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6661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汤宇红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背景任课教师:赵小鸽,教龄16年,中学一级,教学素养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主题: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观察老师:生物课堂观察合作体成员观察主题:活动背景:1、学习了崔教授的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2、学习数学组和语文组开始的课堂观察的基础上3、市教研室组织全体生物教师开展初中生物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究我们边缘地区学校在生源较差的情况下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教研室的工作和切合我们学校的智慧课堂活动,我们主动提出开课,同时尝试进行课堂听评课。课前会议2008年10月29日(-)赵小鸽老师说课1、 内容主题:本课的授课内容是植物的开花和结果2、 学生的情况:授课

2、班级七(6),该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3、 教学设计思路第五节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第一课时)通过观察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是设计本节课最基本的出发点。本课突出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探究活动之后。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沿着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引导学生画花、看花、说花等活动,培养学生爱护花、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本节课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有效地组织引导整

3、个课堂的探究,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态度与观念。情景的创设与生成及情景创设的有效性量表设计:汤宇红、韩玉萍观察维度:教师教学环节呈现;课程性质实施研究问题:情景创设与生成、情景创设是否有效观察者:_教学过程观察内容导入开花的过程花的结构花的主要部分影响开花的因素知识拓展预设内容呈现形式创设问题参与人数行为参与人数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如何处理生成问题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教学资源的整合量表设计:汤宇红、韩玉萍观察维度:教师教学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整合研究问题:教师对教学资源是如何整合利用的?观察者:_教学目标观察内容导入开花的过程花的结构花的主要部分影响开花的因素知识拓展课堂资源的利用课本学

4、生(原有知识)课件实验根据预设与课堂运用分析资源的整合策略增删换合立说明:“增”是指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 “删”是指删除重点的、不必要的内容; “换”是指更换不合适的或不合理的内容; “合”是指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 “立”是指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开发全新的内容。教学环节过渡的连贯性及有效性量表设计:汤宇红、韩玉萍观察维度:教师教学环节呈现研究问题:教师的教学环节过渡是否连贯是否有效?观察者:_观察内容教学过程连贯性有效性导入开花的过程花的结构花的主要部分影响开花的因素知识拓展课后会议2008、10、31北郊中学初中部 邰玉韦首先非常感谢朝阳中学赵老师为这

5、节市级公开课所付出的劳动和汗水。我校四位生物老师都听了赵小鸽老师的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这节课,总体上评价这节课,内容很丰富,我们觉的是成功的。花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赵老师采用了实验观察法,观察了不同的花,总结出了花的结构组成部分;关于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这个难点赵老师采用了三个资料分层分析解决的,我们认为这样设计不错,也很自然。另外我们认为在这节课的结构骨架上还可以适当做些调整,使情感价值观得到体现。比如:赵老师的最后一个环节“拼图”创意很好,但意图指向不很到位,我们觉的利用这个环节把花的结构再拼回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升华,会使这节课显的更加饱满美丽!谢谢!不当之处,敬请谅解。勤业中学

6、盛曙霞赵老师的这节课,可看出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来准备。从上课情况看,知识目标(认识花的结构),技能目标(动手分解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应该说都达成了。许多详实精美的图片也让学生增加了许多知识。不过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希望与各位同行商榷。一、我感觉学生的有些回答被忽视了(如很多环节都听到了学生的不同声音,但没有回应),从而使整节课几乎没有生成的东西。二、导入如果改为自己拍的现在这个季节或校园内的一些花卉,是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更能达成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身边生物的情感目标。三、如果这节课要上成一节探究课,可否由其中一个问题导入:如展示黄瓜的图片,指出为何有些花能结果,有些花不能,是否与花

7、的结构有关呢?从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得出结论。 不到之处,敬请原谅。正衡中学:赵老师的这堂课,通过学生亲眼观察花的结构,不仅很好的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课后拓展部分的资料非常丰富,学生的兴趣很浓,还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比如尝试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他们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我们备课组四位老师都听了这节课,获益匪浅。对这堂课的知识体系安排,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觉得教学过程中关于知识构建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可以先介绍花的结构,再着重介绍雄、雌蕊,强调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自然过渡到开花、传粉,进而为果实、种子的形成作铺垫

8、;细节处理方面,赵老师是花了功夫的,比如开头利用FLASH,让学生体会花朵绽放瞬间的美丽,引出开花的概念比较自然,只是是否可以在问题设计上更具启发性,就事半功倍了外国语学校宋玉珍请恕我直言,那天听完赵老师的课,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首先,导入新课的时候,“鼠标点击梅花开放”的游戏似乎没有激发出学生学习花的兴趣和热情。其次,识别花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赵老师是通过指导学生解剖、观察天竺葵等几种植物的花,来帮助学生认识花的主要结构。可能很多老师上到本节课时,都会采用同样的方法。不过,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你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对老师提供的观察材料(如天竺葵花等)感兴趣

9、吗?如果他对这些花没什么兴趣,也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而且别忘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观察花的结构。因此,我认为关注学生的自身需要和情感投入状态,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非常重要。最后,我觉得本节课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观察实验以外,很多内容基本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其实,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主动权,让学生来掌控这节课,而不是学生在这节课里被支配。我相信赵老师是一位教学能力相当不错的老师,她的课肯定会越上越好。从内容的选择,材料的准备上可看得出赵老师在这节课中花了很多精力,我们备课组听完后也有所收获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1.情感的激发:这节课本身就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课。花的多姿多彩体现了生物的美,教师能够借助多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珍爱身边一草一木的情感。花的解剖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地探究欲望,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生物这门学科的魅力和快乐。但在这节课中情感的调动似乎还欠缺。2.对于花的结构这一重点,从赵老师安排的教学活动上看似乎还少一点火候。在展示胚珠的图片时,教师对图的指示还不够明确。3.对知识点的引入和衔接上还需在字句上斟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