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月英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06758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月英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支月英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支月英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支月英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支月英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月英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月英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支月英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 感动中国里的每一位人物全部彰显着中国文化里的传统美德。下面是xx特意整理的,供各位阅读,期望内容让您有有所收获。更多出色敬请关注。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医生代表支月英成功当选“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主持人在介绍支月英的评委会颁奖词中说道,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老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老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故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老师。36年来支月英

2、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母亲”,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支月英在长达36年的老师生涯中,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获全国模范老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最终的获奖感言里,支月英对孩子说出了最朴素的寄托:“期望你们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愿望,老师为你们自豪,我爱你们。”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乡村老师站在了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颁奖舞台上。她叫支月英,36年来坚守在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

3、教学点,从“支姐姐”到“支母亲”,一张小小的山村讲台,彰显出她内心的大爱。当晚,当记者独家连线在北京颁奖现场的支月英时,她略带激动但言语朴实无华的言语中,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孩子们了,我好想赶快回去看到她们。”对于取得的荣誉,支月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期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期望。”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老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故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老师。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觉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

4、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全部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很快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老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仅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不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全部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通常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专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一样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

5、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的女老师,用自己36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老师。“不是看到期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能有期望”在白洋山村,支月英和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与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常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全部不够,她只好去借,家人不了解,劝她赶快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以后,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

6、了。她既要负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书本、粉笔等全部是支老师和其它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满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和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

7、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期望。在颁奖现场,当记者连线支月英时,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期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期望。”一人一校数次婉拒调任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支月英除了自学外,每十二个月全部主动参与各类教育培训,不停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停学生学习效率,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只是兴趣和专长不一样。她循循善诱的教育,像甘泉、像雨露,

8、滋润着每十二个月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一人一校的工作尤其辛劳,支月英老师常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造成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让人揪心的是,2021年10月18日早晨,正在讲课的她身体猛烈疼痛,几位家长快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疗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立即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念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马上回到了学校。2021年暑假,为了处理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全部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现在崭

9、新的校舍宽大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她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其余老师全部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假如人人全部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全部婉言拒绝。“我亏欠了自己孩子,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支月英其实也有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她选择了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亏欠了孩子太多,但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请求孩子的原谅,因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她们也是我的孩子。”支月英略带哽咽的说出这番

10、话,“不过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完全了解我了,而且也很支持我。”这次参与颁奖,支月英离开教学点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但山里的孩子们却心心念念的牵挂着她,“孩子的家长们全部经过微信向我拜年,孩子们也在微信里奶声奶气地说想我了,其实我也很想她们,很很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赶快回去看到她们。”“我只期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支月英对孩子们最大的期望。2月8日晚,“国人年度精神盛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在京揭晓,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火海救人英雄王锋等10人光荣当选,“尤其致敬”大奖颁给了勇夺里约奥运女排冠军的中国女排。颁奖词你跋涉了很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全部是甜。坚守才有期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人物事迹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老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老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故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老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母亲”,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