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6921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与老子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孔子与老子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孔子与老子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孔子与老子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与老子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与老子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枣庄市第九中学 20XX级高二历史课时导学案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20XX年_月_日 编号:课 题第1课:孔子与老子编制人田星P审核人导学目标重点难点1. 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了解 老子的思想主张2.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和“礼”,学生弄清楚孔子“民本”思想的重要性及意义。3. 理解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感。重点:知道孔子的思想主张,探讨孔子、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难点: 孔子思想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质疑自学学案自主学习问题记录一、请冋学们认真学习“导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要求。二、请同学进行认真研读本框题框,在课

2、本上勾划出重点内容,并用红笔标注出不 明白的问题。三、 教材助读:(具体要求:通读课文P2-P4,规范、准确、简洁标注出下列知识。 用红笔标注你不懂的地方并提出你的疑问;初步勾勒出知识体系。5分钟) 一孔子和早期儒家(导学:阅读教材P2-3找出孔子在我国思想史上地位,并概括其观点,思考为何说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豕、政治理论豕、教育豕?)1 .孔子的生平 年代:前551前479年,时期鲁国人。 地位:我国伟大的家、家、家,学派创始人。2.孔子的思想主张(1) 思想核心是“”和“” “仁”含义:“”。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途径:“”之道 礼含义:即恢

3、复时期的途径:“”,“正名”实质:要求人民安分守己,从而维护没落的奴隶制度。【特别提示】孔子的的“仁”是内在的修养和品德,“礼”是外在的规范和要求。都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提出的解决方案。(2) 政治思想:提倡“”,反对苛政。以礼治国的冋时,逐步。请记录你的 疑惑或自学 障碍。(3) 哲学思想(世界观):主张对鬼神 ,把处理现实问题放在首位。(实干精神)(4) 教育成就: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3.影响:孔子思想在 和的时代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 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流。【特别提示】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孔子的思

4、想当时为何不被重视?二、道家创始人:老子及其主要思想(P3-4)1 老子的生平:称老聃,姓李名耳, 时期楚国人,思想家。2 .老子的思想主张:(1) 哲学思想:“ ”是客观存在的万物本原。思想精华: 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且可以互相转化,但是认为这种转化不需要任何条 件。(2) 政治主张:“ ”,以“无事取天下”;追求小国寡民的原始生活。3.评价: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我反思总结合作研学学案合作助学完成课堂合作研学学案,做好总结巩

5、固,提升理解能力,为课上小组展示做好准备。探究一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请记录你的疑惑请记录你的疑惑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问题一: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材料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问题二: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材料

6、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樊迟问知。子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题三: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什么?如何认识?材料四:1.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 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论语述而)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 政)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问题四: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材料五

7、: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 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 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 20XX 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 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力口。一一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问题五:结合材料和 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展示总结展示训练学案测评提升学习笔记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阶级的暴政C.成为各国统治的理论基础D否认

8、了鬼神的存在2 孔子家语观思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廩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B 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C.体现了孔子的无等级观念D 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利用10分 钟完成测 评提升题 目,要求自 己展示,在 小组讨论。3 .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 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A君主意志B “爱人”之心4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 可见,孔子思想的本质是A.天下为公B .崇尚秩序 CC 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克己

9、复礼”,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由此主张“仁政”D 天人感应5 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 的重要基础。”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最能体现这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6 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A.孔子也不明确 B .偏爱某些学生C .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7“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敦煌发现的唐宋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

10、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8.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 下列最合适的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B.C.D. 9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 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 自朴。”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10 .道德经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A.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BC.老子主张顺应自然D1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之能胜。A.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老子重视法律.老子哲学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言论反映的思想是C .无为而治思想 D .民本思想12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 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课后提升学案【思维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