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大纲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06595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大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大纲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氧族元素及环境保护第一节 氧族元素1(2010四川成都三校联考)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5%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解析:A项中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B项中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5%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害;D项中含磷合成洗涤剂容易导致水体污染。答案:C2(2010模拟题)吸进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O),它能加速人体衰老,因而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含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

2、活性氧,这时Na2SeO3的作用是()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解析:在Na2SeO3中Se呈4价,Se最高价为6价,显然Na2SeO3具有还原性,还原人体内的活性氧。答案:B3(2010改编题)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O4,有关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O4与O3、O2是同素异形体BO4比O3和O2的结构复杂、性质稳定C相同质量的O4与O3所含原子个数比为43D64 g的O4占有的体积为22.4 L解析:O4是氧元素的一种新单质,所以A项正确;O2能够稳定存在于大气中,比O4分子稳定,B项不正确;相同质量的O4、O3、O2所含的O原子个数均相等,C项不正确;64

3、 g的O4为1 mol,它占有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这与温度压强有关。答案:A4(2010模拟题)氢硫酸不稳定,要现用现配;从H2S的性质全面考虑,下列吸收H2S制备氢硫酸的装置最合理的是()解析:H2S气体可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2.6体积H2S,H2S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到大气中,可见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5(2010山西师大附中期中考题)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为防止旅客出现高原反应,列车上特备有氧气罐,青藏高原上水烧开的温度低于100。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试管内盛有96的水,内的空气处于标准大气压。将液体A滴入试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

4、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与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中的()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硝酸钾溶液、氯化氢C水、氧气 D水、二氧化氮解析:96水立刻沸腾,说明液体A吸收了气体B,使整个系统内气体压强减小,可见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C6(2009天津八校5月联考题)1995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由图可知()A日光在反应中作催化剂B过氧化氯是一种很稳定的物质C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D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解析:A项,日光提供反应的能量而非催化作用。由知过氧化氯不是很稳定的物质。根据化学键理论,过氧化氯

5、的结构式应为ClOOCl。O3经过循环最终变为O2,臭氧层被破坏。答案:D7(2010东营一中期中考题)已知S2O8n离子和H2O2一样含有过氧键,因此也有强氧化性,S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把Mn2氧化成MnO4离子;若反应后S2O8n变成SO42,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离子数之比为52,则S2O8n中的n值和S元素的化合价是 ()A2,7 B2,6 C4,7 D4,4解析:由题干条件可以写出以下反应:5S2O8n2Mn28H2O=10SO422MnO416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2;结合信息,S2O82中存在“”,根据电子转移可知,5 mol S2O82转移10 mol e,即每mol S

6、2O82转移2 mol e,即一个S2O82中含有一个“”,那么“S”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即为6价。答案:B8(2010广州五校联考题)近期,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率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硫化氢,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硫化氢分子很稳定,受热难分解B硫化氢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C将硫化氢通入溴水,溴水褪色D硫化氢是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H2S=2HS2解析:A项,H2S加热时可发生分解反应;B项,H2S分子中H原子的最外层达到2电子结构;C项,发生的反应为:H2SBr2=2HBrS,H2S能使溴水褪色;D项,H2S是二元弱酸,应是分

7、步电离。答案:C9(2010改编题)已知3O2(g) 2O3(g);H144.8 kJ/mol且“Cl”大多数来自致冷剂氟利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层中氟利昂释放出的氯原子是O3分解的催化剂B高压放电条件下O2可以生成O3CO3转变为O2的能量曲线可用右图表示DO3和O2为同素异形体解析:从已知条件可判断A项叙述正确;也可以得出“2O3”的总能量比“3O2”的总能量高144.8 kJ,那么不是最高处的能量比“3O2”的总能量高144.8 kJ,所以C项不正确;雷雨过后,空气清新,就是因为打雷放电条件下,O2生成了O3的原因,B项正确。答案:C10(2010模拟题)张老师做了一个如图所

8、示的实验(H2燃烧),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溶液显红色。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生成的水分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该条件下H2被冷却为液态氢,液氢的水溶液具有还原性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只具有氧化性的物质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解析:根据实验现象知,该物质既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又能与氯化亚铁反应,说明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H2O2H2O2。2MnO45H2O26H=2Mn25O28H2O,2Fe2H2O22H=2Fe32H2O。答案:D11(2010德州一中期中考题)为了探究铁与硫反

9、应的产物中是否存在Fe2S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他们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在酸性溶液中2Fe3S2=2Fe2S;在碱性溶液中,Fe2S3不溶解,Fe2S3为黑色固体。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将铁粉和硫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在氩气存在的环境中,用灼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物粉末,反应即可发生并持续进行,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M。取黑色固体少许,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稍加热,冷却后过滤,得一黑色滤渣。将滤渣洗涤、烘干、称量、得其质量为8.8 g。向滤渣中先加入过量的硫酸溶液,再加入双氧水,最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称量,得氧化铁质量为8.0 g。(1)反应在稀有气

10、体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_;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粉末中,二者的量的关系是_,原因是_。(2)用灼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物粉末,反应即可发生并持续进行的原因是_;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稍加热的目的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通过计算可知,8.8 g固体产物中,铁、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4)步骤中有关金属元素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5)为了探究上述黑色固体M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瓶中产生黑色沉淀。简述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_。B中现象可能是_,D中的现象是_。写出C、E装置的离子方程式:_。推断M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性质:_。a酸性 b还原性 c氧化

11、性 d漂白性解析:(3)依题意,实验最终的氧化物是氧化铁,n(Fe)20.1 mol,m(Fe)0.1 mol56 gmol15.6 g,8.8 g固体产物中只含硫和铁,则m(S)8.8 g5.6 g3.2 g,n(S)0.1 mol,故m(Fe)m(S)5.6 g3.2 g74,n(Fe)n(S)0.1 mol0.1 mol11。答案:(1)防止氧气参与反应硫粉稍过量防止铁与硫化铁反应,干扰实验结果(2)铁与硫粉反应是放热反应除去过量的硫3S6OH=2S2SO323H2O(3)74铁与硫反应的产物中不存在Fe2S3,而全部是FeS(4)FeS2H=Fe2H2S2Fe2H2O22H=2Fe32H2OFe33OH=Fe(OH)3(5)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停止加水,片刻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表明装置A气密性良好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紫红色褪去Br2H2S=S2Br2H;H2SCu2=CuS2Hab12(2008北京理综)通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1)Y与Z的关系是_(选填字母)。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