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071891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小论文生活处处皆学问回车镇黑虎庙小学 贾智君2011年10月25号生活处处皆学问西峡县回车镇黑虎庙小学三年级 符雪艳我是个山里的孩子,从小都喜欢运动,爱蹦爱跳。乡亲们都说我是个“疯丫头”、“野孩子”,但我的身体特棒!知道为什么吗?这还有一番曲折的呢。小时候每次和伙伴们疯啊、狂啊的大量运动后累得口干舌燥,于是,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抓住水瓶一仰脖子“咕咚、咕咚”地喝个够,窜出去又闹腾个不休。糟糕透了,不知为什么,肚子里像装个大水袋似的上下震动,隐隐地有些痛。还有些时候,刚端上饭碗,伙伴一喊,于是匆匆地扒拉几下,三下五去二的吃罢饭,就和伙伴们搅和在一起,正玩的起劲时,突然右下腹部剧烈的疼痛,疼得让人

2、龇牙咧嘴,还误认为是发生了急性阑尾炎,折腾的父母亲慌了神。像这些情况,稍稍歇息下奇迹般地就好了,这几次后引起了我的注意,可弄不明白其中的原委。问父母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我又爱打破砂锅问到底,于是回到学校后,体育课上问问老师,我终于如愿以偿,弄懂了原因。原来运动前大量喝水,灌得饱饱的,胃里鼓囊囊的,像个大水袋装在肚子里,来回甩动,触痛了胃,同时冲淡胃液,还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至于饭后进行剧烈的运动发生右下腹痛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胃里装满了食物,肚子饱胀,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时剧烈震荡,牵扯了肠系膜,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的症状。所以运动前不要大量喝水,饭后不要马上进行剧烈运动,应该在饭后一个小时再运动

3、。老师的一番讲解,让我终生受益匪浅。我懂得了,活动时,特别是参加比较剧烈的运动或比赛,身体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需要适时地得到适量的补充,才不致影响身体的健康。喔,原来运动时,在“吃喝”上还有这样大的学问哩。 我谨遵这样的教诲,加上大的活动量,才练就了一个好身体。看似微不足道的玩耍嬉戏之中,都蕴藏着科学知识啊,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人都要多运动。(指导教师 贾智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创新能力的培养回车镇黑虎庙小学 贾智君2011年10月25号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一个

4、教师发出的呼唤,也是当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命。因此,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必须渗透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落实、加强创新教育。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引发学生的创新活动,并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与“灵感”对他们敢于创新的举动加以表扬、肯定,使学生养成敢于探索、敢于开拓,勇于实践的精神。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里趋向。为了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我们常在新课引入时用游戏、故事、图片、试验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极大地激活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与创新的兴趣,同学们个个情趣高涨,收到了事半功倍

5、的效果。二、创设探究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有效参与的程度。眼睛是思维的窗口,“看”是获得知识的必要前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充满快乐、涌动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例如,教学“什么是周长”这一课时,我就地取材,在操场上捡了一片榕树叶给学生看,边让学生细心观察边问:“叶子的边是怎样的?”当学生回答:“有一些小齿”时,我就接着说:“你能把它的所有小齿不重复地摸一遍吗?”学生说:“行!”我就让学生摸一遍。接着让学生认真观察多媒体演示

6、,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树叶轮廓的情形:第一次描是正确的,第二次描是少描一些的,第三次描是多描一些的。要求学生观察后,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结果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结合自己实际摸树叶边线的轮廓,懂得了要先确定描的起点,最后要回到起点(终点),这样描才不会多描,也不会少描,初步体会了有关“周长”的内涵,接着我让学生在身边找一些物体摸一摸它们的边线,再一次领悟周长的含义,最后我让学生把物体按在练习本上一笔画出它的边线。这样做,不仅把生活问题提炼成了数学问题,开拓了教学资源,同时也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三、创设思考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7、。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要尽量让学生去发现一些问题,研究一些问题,讨论一些问题,感悟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我能行,我快乐”的感觉,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学习完“千克、克、吨”的知识后,我让学生思考这样一道题:一架天平配有3个10克的砝码。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多少粒花生约重50克。这道题目学生在日常生活也许有经历过,是一道既普通又平凡的题目,较紧贴生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不少学生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例如:(1)1次称10克,称5次。只要数一数第一次称的花生有多少粒,再乘5就知道了。(2)先称2次,每次称20克,再称10克,合起来就是50克。(3)先称30克,再称

8、20克,合起来也是50克,再数一数有多少粒。最后我给学生提供了题目里所提到的工具及材料,让学生实际称一称,验证他们的设想。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践验证结果,感受到了思考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课堂生活的快乐,同时对学习数学也充满兴趣!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主探索、大胆猜想、合作交流、实验验证、积极思考等方式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更有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后,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目:班上开联欢会,同学们布置教室,按照下面的顺序挂气球。“蓝黄黄红红红红蓝黄黄红红红红”,买了4

9、8个红气球,要买几个蓝气球,几个黄气球?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小组摆一摆,探索有多少种解法。学生马上动手摆学具。有的摆圆片,有的摆小棒,争先恐后地操作起来。操作了片刻,学生热烈地讨论着,有的说可列式为48412(组),(蓝气球)12112(个),(黄气球)12224(个);有的说在一组气球里:红气球是蓝气球的4倍,求蓝气球列式为:48412(个),而红气球是黄气球的2倍,求黄气球:48224(个);有的说:每组气球中,红气球是蓝气球的4倍,而黄气球是蓝气球的2倍,因此先求蓝气球的个数,再乘2就求出黄气球的个数,即:48412(个),12224(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结合自己的思考,想

10、出了这么多合情合理的、富有创造性的方法,我为他们的精彩回答拍手叫好,学生们也因此兴奋不已,掌声和表扬声在课堂上响了一次又一次,师生都沉浸在操作活动、发现规律的体验和乐趣之中。这样教学,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开放了课堂,形成张扬学生个性的气氛,展示出学生不同的体验。五、精心设计,优化练习,主动创新。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与技巧的基本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优化练习要处理好质与量、新与旧、难与易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重练习题的质量,要设计一些有一定坡度和难度的题目,即要考虑旧知识的巩固,又考虑到新知识的铺垫,难易有度。特别要设计

11、一些有创新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主动创新。优化练习,就是练习要灵活多样,有趣味性。学生在练习时要有宽松的氛围、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乐学、乐练。练习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和操作的练习,如:在教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下课之前,我向学生布置了作业:“我们已经学了长方休、立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这些图形都是规则图形,那对于一个不规则图形(如一块石头),它的体积怎样来求呢?课后请同学们去研究一下,可以请教别人,也可以查资料,明天数学课上,展示、汇报成果”。再便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之后,我让学生在课外用纸板

12、制作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的纸盒。而且要让学生思考:怎样剪、怎样粘可以制成一个符合要求的长方体?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明白要做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必须在适当的边上留出适当的空白粘边,否则无法粘上去。这些教学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接受知识。在练习中,让学生主动去创新,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六、 联系生活,拓宽创新空间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活动,拓宽学生创新的空间。学校要进行校园建设,决定对校园进行改造,修建花坛。针对这种情况,我抓住时机,向学生

13、提出活动研究课题:“校长决定向全校师生征集花坛的设计方案,请同学们帮学校设计一下。同时想一想,建花坛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性问题,其中蕴含了许多的数学问题,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从不同角度考虑。整个活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考虑花坛的布局、形状 、大小等因素初步确定设计方案;二是研究各种用料用费问题;三是结合学校实际选择花草品种。由于活动内容的生活化,学生纷纷走出教室,跑到操场上,比划、测量,自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重在教师的开发、引导,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实力,有创新才能腾飞。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多鼓励、多呵护他们,珍惜学生的奇思意想,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