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06940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美WORD格式名词解释:1. ESR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2. Het血细胞比容,是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相对比例3. Ret :网织红细胞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阶段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胞质中残存 有嗜碱性物质 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呈现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故名 网织红细胞。4 . TT凝血酶时间,是反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筛检指标之一。TT延长主要反映Fg浓度减少或功能异常以及血液中存在相关的抗凝物质(肝素、类肝素等)。5 . PT :凝血酶原时间:体外模拟体内外源性凝血的全部

2、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是常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筛检指标之一。6 .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 所需的时间,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共同途径是否异常和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血物质。APTT是常用而且比较灵敏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检指标之一7 出血时间: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停止的时间称 为出血时间(BT)。8 .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或)出现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甚至早 幼粒细胞的现象。9 .核右移: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并且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 3%的现象。10 .空泡形成

3、:中性粒细胞的胞质或胞核出现1个或数个空泡。11 .豪焦小体: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为12m暗紫红色圆形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12.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比正常中性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黑色或深紫褐色颗粒。13.棒状小体: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 m ,称为棒状小体,是初级嗜天青颗粒结晶化的形态。14 抗凝: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抑制某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1. 血液检验的标本类型及其应用范围是什么?(一)全血1、静脉全血:应用最广泛2、动脉全血:血气分析3、末梢全血:试用

4、于仅需微量血液检验项目(二)血浆:用于化学成分测定、凝血项目检测等(三)血清:用于化学和免疫学等检验(四)血细胞:用于某些特定细胞的检验2 .试述静脉血采集对于时间、体位及止血带使用的具体要求。1、采血时间1 )应9点前空腹2)应在其他检查和治疗之前3)检测药物浓度时,应根据药物浓度特点4)检验申请单应注明具体采集时间3、采血体位:坐位或卧位4、压脉带使用1 )尽量缩短压迫时间,应小于 1min2 )血液进入容器后,应立即解开压脉带3 .简述皮肤采血法的注意事项。P64 .血液标本在处理时应特别注意哪几个问题?1、视每一份标本为无法重复获得、唯一的标本,必须小心地采集,保存,运送,检验, 报告

5、。2、视所有标本都具传染性,对“高危”标本应注明标识3、避免标本与皮肤接触或污染采血管的外部和实验台4、检验后标本及容器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消毒、毁型、焚烧等处理5 .血液标本的拒收原则有哪些?1,溶血,抗凝标本出现凝固2,血液采集容器不当3采血量不足或错误4,转运条件不当5,申请单和标本标识不一致6,标本侮辱。容器破损等6 .描述正常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双凹圆盘形,大小相对均一,平均直径7.2卩m( 6.77.7卩m ),瑞氏染色呈粉红色或琥珀色,血红蛋白充盈良好,呈正常色素性,向心性淡染,中央为生理性淡染区,约为细 胞直径的1/3,胞质内无异常结构。7 .静脉血红细胞病理性升高、降低的临床意义

6、。 增多:1 )相对增多:血容量减少。如:呕吐、高热、腹泻等2)绝对增多:继发性:组织缺氧,EPO代偿性增高。 女口:严重慢性心肺疾病EPO非代偿性增高。女口:肝、肾的癌症原发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各种贫血,主要分为3类1 ) RBC生成减少 骨髓功能衰竭,如再障;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如肾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2) RBC破坏过多 RBC内在缺陷,如蚕豆病 红细胞外在异常,如新生儿溶血3 )红细胞丢失:急、慢性失血性贫血&何谓网织红细胞?临床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意义是什么? 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阶段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胞质中残存

7、有 嗜碱性物质 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呈现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故名 网织红细胞。意义:鉴别贫血的类型(增生性、非增生性、增生增高性)。 检查骨髓的功能。 检测贫血的治疗效果。 评估骨髓移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毒药物诱导治疗后或EPO治疗后的红细胞造血情况。9. 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检测原理。HiCN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在溶血标本中,Hb中的Fe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 Fe3+, Hb转化为Hi。Hi与KCN 中的氰离子反应生成 HiCN,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溶液中的浓度呈正比,根据测得吸光 度可求得Hb的浓度。10 表格形式列举网织红细胞的分型及特征。表223网织

8、红细胞分型及特征分型形态特征正常存在部位I型(丝球型嗜碱性物质呈致密块状仅存在于骨髓【I型(网型嗜碱性物质呈疏松网状犬量存在干骨髓,极少见于外周结构血液中III型(破网型)嗜碱性物质呈散在的不少量存在于外周血液中规则枝点状结构【V型(点粒型)嗜碱性物质少.呈分散主要存在于外周血液中的细颗粒、短丝状11 魏氏法测定血沉的原理,对于抗凝剂和血液标本有何要求?P39, 41专业知识分享12 .显微镜法白细胞计数的原理及优缺点。P43原理:采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如冰乙酸)将血液标本稀释一定倍数,同时破坏红细胞和固定白细胞,充入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低倍镜下计数一定区域内白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

9、白细胞总数。13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升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及炎症最为常见。多为成熟的Nsg、较成熟的Nst、骨髓增异常增生性增多:主要为病理性或未成熟粒细胞。常见于白血病(急粒、慢粒) 殖性疾病(MPD。中性粒细胞减少:1 )增殖和成熟障碍;2)消耗或破坏过多;3)分布异常。14 列表描述粒细胞生成、分化、成熟和释放的动力学过程(粒细胞的动力学特点)。P4315 .电阻抗法计数细胞的原理。P9316 .血液分析仪检测时对于检测标本有何具体要求?P113尿液、粪便部分:I. FOBT上消化道出血量5ml,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被破坏,显微镜检查也未 见到红细胞。需用化学法、

10、免疫法等才能证实的出血,称隐血,检查粪便隐血的实验即粪 便隐血试验。2糖尿:当血糖浓度超过 8.88mmol/L时,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 尿液。3. 镜下血尿: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镜下红细胞3个/HPF4. 尿液脓细胞: 由炎症过程中被破坏、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形成。5 闪光细胞:低渗尿液中可见到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在油镜下可见 灰蓝色发光现象,运动似星状闪光,故称为闪光细胞6. 蛋白尿: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7. 功能性蛋白尿: 泌尿系无器质性病变,尿液内暂时出现少量蛋白质&

11、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9. 随机尿:患者无需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10. 晨尿:清晨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的尿液II. 计时尿:采集规定时间段内的尿液标本。12. 血红蛋白尿:若血红蛋白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可经肾小球滤出,当超过1.001.35g/L 时,Hb可随尿液排出,即为血红蛋白尿1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的特点。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大部分红细胞(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形态红细胞。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呈双凹圆盘形,细胞膜完整。偶见影形红细胞或棘形红细胞,但异常 形态种类不超过

12、2种。2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的特点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尿液中畸形红细胞(70%的类型在2种以上。表现为红细胞大小改变、形态异常和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及含量变化。红细胞体 积可相差34倍,可见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锯齿形红细胞、影形红 细胞、半月形红细胞、颗粒形红细胞等,其血红蛋白含量不一。3.均一性红细胞血尿有何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为主,尿蛋白正常或增多不明显。见于 暂时性镜下血尿: 泌尿系统疾病:炎症、肿瘤、结石等 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等4 .何为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包括哪些? 定义: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

13、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 形成条件:1、 原尿中有白蛋白、T-H蛋白(核心)2、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3、肾脏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4、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液淤积5 试述管型的定义、形成条件,并列举出3种以上常见管型的名称。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肾衰竭管型6. 24小时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主要用途。P129方法: 晨8时,嘱患者排尿弃掉,计时至次日晨8时所有尿液收集于同一容器,加防腐剂 次日晨8时最后一次排尿并收集 测量并记录总尿量 混匀,取40ml左右用于检验,余尿弃掉 避免污染用途:内生肌酐清除率、儿茶酚胺、17-羟(17-OHCS、17

14、-酮(17-KS)、总蛋白(TP)、尿素、VMA电解质等化学物质定量,结核杆菌检查等7 尿液标本的拒收原则。标识内容与检验申请单不一致,申请单项目不全,标本类型错误,尿量不足,有粪便或 杂物污染,防腐剂使用不当,容器破损,标本流失等。&何为血红蛋白尿?外观如何?常见于哪些疾病? 若血红蛋白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可经肾小球滤出,当超过 1.001.35g/L 时,Hb可随尿液排出,即为血红蛋白尿外观:呈暗红色、棕红色甚至酱油色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行军性血 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蚕豆病体液部分:1. Pandy试验:用于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脑脊液中的球蛋白可与苯酚结合,形成 不溶性蛋白盐,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2. Rivalta试验:是浆膜腔积液黏蛋白定性试验,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浆膜间皮细 胞受炎症刺激时分泌增加,在稀乙酸溶液中(PH35产生白色雾状沉淀。3精液液化时间:精液由胶冻状转变为流动状所需时间称为精液液化时间,正常人液化时间 60min4 .精子活动率: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活动精子所占精子总数的比例。1 .列表叙述女性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分级标准。2.表格描述WH(精子活动力分级标准。表7/5 WHO精子活动力分级与评价分级特点前向运动精子运动积极,表现为直线或大圈运动,速度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