望得到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观愿望。 日前,相当多的中小学课堂上虽然开设有生理卫生和健康课,可一旦遇到涉及敏感词语和相关性知识的内容时,教师往往因觉得在课堂上难以启齿而避而不谈。据调查,有超过80%的任课教师对“敏感”的教学内容采取“避实就虚,一划而过”的折中之策

8、。这样,学校教育自然不能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性知识。那么青少年是如何获得性知识的呢?国际著名的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年轻人主要的性知识30%来源于书籍、宣传单和杂志,来自母亲的只有3%,父亲更少,只有1%,而来自学校的可能不足一个百分点,性教育水平在我国的落后程度由互可见一斑。如何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周围环境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有着极端不利的影响。 1、社会方面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今天,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一些资本主义的不健康思想也不可避免地随之渗透进来。目前我们的文化市场鱼龙混杂,性广告、性信息铺天盖地,一些不健康甚至是

9、淫秽的读物与视听作品也乘机而入,这样必然会给不具备准确判断能力和生活经验的中学生带来误导,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严重者,可以腐蚀他们的心灵,甚至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方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可是,我们的父母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认为教育孩子应靠学校。这样,家长所关心的只是子女的学习成绩、衣食,而对孩子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则少有关心 ,致使家长和子女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也有的家长认为,目前的大气候对孩子影响不好,单靠小

10、气候是敌不过大气候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只是杯水车薪,没多大作用,而绝大部分家长则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认为跟孩子谈性知识是可耻的事情,有的是知道该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性观念,但确羞于启齿。由此可见,中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有着许多不利的影响。 3、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教育和影响。目前,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喊遍了神洲大地,但仍有许多学校为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 ,这必然使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学校在中、高考指挥棒的吆喝下,仍然只“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换汤不换药”,使得原本充满青春活力与朝气、想像力丰富的中学生变成了机械的知识“研究员”和呆板的“解题机”。紧张、枯燥、压抑的学校生活,使许多青少年的心理矛盾日益严重,以致严重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调查表明:有半数初中生对当前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表示不满意,认为“当前的学校性教育太保守“;有41%的初中生认为”学校里讲授有关性的知识应该跟讲授语文和数学一样重要。 “窥一斑而知全豹”。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充分暴露了我国性教育的严重滞后,这将严重地影响他们健全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已无法继续逃避。 中江县太安中学 唐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