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身边的人学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06733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身边的人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向身边的人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身边的人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身边的人学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在身边我的岗位是平凡的,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模范,最真实,最可信,最可敬,有那么多美好的场面值得我留连,有那么多感人的事情值得我学习,我也在这个大家庭里一天天成熟。我们的陈丽丽校长责任感极强,工作认真扎实。为了整个学校的建设,为了职工的利益,她就像上紧的发条,一刻不停地奔忙着。在她的意识里,崇高的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奉献。她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付出很多很多,得到却很少很少。每天早来晚走,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在校园里你会经常看到她跟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的身影,每当有老师请假,她的身影又会出现在教室里,并亲自给学生们讲课。在学校里我们都知道,校长手中随时备的一个

2、记事本儿,她会将发现和存在的问题随时记录,并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交流。每天她都会给我们老师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提一点建议和方法,给老师们一个赞许的目光,鼓励着、激励着我们。每天放晚学后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上网查阅各种有关教学及工作管理方面的资料,常常一个人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因此,在她上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学校就赢得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我对这样一位忘我工作的校长表示惊叹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她的敬业精神,佩服她勇于挑战的自信,佩服她肯吃苦、肯钻研的学习精神。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有了校长的亲力亲为,我们学校的环境变得更美、教室更整洁、老师更规范,这样投入、忘我的校长,让我感动!这也

3、正是我要向她学习的地方,同时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精神。我们学校有一支战无不胜的领导班子,他们分管着教学、教科研、后勤等工作。李新武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他对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又担任着六年级毕业班的数学课,工作自然繁忙,每天总能看到他有忙不完的事,下了班总是留下来又再多工作一、两个小时,每天他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老师。面对工作他充满了无限的热忱,做到了坚守岗位几年如一日。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对每个细节都会严格要求。李老师不仅工作认真,平时对老师们始终是热情十足。李老师每天就是这样的工作,点点滴滴,很平凡,但就是这样点滴的平凡,感动了我,激励着我在以后工作的道路上,从点滴做

4、起,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卢志芬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政教主任,几年来一直是包班。她爱校如爱家,爱生如爱子。她每天都提前到校,到班后打开门窗,整理课桌椅和内务,迎接每个学生的到来,她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上课听课,课间活动,作业完成,书写等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放学后等每个学生被家长安全接走后,就开始打扫卫生,卢老师工作很负责任,经常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她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要使学生有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她除了平时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外,还进行自我加压充电,刻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为了使自己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她经常挑灯夜战。好学、勤学是卢老师的挚爱追

5、求,是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深刻地感受到卢老师是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生命去珍视,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对学生、对事业的责任。她的敬业精神让自己很惭愧,在教育教学上,我更应该勤于学习,深入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促进自我教育教学的不断成长与成熟。我在现实工作中,也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惑。经常有人这样问我:“你天天和学生在一起一定很快乐吧?”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快乐。”但是快乐的背后却隐藏着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这也只有老师才能够体会得到。当你扯着嗓子把问题讲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却还是出错;当你苦口婆心,经过数十遍的耐心教育,他们仍然屡教不改,自己就总会产生一些灰心丧气的情绪。但通过陈校长,李老师,卢老师的实例,我看到了他们始终不渝的那份爱,我深深地体会到“爱”这个字不简单。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在他们的生命里充满了对事业的热情、对孩子的真情,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点燃生命的精彩,绽放着生命的灿烂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没有思考就没有成长。做教师很辛苦,也很高尚;做教师很平凡,也很伟大。这不由的让我深思: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来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从而提高社会对我们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